大连解放六十周年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总序
篱笆、女人和狗(12集)(节选)
聪儿五岁1集(节选)
辘轳、女人和井(12集)(节选)
古船、女人和网(14集)(节选)
一个姑娘三个兵(2集)(节选)
两个姑娘两个兵(2集)(节选)
午夜有轨电车(上、下集)
长征岁月(12集)(节选)
你好,西拉沐沦(6集)(节选)
突围(17集)(节选)
阳光地带(16集)
完美的世界(2集)(节选)
咱那些日子(18集)(节选)
飞来飞去(2集)(节选)
东北抗联(22集)(节选)
人往高处走(故事片)
碰海人(彩色故事片)
留在海边的脚印(彩色故事片)
大海风(彩色遮幅式故事片)
站直了,别趴下(彩色遮幅式故事片)
狂吻俄罗斯(彩色喜剧故事片)
姑娘望着我(彩色故事片)
后记
您的位置:首页地方文献大连优秀文艺作品
你好,西拉沐沦(6集)(节选)
作者:编剧:申平、中夙、洪刚
导演:余淳
主演:刘敏涛、李万年
剧情简介

    知青后代小飞、林娜、吕琪、王磊等,暑假来到他们父母当年下乡的昭乌达盟,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同时他们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一些难忘的事情。当年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来自大连市的数批优秀知青作为特殊群体,曾和这里的乡亲们一起,为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也干过一些傻事,几十年后,他们重吻热土,给予了加倍的报答和补偿。
    该剧展示了知青和他们的后代两代不同的人的不同经历和精神风貌,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和品质,折射出时代对他们的命运和精神的种种影响,也表现出不同时代青年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如何对待青年、如何教育后代的重大课题。获第十八届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辽宁省优秀电视剧二等奖。

                         
第一集

    1.孩子们在家看电视。
    林娜:“看我爸我妈感动的,至于吗。”
    方小飞:“爸爸妈妈当年辛苦。”
    王磊:“哎哎,我爸嘴都哭歪了。”
    林娜:“风度全哭没了,哪还像个厂长,是不是吕琪?”
    王磊:“你看,吕琪你妈哭得更惨。”
    吕琪:“我倒觉得咱们没资格嘲笑他们,起码人家还下过乡呢,咱们有什么。”
    林娜:“下乡有什么,让你下你去不去?”
    吕琪:“唉,不过我倒想去我妈下乡的草原玩几天。”
    林娜:“这倒可以考虑考虑,我还愁暑假没地方玩呢。”
    王磊:“我可听说草原太阳太毒,一天就能把脸晒黑。”
    林娜、吕琪:“吓唬谁呀你。”
    林娜:“小飞,你去不去?”
    2.孩子们在咖啡馆。
    吕琪:“你说话呀,到底去不去?”
    王磊:“不去算了。”  
    方小飞:“好,咱们到昭盟草原走一趟。”
    林娜:“你们都去,我自己有什么意思,不过,你们是去凭吊,还是去猎奇?”
    吕琪:“听我妈说,在草原上有百灵鸟的蛋一窝一窝,在西拉沐沦河上还有一个小瀑布,落下可好看了。”
    王磊:“我得找我爸爸,半年多没回家了,我明年就要高考了,去问问他管不管我。”
    林娜:“你去干嘛?” 
    方小飞:“我去了解了解社会。”
吕琪、林娜:“去你的吧。”
    王磊:“小飞,你特像你爸,说话办事总像青年干部似的。”
    林娜:“我到大草原去找匹马,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方小飞:“我骑着马儿。”
    孩子们:“过草原。”
    林娜:“不坐汽车,不坐火车,是骑着马。”
    3.孩子们坐火车的草原。
    王磊:“你怎么有什么心思似的?”
    方小飞:“你没有考好?”
    吕琪:“也就玩这几天了。要是过几天回来,没考上,我妈不天天和我急。”
    王磊:“大学就那么重要?”
    吕琪:“我妈没上过大学,妈做梦都想让我考上。”
    4.知青们下乡。
    众知青:“毛泽东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安排……”
    左连贵:“小燕小燕。”
    马晓燕:“哎。”
    左连贵:“小燕,知青们进村了,走啊。”
    马晓燕:“来了来了。”
    左连贵:“晓燕,你说咱们的口粮本来就不够吃的,又来了三十多人,要安排这么多,这不是从咱嘴里夺食吗?”
    马晓燕:“安排不了,也得安排,这是对毛主席的态度问题。”
    左连贵:“我随便说说。”
    5.下乡知青在大队部吃饭。
    方钊:“快点跟上。”
    孟支书:“把背包都放下,快进来,快进来。同学们,大家大老远来了,一定累了,咱们马上就开饭,咱们这个地方穷,连个像样的饭菜也端不上来,你们一别嫌乎,二要有志气,毛主席不是让你们来扎根落户嘛,你们以后要想法把咱们德苏坑变个样。”
    方钊:“队长请放心,我们一定把这山山水水来个旧貌换新颜。”
    王治平:“对。”
    孟支书:“对了,我来介绍一下,这是咱大队的团支部书记马晓燕,以后呢,她就和大家同吃同住,你们都是年轻人,以后有事就找她。”
    众知青:“好。”
    马晓燕:“来吃吧,吃吧。”
    戴一农:“吃呀。”
    王治平:“董玉娟。”
    6.马晓燕在德苏坑讲故事。
    马晓燕:“听老辈人说,俺德苏坑就是草原的边,遍地都是扫帚草,德苏坑是蒙语,就是扫帚草的意思。以前这儿荒无人烟,很早以前有一对逃婚的小俩口跑到这儿被水隔住了,于是,他们就挖了个地窖往下来,过路的人就劝他们说:你们还是离开这鬼地方吧,这里只能长草不能住人。他俩说:草能活,俺就能活。就这么着,硬是在这扎了根,咱们村好多人都是他们的后代呢,俺们这儿流传着一首老歌,就是唱给他们俩的。”
    王治平:“给我们唱一首吧。”
    众知青:“唱一首吧。”
    马晓燕:“好吧。”
    马小燕唱歌:“德苏坑,哎几千年/荒沙那个漫无边/远方飞来小燕子/搭窝建家园/燕子搭窝一口口衔/不信老天不睁眼/种草种树种庄稼/德苏坑里有人烟。”
    7.知青们种扎根树。
    王治平:“向阳,浇水。”
    刘向阳:“哎。”
    盖晓丽:“给这儿来点水。” 
    薛华:“这儿。”
    戴一农:“向阳栽着呢。”
    刘向阳:“哎。”
    方钊:“吹哨集合……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孟队长:“咱们这是蒙汉相结、半农半牧的地方,按着蒙古人的礼节,我向你们敬献哈达,再喝一口我们的奶酒,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孟队长:“天、地、人。”
    方钊:“哎。”
    孟队长:“好,好。”
    方钊:“革命战友们,为了表示我们扎根边疆的决心,每个人都种了扎根树,现在请跟随我们一起宣誓。”
    方钊:“我宣誓。”
    众知青:“我宣誓。”
    方钊:“我志愿到祖国边疆插队落户。”
    众知青:“我志愿到祖国边疆插队落户。”
    方钊:“生在草原骑骏马,死在边疆看红霞。”
    众知青:“生在草原骑骏马,死在边疆看红霞。”
    8.王磊给王治平打电话。
    王磊:“麻烦你找一下王治平,对,王厂长。啊?不在?他说好来接我们的,我是他儿子。”
    方晓飞:“怎么回事?别着急。”
    王磊:“他不在,说是帮谁盖什么房子去了,说好的事也不讲信誉。”
    林娜:“王磊,你别这么说话,咱们都这么大人了,还用人接?再说了,有钱哪儿去不了。”
    方小飞:“林娜说得对,大家出来吧,就高兴点,别老哭着脸,走走,我们出去玩去。”
    林娜:“走吧。”
    9.孩子们来到河边去找董玉娟。
    孩子们唱歌。
    王磊:“哎哎,别唱了,咱们一会住哪儿?”
    林娜:“随便找个旅馆住下不就行了。”
    吕琪:“对。”
    方小飞:“我看行,然后,咱们找一个叫董玉娟的阿姨去。”
    吕琪:“董玉娟阿姨?” 
    林娜:“她是谁?”
    吕琪:“谁叫董玉娟阿姨?”
    方小飞:“原先也是知青,现在是一所小学的校长,走吧。”
    吕琪、林娜:“走。”
    10.董玉娟在知青点做饭。
    11.知青们在知青点吃饭。
    知青:“这是啥?”
    王治平:“一滴油花也没有,这叫什么菜,猪都不吃,去。”
    盖晓丽:“玉娟,活这么累,你就不能做点好吃的?”
    董玉娟:“做行呀,东西在哪儿?我又不会变戏法。”
    方钊:“想吃好的,回家吃去,这是德苏坑,到老乡家去看一看,吃的还不如咱们呢。看什么?吃呀。”
    戴一农:“一颗青春的牙齿,坚硬洁白,可是它为什么离开他19岁的主人呢?”
    方钊:“王治平。”
    12.王治平和刘向阳偷狗。
    王治平:“来,我知道哪儿能弄到好吃的东西。”
    刘向阳:“在哪儿?”
    王治平:“到那儿你就知道了,你跟我来。”
    刘向阳:“你不告诉我我不去。”
    王治平:“快点。”
    13.伙食不好,开会。马晓燕、方钊、董玉娟、薛华。
    方钊:“伙食不好,我有责任,你们两个给出出主意。”
    薛华:“办法是现成的,每个人都写信跟家里要点钱。”
    方钊:“这不好,咱们是接受教育的,有困难咱们自己克服。”
    马晓燕:“以我看,咱跟队里要点黄豆生点豆芽,好歹还是盘菜呀。”
    方钊:“那咸菜没有咋办?”
    马晓燕:“好办,我来想办法。再说,队里不是分给咱10头猪崽吗?等咱们养大了就好了。”
    14.王治平和刘向阳在树林打狗。
    王治平:“你看那儿。”
    刘向阳:“那不是马晓燕家的狗吗?我不干,走吧。”
王治平:“都饿成这样了,管它呢!”
    15.知青点 夜。王治平、刘向阳、董玉娟。打完狗回来。
    王治平:“轻点,我可告诉你,刚才全都是我干的,这剩下的我可就交给你了。怎么,你连收拾一下也不敢了?”
    刘向阳:“我干就干呗。”
    王治平:“那我可就去睡了。”
    董玉娟:“这是啥呀?”
    刘向阳:“董玉娟你猜猜?”
    董玉娟:“是狗肉吧?”
    刘向阳:“你怎么知道?”
    董玉娟:“哪来的狗肉?”
    刘向阳:“这事你别管,出了事我兜着。”
    董玉娟:“就你,我还不知道你!”
    刘向阳:“那是在学校的印象,董玉娟,帮帮忙,帮咱做做,明天早晨咱们大伙也能好好改善一顿。”
    董玉娟:“行呀!”
    刘向阳:“来!”
    16.送咸菜,找狗。马小燕、孙大妈、马大爷、方钊、盖、薛、戴一农。
    盖晓丽:“马晓燕、马晓燕。”
    马晓燕:“哎。”
    盖晓丽:“过来。”
    马晓燕:“乡亲们,你们这么早就来了,董玉娟,快出来。”
    薛、方、董、戴、盖、王、刘:“谢谢大妈。”
    孙大娘:“燕,你拿着,你拿着。”
    马晓燕:“呀,孙大娘,你的不要。”
    孙大娘:“咋啦,嫌弃大娘,闺女,听大娘说,大娘也是个利索人。”
    马晓燕:“大娘你说哪儿去了,你家没菜了,就靠这点咸菜下饭了。”
    孙大娘:“你快拿着吧。”
    马晓燕:“谢谢大娘。”
    方、王、刘、薛、盖、戴与乡亲们再见。
    马晓燕:“爹你怎么来了?”
    马大爷:“哼!”
    马晓燕:“爹,你这是干啥呀?”
    马大爷:“哼!”
    马晓燕:“爹!”
    马大爷:“是谁勒死我的大老黑?那是我的命呀!”
    马晓燕:“爹,爹!”
    马大爷:“平时,我吃啥,它跟着吃啥,我连一下都舍不得打它呀。你们把它勒死了吃肉,多缺德呀,那是我的儿子,你们吃得下吗?!”
    方钊:“吹哨,集合。是谁勒死的狗,我希望他站出来。别因为一个人影响全体知青的名誉。”
    马晓燕:“算了吧。”
    刘向阳:“狗是我杀的。”
    董玉娟:“狗肉是我炖的。”
    马晓燕:“爹,不是俺胳膊肘往外拐,这知青点十多天没吃一滴油了,活太累,你看他们一个个瘦的。”
    马大爷:“那也不能勒死我的狗。”
    马晓燕:“勒狗不对,爹,别生气了。”
    马大爷:“你别管。”
    马晓燕:“爹!”
    方钊:“还有谁?”
    王冶平:“勒狗是我的主意,也是我干的,别怪刘向阳,更不关董玉娟的事,有什么事我一人兜着。”
    方钊:“马大爷,知青点出了事,我是点长,祸首就是我,人都交给你了,要打先打我。”
    薛华:“我是副点长,还有我一个。”
    盖小丽:“要我说,咱们大家都有份,王冶平和刘向阳不都是为了我们。”
孟支书:“老马头,你这是做什么?我看算了吧。要说错,人家一半咱们也有一半,毛主席把这些城里的孩子交给咱们是信任咱们,咱们没有照顾好嘛,唉!你不还是老贫农代表吗?回去吧,没事了,没事了。”
   17.去马大爷家道歉。
    王冶平:“马老爹,我们来给你赔罪来了。”
    刘向阳:“马老爹,我们对不住你。”
    董玉娟:“这是我们知青点赔你的10块钱。”
    马晓燕:“爹,不就是一条狗吗?就当你给他们解馋了。”
    王冶平:“马老爹,你老要是不解气,就把我吊起来打一顿吧。”
    马大爷:“你俩给我听着,大老黑可是我的儿子,以后我要是闷了,就拿你们俩当儿子。”
    王冶平:“唉!唉!”
    18.董玉娟与四个孩子在家。董玉娟、方小飞、王磊、吕琪、林娜
    吕琪、方小飞:“董阿姨。”
    董玉娟:“这是刚从树上摘下的。”
    方小飞:“董阿姨,你学校现在放假了吗?”
    董玉娟:“放了呀。”
    吕琪:“呀,真甜。”
    林娜:“真甜。”
    董玉娟:“这里的日照时间长,水果什么的都比他们城里的甜。”
    方小飞:“您自己家种的树啊?”
    董玉娟:“是啊,就是外头那两棵。”
    林娜:“那一会儿我们自己去摘。”
    董玉娟:“好,走吧。”
    吕琪:“董阿姨,这树上结的果多吗?”
    董玉娟:“多,每年我们都吃不了。”
    林娜:“这回我们帮着吃,保管剩不下。”
    吕琪:“保管剩不下。”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