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上的大连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献 > 媒体上的大连列表
  地方文献导航
大连百科数据库
大连旧影图片库
大连新貌图片集
大连地方作家数据库
讲座数据库
网视大连数据库
网论大连数据库
大连数字导航数据库
大连生活百技数据库
大连近现代史大事记
大连文史资料数据库
大连文化教育资源数据库
大连地方出版物全文
大连地方出版物文摘
大连地方出版多媒体
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专题
馆藏外文期刊数据库
大连地区联合目录数据库
媒体上的大连专题数据库
大连解放六十周年专题
大连文学艺术数据库
电子图书阅览器下载
    媒体上的大连内容
来    源: 新华每日电讯
标    题: 从“百二秦关”到“闻道凯旋”——一个殉职医生朋友圈记录的抗疫时光
日    期: 2021-12-14
作    者: 于力 蔡拥军 郭翔 张博群
随着新冠肺炎感染者接连出院,笼罩在大连上空的阴霾逐渐散去,一个医生的名字却一直在
这座城市广为传颂,他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这里的人们,温暖着这座城市。
“有志者,百二秦关”“苦心人,三千越甲”,这是大连康复中心医疗保障组副组长、大连医
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沙琳,11 月 15 日在接到任务的当天在朋友圈发出的誓言;“闻道凯旋
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这是 11 月 24 日,在任务基本完成的同时,他听到援助庄河的同事
胜利返程的消息后,在朋友圈发出的欢呼。两天后,11 月 26 日,47 岁的他倒在了抗疫一线,为
大连的抗疫胜利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步履蹒跚地向前走,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背影
11 月 26 日,共有 36 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来到大连康复中心,在这里继续进行 14 天的隔
离医院观察和康复治疗后,回归正常生活。
也就是这一天,沙琳倒下了,因过度劳累,导致心源性猝死,倒在了他日夜奋战 12 天的阵
地上。
11 月初,大连疫情凶猛来袭。
11 月 15 日,大连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决定征用筹建中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作为“大
连康复中心”,承担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隔离医学观察和康复治疗的重要任务。沙琳被任命为康
复中心医疗保障组副组长,负责紧急筹措医疗设备及防疫物资,保证三天后启用康复中心。
这是一个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这所正在筹建的医院的病房大楼还是一座空
楼,病房虽已建造完成,但相关医疗救治设备、防疫物资及医用耗材全都是零。
这一天,沙琳在朋友圈发出了“有志者,百二秦关”“苦心人,三千越甲”的铮铮誓言。抱
着必胜的信念,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闻庆平说,在沙琳殉职后,同事们再回头看他的这句话,无
不感动掉泪,“他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在短短三天内就紧急筹措各种医疗物资 200
余种,并带领分管部门短时间内迅速建起物资管理流程、制度,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誓言。”
11 月 18 日,三天后,康复中心验收合格。
11 月 19 日,康复中心顺利接收第一批新冠肺炎康复人员。
医院的监控显示,11 月 26 日,沙琳留在医院最后的身影是下午 1 点 50 分,他一个人走出医
院楼门,慢慢走到院区停车场进入到自己的汽车里,从此就再也没有出来。直到当天下午 5 点左
右,当同事们在医院停车场找到沙琳时,他侧躺在汽车驾驶座上,手机掉在一旁,任凭同事们怎
么呼叫都没反应。
“他平时走路总是一阵风似的,身材魁梧却特别灵活,没想到,他最后的背影看起来是那样
的迟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高政清晰地记得当天早上见到沙琳时的情景,“他和
我说‘我这半个月体重掉了 10 斤,减肥效果特别好’。”
病毒不会休息,疫情不会让我们喘息
面对艰巨的任务,沙琳和他的团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病毒不会休息,疫情不会给我们
喘息的机会,每一分钟都是我们需要争取的宝贵时间。”
虽然沙琳是从 11 月 15 日正式接到任务,但是两天前他听到信息就已经开始为上战场做好准
备。11 月 13 日中午,正在家里吃午饭的沙琳接到通知,有可能要启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
院承担部分任务,“他撂下饭碗披上外套就跑出去了,边走边说任务终于来了!”沙琳的妻子郭然
回忆说,从那天起,家里就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
作为一个从业 20 多年的医生,沙琳十分清楚从零开始配备一个标准化的病区需要筹集多少
种医疗设备和各种物资。大到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小到输液贴、纱布、胶布、棉签,接
收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还需要配备防护服、防护面屏、隔离鞋套、N95 口罩等防护物资,一共 64
种,正常招标采购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再加上疫情导致交通受阻,现订货都来不及。
沙琳没有退却,浑身充满斗志,他知道必须要打赢这场战斗,决不能拖全市抗疫大局的后腿。
向其他医院借调、向政府申请、寻求社会捐助、紧急采购……面对这项自己从没接触过的任
务,沙琳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每天工作时间超过 12 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
同事们回忆说,每当顺利解决一些问题时,他就会眉头舒展开心地笑了起来,每当进展不顺
时,他就会独自坐在角落里,一言不语,冥思苦想,或者又拿起电话与人沟通。“他那时每天的
电话和微信通话记录有 200 多条,经常是一个电话还没接完另一个电话就打进来了。”
11 月 17 日晚上,沙琳一回家就兴奋地和妻子说:“今天终于配齐了一个病区的医疗物资,可
以收患者了。”郭然至今还记得丈夫当时高兴得拥抱她时的神情。11 月 25 日晚,沙林回到家告诉
妻子,今天配备齐了 4 个病区的医疗物资,虽然郭然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兴奋,却看到了他一脸的
倦色。“他刚进门电话就响了,鞋都没来得及换就拿起电话,站在家门口的地垫上讲了一个多小
时,然后坐在沙发上闭了会儿眼睛,说‘我太累了’,然后一躺就是好长时间。”
“你永远是我的骄傲”,这是女儿发给父亲看不到的告白
11 月 27 日凌晨,沙琳 17 岁的女儿给父亲的微信留下了一段深情的告白,尽管她知道父亲已
经永远不会看到。“爸爸,我和妈妈到家了,你放心吧。我会尽我所能照顾好妈妈”“我永远爱你,
你永远是我的骄傲”。
沙琳的女儿永远记得父亲和自己在一起的最后时光。11 月 25 日晚上 10 点多,她学习结束后
看到躺在客厅沙发上的父亲,不忍心打扰,她知道父亲这些天实在是太累了。沙琳看到她后连忙
把她拉到身边说:“爸爸这阵子太忙了,有日子没和你好好说话了。”父女俩挤在沙发上说了好一
阵悄悄话,“说着说着爸爸就睡着了,看着爸爸累得那个样子,我当时就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郭然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她曾经无数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但这次却没能救活自己的丈夫。“他平时身体很好,打羽毛球,一次能打 2 小时,他这次实在是
压力太大,唯恐没有把工作做好,他是在努力尽一个医生的责任。”
11 月 29 日 5 时 30 分,沙琳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大连市殡仪馆举行,一件叠得整整齐齐、别着
党员徽章的白大褂放在他的身旁,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沙琳的同事说,他抗疫的最后时光也是他从医工作 23 年来的最真实的写照。
像这次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沙琳不是第一次。2020 年 1 月,新冠疫情最吃紧的时候,沙琳牵
头在放射科党支部请战书上按下鲜红的指印,请求加入抗疫一线工作。
随后,沙琳作为救治专家组成员参与发热患者的会诊排查工作,主要负责影像诊断,无论多
晚,一旦有病人信息上传,立刻就能给出专业规范的诊断意见,在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关口发挥
了积极作用。
12 月 4 日,大连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整个城市恢复了往日的平和、宁静。一个月的抗疫
战斗,留给这座城市的记忆太多,其中肯定会有这样一位医生,从“百二秦关”到“闻道凯旋”,
他的朋友圈记录了他人生最后的抗疫时光。
 
 
总机:0411-83630501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83623796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