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献 > 振兴东北
  地方文献导航
大连百科数据库
大连旧影图片库
大连新貌图片集
大连地方作家数据库
讲座数据库
网视大连数据库
网论大连数据库
大连数字导航数据库
大连生活百技数据库
大连近现代史大事记
大连文史资料数据库
大连文化教育资源数据库
大连地方出版物全文
大连地方出版物文摘
大连地方出版多媒体
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专题
馆藏外文期刊数据库
大连地区联合目录数据库
媒体上的大连专题数据库
大连解放六十周年专题
大连文学艺术数据库
电子图书阅览器下载
    振兴东北
文章标题: 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辽宁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发言摘编
作者:
来源: 东北新闻网
省份: 辽宁
日期: 2022-02-17
所属类别: 评论建议
文章出处: 辽宁日报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让各方英才向往沈阳扎根沈阳圆梦沈阳

  中共沈阳市委

  沈阳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有关要求,聚焦政策优化、平台搭建、产才融合,全力以赴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完善政策体系引才聚才。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人才新政3.0版)和《沈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鼓励和支持柔性引进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制度文件, 推动实施高精尖人才集聚工程、产业人才支撑工程、青年后备人才储备工程、盛京工匠培养工程,构建起人才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二是优化管理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扩大用人招聘自主权、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先后认定34名无“帽子”人才为高层次人才,赋予10家产业链“链主”单位人才自主评价权,拿出500名事业编制建立“人才编制库”,落实123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编制,推广东北大学“收益共享激励”转化模式、沈阳工业大学成果转化5%“黄金股”激励机制。三是细化服务举措。围绕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每年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发展,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采取租购并举方式提供安居保障,帮助中国航发燃气轮机解决人才配偶随迁问题,解决314名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问题,沈阳应届毕业生、硕士以上人才流入占比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20,居东北首位。

  搭建平台载体育才助才。一是做优空间布局。坚持以浑南科技城、沈北科教园、沈阳高新区、沈阳经开区、辉山经开区和科创组团为依托,构建形成“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创新格局,注重塑造空间形态、经济业态、文化活态、环境生态“四态”,融合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五要素”,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目前已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6万余人。二是做强研发机构。强力推进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先后投入23.5亿元支持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建设,不断壮大新型研发机构规模,目前我市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63个,“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达200余人。三是做大科创主体。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全力打造一批高成长性企业、“隐形冠军”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目前我市有高新技术企业3402家,连续多年稳居东北地区首位,拥有有效知识产权5.7万项,集聚人才6.4万名。

  推进产才融合用才兴才。一是紧盯产业转型需求。聚焦“5+3+7+5”产业链,深入挖掘技术需求,创新编制《沈阳市紧缺急需人才目录》,精准引育产业高精尖人才,仅集成电路产业就集聚7名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50余名高层次技术专家,推动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二是紧跟项目扶持保障。持续加大资金、服务等支持力度,以“人才+项目”模式资助沈鼓集团等60个人才研发团队近1.4亿元,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38亿元,投入1.39亿元支持780个创新创业项目,催生了东博热工、无距科技等一大批科技型企业。三是紧扣产学研用合作。通过实施“揭榜挂帅”、建设产学研联盟等模式,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推广“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去年16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合同成交额340亿元,增长1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25.6件,增长17.5%。

  下一步,市委将牢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让各方英才向往沈阳、扎根沈阳、圆梦沈阳。

  统筹做好“四篇文章” 打造人才发展新优势新场景新生态

  中共大连市委

  大连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工程强力推进,统筹做好政策、机制、平台、环境“四篇文章”,努力打造人才发展新优势新场景新生态。

  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着力推动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一是加强政策系统设计。先后两次出台系统性人才政策,形成了“5+22”人才政策体系,竞争力和优惠度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二是推动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将14项重点人才计划整合为6项,集中支持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明显。三是强化政策落实效能。大幅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住房补贴、薪酬补贴等事项在3到18个工作日内办结。加快建设人才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实现“电子认证共享”和“一网通办”。五年来,市财政累计投入人才发展资金21.43亿元,全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3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5%,保持东北地区领先地位。

  围绕激发人才发展活力,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出台实施高层次人才、城市发展紧缺人才认定办法,认定权限下放到28个地区和单位。二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出台科技人才评价激励办法,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城市发展紧缺人才目录,涵盖6大产业领域20个行业528个紧缺岗位。三是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蓄水池”,单列100名事业单位人才专项编制,依法赋予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等创新科研机构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打破人才引进的管理机制障碍。全市共有两院院士32人,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专家243人,“兴辽英才计划”人才453人,认定高层次人才、城市发展紧缺人才9809人,以体制机制改革优势构筑了人才发展竞争优势。

  围绕吸引集聚领军人才,着力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一是举全市之力建设英歌石科学城。按照“一总部、二基地、三中心”战略布局,以专班形式推进一揽子支持政策落实,打造实现国家使命、引领科技变革的“集团军”。二是打造海创周“金字招牌”。秉承“海纳英才 创业中国”理念,优化办会模式,突出线上前置对接,吸引1万余名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带土移植”优质项目在连落地183个。三是着力建强产业集聚平台。立足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聚力打造“5+4+3+1”的现代产业体系,充分释放251个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科研攻关优势,投入8.4亿元支持1151个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68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应用于大国重器。

  围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美誉度,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一是解决好人才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为200余名人才子女入学提供支持,开辟院士专家就医绿色通道,市区两级提供4416套人才公寓和保障性住房,着力提升人才满意度和获得感。二是建立“一事一议”特殊支持机制。集中开展三批人才事项“一事一议”工作,有效解决人才安家费、配偶就业等事项55个。三是突出政治引领凝聚人才。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打造国情研修工作品牌,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广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努力把大连打造成天下英才的向往之地、圆梦之都。

  下一步,市委将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更有力的担当,率先建成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奋力迈入创新型城市第一方阵,为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大连力量。

  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

  省科技厅党组

  省科技厅党组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转变工作思路,在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上出实招、求实效,为打造人才高地夯实工作基础。

  第一,用好政策招人才。“兴辽英才计划”是推动全省人才事业创新发展的品牌工程,已成为我省培育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团队的重要载体。厅党组依托“兴辽英才计划”,设立“带土移植”专项,一体引进项目、团队和技术。目前已引进域外优质人才团队218个,其中,院士领衔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人才领衔团队37个,国外专家创业团队2个。

  第二,对接撮合汇人才。一是张榜撮合揽才。聚焦我省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向全国发布“带土移植”项目73项,举办科洽会、海外学子创业周等活动,汇集省内2000家企业与域外500余名高端科技人才对接。促成技术合作项目161项,创办企业项目57项,项目总投资额超38亿元。二是招商撮合引才。举办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多场“带土移植”科技招商活动,落地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重大项目40余个,柔性引才120余名。三是撮合成果转化。梳理人才团队科技成果1900余项,举办成果撮合对接活动200余场,转化科技成果1000余项,促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院士团队的十余个重大技术成果在辽落地。

  第三,培育产业育人才。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紧盯24条重点产业链、31条重点创新链的关键环节,培育科技人才。一是壮大企业群体,培育人才增量。去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2.4%,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5.7%,带动新增企业科技人才2万余人。二是构建典型产学研联盟200家,健全联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凝聚高层次科技人才近300人。三是实施“揭榜挂帅”100项,其中25%以上由域外科技人才揭榜,助力辽宁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第四,建设平台聚人才。一是建设公共平台,集聚科技人才。优化提升3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建省级创新平台116个,培养储备优秀科技人才1100余名。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通过招聘独立PI等方式,汇集国内外7名院士和50余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正在实施“跨尺度材料科学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二是建设企业平台,用好科技人才。新建企业创新平台59家、新型研发机构25家,聚集使用科技人员450余名,实现“招人才企业说了算、用人才政府来买单”。

  第五,打造生态留人才。一是推动中央科技政策落地,出台科技成果评价意见,重点考核成果创新水平、转化绩效和经济贡献,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我省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让科研人员充分享有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二是推动《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落实,对科研人员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给予重奖,对科研团队重大成果转化实行产权激励,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厅党组将深入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以“兴辽英才计划”为牵引,深入推进“带土移植”,大力凝聚科技人才团队,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智力支撑。

  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东北大学党委

  东北大学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深化人才工作改革创新。5年来,引进5个国家级人才团队,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9人、外籍专家和优秀青年骨干172人。近2年新增一个一流学科,入选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大力推进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以创新求突破、以改革促发展,建设“人才特区”,下放人事聘用权、学术评议权、绩效分配权,出台科研经费、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支持政策。推进多元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协议年薪制”“长聘制”。坚持多措并举“破五唯”、不拘一格“识”人才,构建“三型三类九学科”教师分类评价体系,畅通四条“绿色通道”。3年来,31位教师通过“绿色通道”聘任至教授岗位,近50%成长为国家级人才。

  广聚天下英才,打造人才高地。实施领军人才引领计划,探索出“以情引才、以才引才、以平台引才、以活动引才、以合作引才”的多维引才模式。以故乡情、母校情、师生情为纽带,发挥学术大师作用,去年引进2个国家级人才牵头的团队;建设1000平方米的国际化合作实验室,引进微生物材料领域国际首席科学家,实现学科交叉和人才汇集;以合作为牵引,引进特聘院士5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9人。学校人才引进工作体系逐步完善,人才汇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心怀“国之大者”,肩负责任使命。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组建30余支高水平创新团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港珠澳大桥、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发动机等国家级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的实施研发贡献了东大智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持。5年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近30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科技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67项。姜周华教授团队在高端特殊钢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扎根辽沈大地,勇于奉献担当。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为己任,尤其在推动辽沈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聚焦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入推进“三好街”“沈抚新区”“朝阳东大矿冶研究院”等研发与转化基地建设;与鞍钢等企业进行深入合作,累计为省内龙头企业创造数百亿元经济效益;发挥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智库作用,提供资政报告200余篇;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等辽沈发展规划,启动建设沈阳东北大学创新港,致力于打造辽沈人才汇聚新高地、成果转化新特区。在服务区域发展过程中,学校共有132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作为首批“杰出人才项目”入选者,东北大学冯夏庭、唐立新两位同志,于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切实把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发展动力,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为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抓好“带土移植” 激活引才用才“一池春水”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坚持学深吃透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带土移植”引才,“培土嫁接”用才,“改土育壤”留才,大力营造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

  突破瓶颈,创新人才引育模式。紧紧围绕地方工业经济发展需求,以产教深度融合带动人才创新引育。在政策制定上,出台了六方面30余条举措,构建学校与产业浑然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近三年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3人,既带动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又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在体制突破上,率先在高校实施“一人双岗”,鼓励学科带头人和企业领创办者双重身份共存,找到了破解产学研用一体化问题的“金钥匙”,近三年学校科技成果在辽转化率80.2%。在激励保障上,学校对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只保留5%的股权,以黄金股激发创新活力。教师在辽创办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产教融合科技型领军企业17家,投资6.7亿元,年产值近20亿元,本地转化科技成果240余项。目前,该政策已入选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实验百佳案例。

  搭建平台,激发人才使用效能。发挥学科优势,整合现有资源,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一是给位子。拿出5个博士点院长职位公开招聘,先后有3名国家级人才走上院长岗位。创设全国首家“四个自信”研究暨课程思政指导中心,并赋予青年人才高级职称和学科带头人使命。二是配团队。坚持在博士教师招聘、研究生招生指标上向高端人才倾斜,构建系统化科技研发“百人大团队”。国家级人才、环化学院院长王德喜率领团队研发170余项新技术,自主投资6700万元在辽阳建立2家环保工程研究院和2家实体企业,2021年实现产值4亿元,利税1.9亿元。三是促协同。坚持长远的学科战略和人才聚合效应,国家级人才、机械学院院长刘伟军与江苏引进的团队联手创办辽宁激光增材制造研究院,树起了国内领先的增材制造学科旗帜;国家级人才魏喆与张剑教授团队共创东北首个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稀土永磁电机团队与环保产业技术团队联手开拓“工大电机”,2021年产值翻4番;模式识别、智能控制、互联网通讯团队携手构筑“天地网”,在轨道交通和农业植保等方面开辟了新的服务领域。

  精准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差异化、精准化措施,营造“留者悦,外者来”的生态环境。一是真招实举留住人才。针对特殊基础理论创新人才,解决“拖家带口”的实际问题,助力工程学科和材料学科首次跻身ESI全球前1%。二是真金白银礼遇人才。年均投入3000万元,实施院士后备、翔源学者、青年教师等培育工程,促进人才梯度开发。计划投入9000万元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集聚人才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让从事基础研究人员坐上暖板凳。三是真心诚意呵护人才。营造“人才为王、服务第一”的工大文化,形成“先学生再教师后干部”的工大规矩,校主要领导带头捐献绩效设立200万元教学卓越奖,建立书记、校长“人才专线”,对省级以上人才提供一对一服务,打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省内外机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有关人才纷至沓来。

  下一步,校党委将深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对标兴辽英才升级版,着力打造工业科技人才队伍,为我省创建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提升核心竞争力 打造高水平机器人产业人才队伍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松公司按照省委关于加强企业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助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才为先,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集聚机制。坚持汇聚精英人才,抢占发展制高点。一是以前瞻性思维储备人才。根据发展需求,绘制产业人才分布地图,收集行业人才资源,建立外部人才储备库,储备关键核心岗位人才50余名,累计为公司补充23名急需紧缺人才。二是以国际化视野广揽人才。通过制定公司人才引进计划、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渠道吸引海内外行业高端人才,近年来吸引、招募优秀归国留学生30余人。三是以高水平团队建设汇聚人才。用足用好“兴辽英才计划”、沈阳人才新政等政策,集聚形成以工程院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国家特聘专家和国务院特贴专家为主导、资深高级工程师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公司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847人、研发人员占比达75%以上,被业内称为中国机器人行业“国家队”。

  多措并举,建立多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一是构建人才分类培育体系。按照管理、研发、营销、技能等岗位分专业、分工种规划人才发展路径,进行针对性培养。例如,公司邹风山同志,由一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入选国家级层次人才。二是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利用高校学科优势和企业科技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东北大学合作成立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20多名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企开展技术研发。三是注重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开设“新松大讲堂”,梳理征集部门业务需求,邀请清华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专家学者开展培训,累计组织培训300余场,参训2万余人次。

  开放合作,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注重借助“外脑”资源,开展协同攻关。一是与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开发的一体化关节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等产品被3C、汽车、医疗等领域的国内外一流企业所应用,累计出货量数百台。二是推动组建中科院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承接中科院系统的先进技术,率先突破下一代机器人核心技术,占领产业技术的制高点。三是建设海外中心,与悉尼科技大学开展国际化创新研究与技术转化;选派技术、管理骨干赴国外进行交流学习。

  营造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构建人才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良好生态。一是提升组织凝聚力。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面对新冠疫情,火速组建党员先锋技术团队,短时间研发成功智能口罩生产线,实现批量下线,7名表现突出的工程师“火线入党”。二是激发青年活力。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导向,选配青年参与核心研发任务,鼓励青年人才带头申报项目课题,开展青年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激发比拼争先劲头。目前,公司80后科研人员已成为绝对主力,技术团队的59%、管理团队的52%为80后,一批90后也已崭露头角。三是突出员工激励。保证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红利,一线员工薪酬已连续多年增幅10%以上。制定知识产权共享方案,每项技术专利给予员工最高7000元奖励,累计创造千余项发明专利、百余项行业第一。

  下一步,新松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对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部署要求,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实现辽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总机:0411-83630501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83623796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