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献 > 振兴东北
  地方文献导航
大连百科数据库
大连旧影图片库
大连新貌图片集
大连地方作家数据库
讲座数据库
网视大连数据库
网论大连数据库
大连数字导航数据库
大连生活百技数据库
大连近现代史大事记
大连文史资料数据库
大连文化教育资源数据库
大连地方出版物全文
大连地方出版物文摘
大连地方出版多媒体
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专题
馆藏外文期刊数据库
大连地区联合目录数据库
媒体上的大连专题数据库
大连解放六十周年专题
大连文学艺术数据库
电子图书阅览器下载
    振兴东北
文章标题: 德惠:产业集群发展释放延绵不断的强磁效应
作者: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省份: 吉林
日期: 2021-06-30
所属类别: 新闻报道
文章出处: 吉林日报
用“强磁效应”比喻今天德惠市产业集群的发展最为恰当。

“强磁效应”如同“吸纳效应”,一个地区最初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得到加速发展,步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就会产生很大的“磁性”,不断的吸纳各种生产要素向此集聚。“吸纳效应”表明,任何一个地区只要它的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超过了经济起飞的阶段,就会有一种自我发展,自我推动的能力。

如同夏季的天气,德惠市的投资大潮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德惠,快速集聚、高质量集聚的德惠产业正在延绵不断地释放“强磁效应”,实现项目和产业的高效集聚,产生1+1>2的蝴蝶效应。

德惠是农业大县,更是农业强县,早在2011年就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这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功不可没。近年来,德惠市紧盯化解“种原粮、卖原粮”问题,坚持走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路线,全力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这篇大文章。202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4户,其中国家级11户,省级24户,市级29户。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德惠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遥遥领先全省各县市区,奠定了德惠市在肉鸡、生猪、肉牛、休闲食品、稻米、玉米化工等领域的突出优势,成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劲动力。

突出外引内培 打造龙头企业集群

域外龙头纷至沓来。德惠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始于德大。吉林德大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中泰合资的肉鸡一条龙企业,开启了德惠肉鸡规模养殖、屠宰加工的历程。德大公司在德惠市建设了种鸡场、孵化场、肉鸡标准化养殖场、饲料厂、油脂厂、屠宰厂、鸡肉食品深加工厂、羽毛粉厂等,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也催生出一批为它提供收粮、抓鸡、运料、清洗鸡舍等配套服务的个体户、经纪人和中小微企业,培育出一大批懂肉鸡养殖的专业户和技术人员,培育出一批懂管理、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队伍,形成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奠定了德惠肉鸡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正是有了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成功引入了新希望六和、禾丰、耘垦、皓德(皓月)、达利、大合等一批上市企业和国家级龙头企业,壮大了龙头企业规模,拓展了肉牛、休闲食品、玉米化工等产业链。

本土龙头做大做强。积极鼓励和支持为德大提供配套的小老板成立公司,做大主业,延伸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发展。随着德大的发展,为之提供配套服务的老板们也赚到了第一桶金,学会了肉鸡全产业链经营的门道,开始从自己的领域出发,向肉鸡产业上下游延伸发展,供粮的开始做饲料,做饲料的开始做肉鸡放养,放养的开始做屠宰,养肉鸡的开始养种鸡、做孵化,最终培育形成了德翔牧业、德翔食品、吉星实业3户国家级龙头企业,德生、永旭、春升、天成、凤宇等5户省级龙头企业和一大批以肉鸡为主导产业的市级龙头企业。借鉴肉鸡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依托优质玉米等饲料资源,培育了佳龙、阔源2户以生猪全产业链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依托岔路口镇等松花江沿线乡镇优质水稻资源,培育了松江佰顺1户稻米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

突出项目支撑 推动加工能力跃升

一批大项目快速落地。2020年以来,德大1亿只肉鸡一条龙项目、德翔集团1亿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禾丰集团1亿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吉星1亿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佳龙牧业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和20万头商品猪育肥场等项目相继启动实施,极大促进了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批延链补链项目付诸实施。作为肉鸡、生猪、肉牛生产大县,粪污怎么处理,怎么增值成为满足生态环保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2018年,德惠市入选全国第一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县,相继实施了德翔10万吨有机肥厂、沃承8万吨有机肥厂、绿康源6万吨有机肥厂、丰园10万吨有机肥厂等一大批有机肥项目,新增粪污处理能力100万吨,大量有机肥替代化肥还田,也使得德惠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快速增加,实现了绿色循环发展。同时,还引进了华沃双孢菇生产及深加工项目,用鸡粪、秸秆做培养基,进行双孢菇工厂化生产,用培养完双孢菇的菌渣再做有机肥还田,把能量、养分吃干榨尽,实现增值增效。

一批大项目得以孵化。立足德惠市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四大优势,积极谋划项目,精心包装项目,千方百计引进项目,主动对接科研单位技术成果转化孵化项目,深入开展专班抓项目和万人助万企活动,全力支持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投产。早期有大成集团进驻德惠注册大合生物公司,建设玉米化工项目;近期有福建达利、福建回头客等落户德惠朱城子镇,建设休闲食品项目,并不断扩产扩能,大幅提升了德惠市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德翔集团与吉林农大于去年7月1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饲料、休闲食品、食用菌等生产技术和产品,建设百万吨饲料厂,谋划2万吨食品深加工和2万吨双孢菇生产等项目,向着百亿产值龙头企业迈进,必将更加有力地带动全市乡村产业发展。

突出园区承载 优化项目落地环境

园区规划布局日益优化。依托“中国食品名城”的金字招牌和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构建了“一带引领、一核示范、三区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一带即沿102国道农牧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生猪、肉鸡、肉牛等产业链,形成全市畜产品加工业集中发展带。一核即德惠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发展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打造多元化发展格局。三区即朱城子食品加工园区、菜园子玉米精深加工园区、朝阳和岔路口绿色稻米加工园区。“一带一核三区”联动发展,合理确定产业重点和建设布局,强化水、电、气和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供给,统筹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了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推动了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和增收链拓宽,构筑了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园区政策支持源源不断。紧跟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方向,抢抓政策机遇,先后成功争取创建了稻米、肉鸡、生猪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布海镇、岔路口镇、朱城子镇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吉林德惠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1个省级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并成功入围第二批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吉林省水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极大地提升了德惠市对各类农业企业的吸引集聚能力。

突出基地配套 建好产业“第一车间”

区域化布局先行一步。本着“围绕龙头建基地,发展基地建新龙”的指导原则,德惠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特种油料、瓜菜、林果等六大种植基地和肉鸡、肉牛、生猪、肉鹅、肉羊、蛋鸡等六大养殖基地,形成了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40亿斤阶段性水平,单产位居全国前列。全市园艺特产品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其中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

标准化生产一劳永逸。全市健全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质量标准认证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完善动植物重大疫情和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积极打造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竞争力的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全市共培育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11个,有9大类128种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129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吉林省著名商标16个。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组织化程度日益精进。德惠积极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02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总数分别达到4050家、1650个。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德惠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加合作组织、带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龙头企业与其它配套服务组织不断强化分工协作内容,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格局,建立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水平,推进第一车间建设。目前,全市有9万以上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突出品牌打造 强化市场拓展优势

德惠品牌远近闻名。依托德大、德翔、佳龙、达利等龙头企业在技术、工艺、管理上的领先优势,德惠是通过打造品牌、推介名牌,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

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各级名牌产品53个。德大系列熟食、达利休闲食品、佳龙系列食品、“德翔粮鸡”产品、“德惠小町”米、“松花江开江鱼”、郭家镇的“吉惠”牌葡萄、菜园子镇的“德菜新”牌西红柿等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德惠市“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荣誉称号,“德惠小町”已经成为“吉林大米”的代表品牌和“长春大米”的领军品牌,享有“五常稻花香、德惠小町王”的美誉。同时,德惠还着力推进了全产业链建设,以畜牧业、稻米产业为重点,以德大、德翔、佳龙和松江佰顺等企业为依托,打造从种植、养殖、加工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使企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产业链条延伸中得到增强。

线上线下双渠道。德惠市健全营销网络,建设和完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4个,“农家店”“农资店”分别发展到179户和91户,年交易额15亿元。大力支持产业化经营组织组建专销、分销、代理商销售队伍,多渠道推销德惠本地产品。加强连锁店、直营店、体验店建设,有效提高德惠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德大炸鸡店、德翔炸鸡店已开始全省布局。

德惠市积极推动涉农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对接,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市长、乡镇长参与网络直播带货推介德惠优质农产品。德翔、佳龙等重点龙头企业优质农产品已在京东、天猫等进行销售。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已发展到近千家,年交易额达到2600多万元。

德惠市充分发挥“中国食品名城”的名片效应,选择性参加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山东半岛、环渤海湾等地区举行的展会,重点加大德惠农畜产品及各种食品饮料的推介销售力度,加快了德惠农产品进军国内外市场的步伐。

突出联农带农 共享产业发展收益

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农增收。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更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的参与。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建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联农带农的有效模式。各成员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要素融合渗透,形成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德翔牧业通过与省农担公司合作,为其联合体内34户家庭农场担保贷款6301万元,通过改造养殖棚舍、增加笼养设备等,户均养殖规模提升至年出栏57万只,收入增加4倍以上。通过培养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联合协作紧密型发展,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带动农民多元增收能力。2020年,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家,长春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

通过“保底价+市场价分红”订单合同型联结模式带农增收。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签订购销合同,按合同组织水稻玉米、蔬菜瓜果种植、畜禽养殖等,企业指导合作社和农户按照技术要求建设种养基地,提供生产资料,到期按照合同要求收购,促进农户与企业互利共赢。佳龙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玉米收购价格高出市场价格0.3元/斤,水稻收购价格高出市场价格0.5元/斤,带动农户4100户,带动农民增收2800万元。

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流转聘用型联结模式带农增收。龙头企业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整村流转农民土地,与农民签订种植田间管理承包合同,约定承包劳务费用和目标产量,对超过目标产量的部分,企业与农户按约定比例分成,保证农户分享增值收益。松江佰顺、聚隆公司等联合成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朝阳乡南岗村签订万亩“德惠小町”订单,打造“万亩绿色水稻产业园”,带动农户5700户,带动农民增收500万元。

通过“企业+农户”转移就业型联结模式带农增收。各种养殖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在农忙时期大量雇用零时用工,带动富余劳动力增收。各龙头企业加工环节长期聘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获取稳定的工资性收入,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元。各龙头企业物流运输、清洗消毒、防疫接种、抓鸡清粪等各环节通过服务外包带动了一大批专业化服务人员转移就业。目前,全市有9万以上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十四五”期间,随着各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德惠市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必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向千亿产值宏伟目标更进一步,更好引领带动全市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
 
 
总机:0411-83630501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83623796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