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连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献 > 网视大连
  地方文献导航
大连百科数据库
大连旧影图片库
大连新貌图片集
大连地方作家数据库
讲座数据库
网视大连数据库
网论大连数据库
大连数字导航数据库
大连生活百技数据库
大连近现代史大事记
大连文史资料数据库
大连文化教育资源数据库
大连地方出版物全文
大连地方出版物文摘
大连地方出版多媒体
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专题
馆藏外文期刊数据库
大连地区联合目录数据库
媒体上的大连专题数据库
大连解放六十周年专题
大连文学艺术数据库
电子图书阅览器下载
    网视大连
文章标题: 把握绿色低碳转型机遇
作者:
类别: 社会
出处:
来源: 大连日报
日期: 2024-04-15
〚李婉君 郭玲玲〛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大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更好地把握绿色低碳转型机遇,提出以下建议: 发挥核电和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优势,构建以多能融合为特征的新型能源系统。抢抓全市核能、海上风电、大规模储能、氢能加速发展机遇,打造以核能综合利用为主线,以多能融合为特征的新型能源系统示范基地。重点依托红沿河核电站核能零碳供暖示范工程,推进核能集中供热,积累技术与经验,探索全市零碳供暖模式。把握庄河市新建核电机遇,前瞻布局核能制氢。探索绿氢与石油化工的融合,推动氢能终端多元化综合利用。推进煤电与大规模储能、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探索煤电由主体电源向保障调节电源转变的技术路径、运营模式。 加快石化行业精细化、低碳化发展。加快石化行业“减油增化”,完善化工行业原料用能独立核算方法与标准。推进石化行业协同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全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的协同降碳行动。建设大型甲醇储备利用基地,充分利用大连甲醇综合利用技术优势,构建以甲醇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链,探索甲醇规模化制含氧化合物(乙醇)、甲醇制氢等,推进甲醇产业链与石化产业耦合,实现石化行业低碳化发展。 夯实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础,大力培育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双碳”新兴产业。依托重点产业园区优势基础,加快壮大海上风电轴承、核电装备、光伏装备等产业。依托氢燃料发动机生产基地和燃料电池应用示范区建设、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示范项目、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及深加工高端材料项目,以点带链,培育壮大相关产业链。培育碳核算、碳审计等碳中和服务产业新业态。 加强科研布局,突破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依托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加快突破绿色低碳关键共性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绿氢与化工耦合、氢燃料电池、大规模储能、CCUS等。深入研究石油化工行业的零碳、低碳流程再造技术,推进原油裂解直接制烯烃、甲醇与石脑油耦合制烯烃等先进技术应用;积极探索核能制氢、直接光电催化转化技术、跨系统耦合集成与优化技术等前沿颠覆性技术。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技、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促进成果落地。加快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打造东北全面振兴的科技创新源头。重视中试环节,支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牵头建设国家化工减碳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辽宁大连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创新多元投入的开发模式,探索科技成果证券化,促进科技、金融、产业的结合,支撑技术成果落地。编制“双碳”高层次人才引进目录及发展规划。深挖在连高校、科研院所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与战略科学家团队潜力,完善海内外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大力扶持优秀青年人才。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面向“双碳”的交叉学科,加大在能源大数据、精细化工材料、氢动力海洋装备、储能等重点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协同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机制。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污染物减排协同增效。开展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力提升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碳汇能力。开展生态系统碳汇核算与监测评估,建设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信息平台。构建面向“双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双碳”组织管理保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基金,打造绿色低碳税收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化地方资金投入机制,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政策体系、产品体系。完善绿色电价政策体系。加强碳达峰试点园区和重大示范项目建设。 (作者分别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总机:0411-83630501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83623796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