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追寻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非洲看历史文化
中国移民的过去与未来
用破一生心——从人性角度解读曾国藩
流人与吴兆骞──以《张居正大传》为例
佛教与中国文学
中国传统诗的创作与欣赏
《杨家将》故事的演变
从《围城》到《破围》——谈钱锺书的古今中外文化修养
解读二十世纪文化的科学底蕴
中国科学的传统与未来
天文与传统文化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书法的创作思潮
书法在新加坡
吟边紊语
罗振玉在近代书法史上的地位
经学的扬弃: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
陶希圣及其中国史观
陈寅恪致桥川时雄书笺证稿
清朝关于海防建设的两次讨论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新考
《混唐后传》成书晚于《隋唐演义》论
明钞本《书画萃苑》略考
《清真释疑》版本考
《优语录》与《优语集》之比勘
敦煌本《肇论》校录
《文徵明集》校补
十载春风忆鲠翁
哲人千古传圭璋——忆于师植元先生
悼于师植元先生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明钞本《书画萃苑》略考
作者:戴立强
近日于寻访资料之际,偶见明人抄本《书画萃苑》影印本一函八册1。翻阅一过,有似曾相识之感。原来,其内容全部出自明朱存理《铁网珊瑚》2一书。今以手边资料,略加探讨。

《书画萃苑》原件未见,有关此书及编者、递藏的大致情况,可从影印本的编者“说明”中得知:
《书画萃苑》八卷,明崇祯十年稿本。序题怀褐山人编辑,系抄自汉代至明代初期书画作品原文、款识题跋之作。怀褐山人,姓名及事迹不详。惟《书画萃苑》前载崇祯丁丑怀褐山人自序云:“余卅年来每观书画必录其文而抄其稿,积之箧中,日久成帙。炎暑无聊,因略为编辑,命之曰《书画萃苑》。”据此可略知其编辑成书之事。
明代以后的鉴赏家、收藏家、藏书家对《书画萃苑》一书极为重视。清初曾为书画鉴赏名家卞永誉收藏,钤有“长白卞氏家藏”、“翰墨缘”、“子孙永宝”三印。康熙间卞氏撰写《式古堂书画汇考》时,曾将《书画萃苑》书中内容作为其主要的资料来源,基本收录进《汇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卞氏《汇考》说:“凡诗文题跋悉载,上溯魏晋,下迄元明,所收最为详博。”藉此,也间接肯定了《书画萃苑》一书的价值。乾隆时此书为书画收藏家查莹所有,钤有“映山珍藏”印。《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为罗振玉旧藏。书中另钤有“听雨楼查氏有析珍赏图书”、“小涛秘藏”、“愿学斋”、“赐砚堂图书印”、“偶在白门蔡氏家藏”、“石桥估求”、“小寿审定”等印记。
《书画萃苑》一书被藏家置于秘阁,没有刻本及抄本传世,至民国编纂《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才被世人所知。近年编修之《续修四库全书》,亦未曾将此书收录,实为憾事。
此段文字,除未指出《书画萃苑》系抄于他书、个别印记释文有误(如释“石桥居士”为“石桥估求”)之外,所说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3,“将《书画萃苑》书中内容作为其主要的资料来源,基本收录进《汇考》”,或为推测之语。《汇考》卷首所列引用书目中,见有朱存理著《铁网珊瑚》,并无《书画萃苑》。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4著录《书画萃苑》系“上虞罗氏藏旧抄本”,未言及抄自何书,并说:“凡书画各四卷。书自汉钟繇《荐季直表》至明潘牧《诗翰》,画自阎立本《洪崖仙图》至明邹复雷《春消息图》,皆录其全文及款识、题跋,而不加考证,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同。《四库提要》病逢庆书但录题跋不辨真赝,厉摘其疏误舛驳,而以采摭繁富,可互资参考,存录其书。山人此编所录大半剧迹,其不能无叶公之龙,可知亦当援逢庆书解之耳。”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4收录《书画萃苑》,云:
《书画萃苑》八卷。明怀褐山人,生平不详,俟考。崇祯十年序稿本,见存辽图。是书辽图作崇祯十年传抄本,审卷端有:崇祯丁丑闰月小暑记,怀褐山人书,并序,钤有:愿学斋、赐砚堂图书印、石桥居士、山涛秘藏等十四印。考名愿学斋者有五人,名赐砚堂者有三人、名石桥居士者有二人、名山涛者有二人。以十四印考之,凡四十余人。其中为明者仅一人,其卒时不及崇祯,可以排除之。其余皆起自顺治迄嘉庆间人。颇疑其中有怀褐山人印,俟考。由于钤有以上诸印,可佐证是书为稿本。是书为八卷,四卷为书,四卷为画。大多辑录前人所记书画轶闻旧事而成编,故辽图定为怀褐山人辑。画四卷,翻阅一过,所录诸条,皆不注出处。其中有部分,可知采自诸画史及笔记类书,引书已及二十种。其他未及稽核,或有为其自撰者,也未可知。
谢书对《书画萃苑》的考略,有独到之处。惜未能与同书所著录之《铁网珊瑚》相对照,从而更进一步。
上引论述虽年代不同,各有侧重,然均未指出《书画萃苑》与《铁网珊瑚》之间的关系。



《书画萃苑》的内容全部出自《铁网珊瑚》。尽管《萃苑》在体例结构与段落格式上仿照《铁网珊瑚》,然与《铁网珊瑚》相对照,两书之间仍有许多差异。以下作大体归纳:
(一)在篇幅与卷数上,《铁网珊瑚》共十六卷,书画合计二百四十件;《萃苑》共八卷,书画合计一百五十件(据编印者统计),后者篇幅约为前者三分之二。
从各卷目录看,《铁网珊瑚》书品卷一《石鼓文》等五件(均为金石拓本)、书品卷二《宋两朝御札墨本》等三件、书品卷三《欧阳文忠公诗帖》等九件、画品卷五《倪云林屋佳城图》等七件,均为《萃苑》所无。
(二)缺失。例一:《唐怀素自序帖》,《萃苑》卷一(页一八下)所记正文,字行间有多处空白。《铁网珊瑚》书卷一(页四八二下):“诡(行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往)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皆)词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薄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引文中括号内之字,均为《萃苑》所空缺)。
例二:《虞雍公钧堂帖》,《铁网珊瑚》书卷四(页五三五下),“钧堂仙集,伏惟福本崇大,窃闻有长子之戚,盛德积善”,《萃苑》卷二(页一二○上),无“盛德积善”之前十七字。
例三:《郑所南推蓬竹卷》,《铁网珊瑚》画卷二(页六七六上),“具眼今为谁,千金买弊帚……三江王廷器书”后至《龚翠岩天马图》前,尚有蒋堂等六人题诗。《萃苑》卷六(页三○一下),“具眼今为谁,千”后接《龚翠岩天马图》,缺失“金买弊帚”以后三百三十余字。
(三)遗漏。例一:《五代杨凝式起居帖》,《铁网珊瑚》书卷一(页四八五上),“释文米有仁书,德有邻赏”,《萃苑》卷一(页二八上)作“译(原作“释”)文米书”,于“书”前无“友仁”二字,也无其后“德有邻赏”四字。
例二:《范文正公伯夷颂》,《铁网珊瑚》书卷二(页四九九下),“河东薛嗣昌元宗观”后有小字注:“以下皆纸本,绢本至此止”。《萃苑》卷一(页三十下)无此注。
例三:同例二,《铁网珊瑚》书卷二(页五○○上)“执中题”后有小字注:“名上有‘执中’九叠阳文印”,《萃苑》卷一(页三○下)无此注。
例四:《石曼卿诗帖》,《铁网珊瑚》书卷三(页五一二下),“北山老樵黄掺书”后有小字注:“叔茂”,《萃苑》卷一(页五八上)无此注,且改“黄掺”为“黄椮”。
(四)讹误。例一:《唐林藻深慰帖》,《铁网珊瑚》书卷一(页四八四上),“先所仗写文卷,闲垂捡出,续令往取。谨问”,《萃苑》卷一(页二四上),改“仗写”为“伏写”,误“谨问”为“谨口”。
例二:《范文正公伯夷颂》,《铁网珊瑚》书卷二(页五○一上),“陵阳牟巘书”,《萃苑》卷一(页三三上),误为“年巘”。
例二:《文正公道服帖》,《铁网珊瑚》书卷二(页五○六上),“范文正公”,《萃苑》卷一(页四五下),误为“魏文正公”。
例四:《赵松雪诸帖》,《铁网珊瑚》书卷五(页五四八下),“诗止唐人”,《萃苑》卷三(页一四八上),误为“诗正唐人”。
例五:《袁静春杂诗》,《铁网珊瑚》书卷六(页五五七上),“困学民渔阳鲜于枢题其后而还之”,《萃苑》卷三(页一七○上),误“困学民”为“因李民”。
此外,《萃苑》中还有错简,如《倪云林仿高房山山水》(《萃苑》缺失标题),按照卷前目录,应与倪氏其它作品排于卷八(页四二三上)《徐幼文画》之前,却排在卷七(页三四五上)卷首。
总之,除缺失者外,《萃苑》的不同之处尚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必须说明的是,或因所抄之原本止于八卷,且内容已不完整、字迹潦草,或因抄者宥于学识,因而出现前述种种讹误。
至此,可以得出如下认识:
一、《萃苑》序称积三十年之工而成帙,又名其曰《书画萃苑》。虽有抄袭之嫌,然其用意如序中所言:“不敢私秘,录出以供好奇稚嗜之士,皆可游意而骋目其时”。从收藏者对《萃苑》的重视,可以看出其资料价值所在。
二、《萃苑》虽序在崇祯十年,然抄者的珍视、抄写之举,当表明被抄者系稿本、流传稀少、年代较为久远,卷数或止于八卷(书画各四卷)。
三、虽《萃苑》对十六卷本《铁网珊瑚》之校订补益无多,但它毕竟是一部明人抄本,具有自身的版本价值。至少,它可以告诉读者,在万历、崇祯年间,还流传有一部卷数不少于八卷(书画各四卷)、名为“书画萃苑”、实为《铁网珊瑚》的另一版本。这或许是《萃苑》对后人的贡献之一。
四、据记载,几乎于《萃苑》所抄原稿本之当时,有一部八卷(书画各四卷)本的《铁网珊瑚》存世(详后)。两者之间的关联(如时间之先后、是否出自同底本等),有待研究。



说《萃苑》出自《铁网珊瑚》,必然涉及《铁网珊瑚》的作者及成书时间等问题。
所见十六卷本《铁网珊瑚》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和《中国书画全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铁网珊瑚》标明“吴郡朱存理性甫集录”,并有编者说明:“是书有明嘉靖间刊本、欣赏斋刊本、清雍正六年年氏刊本、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等。今以欣赏斋本为底本,参校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断句排印。”
《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名为《赵氏铁网珊瑚》,标明“赵琦美编”。书前编者按云:“《赵氏铁网珊瑚》十六卷,旧本题朱存理撰,末有万历中常熟赵琦美跋,……雍正戊申,年希尧尝刻此书,其跋称,别有一本十四卷者,传为存理。原本今亦未见。又:传世存理所作《珊瑚木难》四卷,所载名迹亦皆有自跋语,与此本体例迥异,则此书非出存理手,愈可知也。然所载书画诸跋,颇足以辨析异同、考究真伪。至今鉴赏家多引据之其书。既为可采,则亦不必问其定出谁氏矣。”《铁网珊瑚》作者与书名之混淆,盖发端于此跋。
《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后有明赵琦美与清年希尧二跋。赵琦美跋云:“《铁网珊瑚》,书品原四卷,画品亦四卷。吾海虞秦酉阳四麟所藏也。其伯子小酉君有田在东门之外,予有池与之邻。其价可数金,小酉靳以此书暨旧板《太上感应篇》易去,时在丁酉之年。越十三年,予官留台,借焦弱侯(竑)先生本校之,且卷秩(帙)多于予所藏本。为增书品六卷,合十卷,画品二卷,合六卷,总得一十六卷。其先后次序,予辄为骘定焉。秦本虽有其书,而无作书人名。向酉阳亦曾有浮帖跋语一段,著作者姓名,此帖侍御刘九畹借录失去,影响间,非朱存理氏也。且云所录八卷中语,大都是丹阳孙氏藏者。而焦本所多者,意朱存理氏别有所睹,而增入之,未可知也。予所见真迹虽少,然亦寸累以续于后。庶几古人遗翰或存万一云。万历二(当为“三”;万历二十八年无闰月,三十八年闰三月——引者注)十八年闰三月初十日,海虞赵琦美识”6。年希尧跋云:“按赵清常(琦美)跋语,海虞秦氏本书画品各四卷,后以焦弱侯(竑)藏本较之,增书品六卷、画品二卷,清常氏复以续所见者附入。然则是书已非焦氏之旧,而海虞秦氏本为不可见矣。世复有一本止十四卷者,传为朱姓(性)甫原编。此则自是万历间赵清常订本。仅百余年,传相钞录,皆袭讹承舛。虽付诸梓,亦惜好古之士蕲得而读之之弗易,博雅者尚有以考而正诸,是所望也已。雍正六年七月既望,偶斋年希尧跋。”
赵、年二跋均未断定《铁网珊瑚》非朱存理所著。赵氏印象中,作者“非朱存理氏”者,乃秦氏所藏“浮帖跋语一段”;赵跋明言“秦本虽有其书,而无作书人名”,且云:焦氏本“卷秩(帙)多于予所藏本……意朱存理氏别有所睹,而增入之,未可知也”,间接地告诉读者,焦氏本的作者是朱存理;更申明:“予辄为骘定焉”。年跋云,于赵氏增补十六卷本之后,“世复有一本止十四卷者,传为朱姓(性)甫(存理)原编”,可见,四库馆臣以《铁网珊瑚》与《珊瑚木难》体例不一,认为“此书非出存理手,愈可知也”,似过于武断。《中国画学著作考录》收有《铁网珊瑚》,名为《赵氏铁网珊瑚》7,指明“作者”是赵琦美,并断言此书“约万历三十八年至四十年间纂成”。又声称:“自乾隆、嘉庆以来,迄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于此书(《铁网珊瑚》)纂者已有定论,本毋庸赘言。然今人新编全国性之重要书目仍作朱存理辑,故不得不为之考辨。”
其论点主要有四:一、年希尧跋云“十四卷本”,乃《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毛扆所藏者,“其谓性甫手书未必是真,殆为抬高典价而已,后不赎归便是明证”;二、从钱曾《读书敏求记》等书中,“可见十四卷本据著录止少有三种”,“岂朱存理生前存此三稿?殊令人难以置信”;三、今北图藏有一“十四卷本”,非朱氏手稿,亦未出赵氏所编纂范围;四、《铁网珊瑚》“与《珊瑚木难》同为书画录之属,原可两书合为一编,又何必发凡起例另再纂一本,于常理不合,于其谨严作风不符”;“《珊瑚木难》于朱氏终前尚未定稿”,“遑论再集录《铁网珊瑚》耶?”
谢书虽搜集甚勤、考据颇深,然其论点含有推测成份,又置清乾隆以前的其它有关文献记载以及《铁网珊瑚》内容、赵氏跋语于不顾,可谓舍本逐末。
首先,关于《铁网珊瑚》的作者,早于《四库全书》的文献记载有:文徵明《朱性甫先生墓志铭》8记《铁网珊瑚》为朱存理纂集;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详前)引用书目中有朱存理《铁网珊瑚》;《明史•艺文三》9载:朱存理《铁网珊瑚》(二十卷)。
其次,通览《铁网珊瑚》一书,有几种情况引人注意。
其一,书中所收录原迹,书品年代最晚者当为卷十《崔氏友竹卷》,署款:“岁洪武秋八月,户部侍郎吴江莫礼书于钟山之寓。”后有周鼎成化癸卯跋云:“国初,户部侍郎吴江莫士敬记其乡崔君宜之友竹轩……”;画品最晚者当为卷六《王安道华山图记》,署款:“洪武十六年岁次癸亥,秋九月十有二日,畸叟。”后跋者云:“右《华山图》一册……乃昆山王履安道所作也。安道,国初人……”。《铁网珊瑚》中,明中期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之书画作品无一收录,仅见有沈周跋《米元晖苕溪春晓图》一则(于卷尾周鼎成化乙巳题跋之后,吴宽题跋之前)。
其二,书中所记题跋,最晚者当为王英跋《石鼓文》,时在正德丙寅(详后)。各卷诸题跋者中,早于王英的,尚有李东阳、吴宽、李应祯等,加之王英题跋,时间在正德、弘治、成化年间。
其三,书中书品卷一记有《唐颜鲁公刘中使帖》,卷末最后一则题跋为元人“北燕乔篑成仲山观”。成书稍晚的张丑《清河书画舫》10也著录了《唐颜鲁公刘中使帖》,卷尾于乔篑成题跋之后,又出现文徵明以及嘉靖甲子“吴郡张应文茂实”的题跋。同时,张书还收录了明吴门四家等书画家作品多件。
以上情况表明,《铁网珊瑚》成书之时间要早于赵琦美生活的年代,赵氏虽有补订整理之功,然就《铁网珊瑚》的作者与成书时间而言,则远非其所能及。
总之,踵武四库馆臣,改《铁网珊瑚》为《赵氏铁网珊瑚》,并不可取;称赵琦美为“作”(“撰”、“著”)者11,若赵氏九泉有知,恐亦拱手推辞。世传(或旧题)《铁网珊瑚》为朱存理所集录,可谓名不虚传。
朱存理,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性甫,号野航。博学工文,以布衣终。与同郡文人学者李应祯、吴宽、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友善。《朱性甫先生墓志铭》(详前)称其“闻人有奇书,辄从以求,以必得为志。或手自缮录,动盈筐箧。群经诸史,下逮稗官小说,山经地志,无所不有,亦无所不窥……他所纂辑,有《经子钩玄》、《吴郡献徵录》、《名物寓言》、《铁网珊瑚》……总数百卷”。《江南通志》云:“元季明初,中吴南圃何氏、笠泽虞氏、庐山陈氏,书籍金石之富,甲于海内。继其后者,存理其尤也”12。祝允明尝赞曰:“性父爰自弱龄,夙勤文学,阅三馀以靡空,览五车而尤富”13。又有《赠朱孝廉性甫》14:“百年贞白旧高楼,傲兀风尘六十秋。楚聘寻常来北郭,鲁呼前后只东丘。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前辈风流惟此老,天公当为后生留。”
《铁网珊瑚》是一部古代书画著录典籍,全书约三十余万字。书分十卷,自周秦《石鼓文》至明《莫礼崔氏友竹轩记》,凡一百四十三件;画分六卷,自唐《阎立本洪崖仙图》至明《王安道华山图记》,凡九十七件。所收作品皆直录其文及款识,一些作品还记有作者或收藏者的印记,同时收录了一批与原迹同样珍贵的历代题跋。除对部分作者或题跋者注有字号、爵里外,对作品不加评论考证。
由于作者广闻博记,治学严谨,加之周围有一批书画家和鉴藏家,因而《铁网珊瑚》不仅收录宏富,且其所记内容也有很高的可信度。一方面,借助其中的真实记录,可以考察一些古代书画的递藏情况。例如,书中对唐欧阳询《梦奠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的详尽记述,可填补南宋周密《云烟过眼录》15至明詹景凤《詹东图玄览编》16之间的空白,是书画鉴定学和收藏史学难得的资料。另一方面,作为文献传承的载体,《铁网珊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以弥补它类文献之缺憾。
《朱性甫先生墓志铭》记载《铁网珊瑚》为朱存理所纂辑,可知《铁网珊瑚》已于朱氏生前成书。是书书卷一中有王英跋《石鼓文》,署款“正德(元年)丙寅冬十一月长至前十一日,临川王英拜观”;朱存理卒于正德八年七月,据此可以推断,《铁网珊瑚》成书之时间当在正德二年至正德八年,即一五○七至一五一三年之间。
要之:一、据《明史•艺文三》,《铁网珊瑚》原为二十卷。今十六卷本《铁网珊瑚》,是明赵琦美以秦氏(八卷)本校之焦氏(卷数在八卷以上)本,于万历年间整理编定。二、《铁网珊瑚》的原作者为朱存理。以《铁网珊瑚》内容考察,其成书时间当在明正德年间。改《铁网珊瑚》为《赵氏铁网珊瑚》,称赵琦美为“作者”(或“撰者”),均为不妥。三、名为《书画萃苑》,实为《铁网珊瑚》(八卷)的明抄本,仍存于世,其版本的学术价值,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1见王荣国主编《辽宁省图书馆孤本善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二○○三年四月)第一辑。
2   见《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二—一九九八年)第三册。笔者即以此本核对《书画萃苑》。
3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中国书画全书》)第六——七册。
4   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济南:齐鲁书社,一九九六年)三十七册,页五三一。
5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八年),页四二五。
6   赵跋中未直言秦氏本之卷数,但跋称“借焦弱侯(竑)先生本校之,且卷秩(帙)多于予所藏本。为增书品六卷,合十卷,画品二卷,合六卷,总得一十六卷。”据此算来,秦氏本为八卷(书画各四卷)。如正文所言,若《书画萃苑》止八卷,则其与秦氏本之关联尚有待考证。
7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页三七八——三八一。
8   见周道振辑校《文徵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卷二九,页六七九。
9   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七四年)卷九八,页二四四五。
10   张丑:《清河书画舫》(《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红字号第五(卷),页二一六。
11  见张潜超主编《中国书法论著辞典》(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年)页九三:《铁网珊瑚》“明赵琦美撰(旧题朱存理撰)”;又见陈滞冬《中国书学论著提要》(成都出版社,一九九○年)页一九三:《铁网珊瑚》“明赵琦美编著,十六卷本。本书旧题朱存理撰……此书实为赵美琦编著。”
12  转引自朱存理《珊瑚木难》《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提要。又:《珊瑚木难》记载了元至明初间的书画与题跋。罗依果、楼占梅著《元朝人名录》(台北:南天书局,一九九八年)将其作为所采集的文献之一。
13  见祝肇(允明)《金石契》(《顾氏四十家小说》丛书本)。又:祝允明《蚕衣》(《顾氏四十家小说》丛书本)后记:“允附记。曰允、曰肇者,枝山公别名。”据此可知,“祝允”、“祝肇”为祝允明之别名。
14  祝允明:《怀星堂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卷七,页二下。
15 见《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
16  见《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