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生活的儒学
关于儒学的几个问题
《论语》与儒家人生智慧
漫谈国学
《易经》卦象新解
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漫谈
汉代社会的读书生活
北宋政争与《资治通鉴》
新修《清史•艺文志》的现状及未来
《王国维全集》新编与王氏学术研究
四个交通:浅谈古典诗词的解读
清代书法综述
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解读
刘熙载《艺概•书概》研究
一枝最美丽的古代花朵—中国古琴艺术漫谈
一轮明月——弘一大师思想解读
永恒的傅雷精神
两启轩国学十论
跋明黄君 刻本《水浒牌》
关于《四库提要分纂稿》
方逢时生年考
三星朗朗耀陵阳
文徵明书风分期特点及成因
大连图书馆满铁文书解题
《日下旧闻考》版本辨误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清代书法综述
作者:刘 恒

清代书法离我们现在时间比较近,很多艺术上的现象和主张还对我们当代书法界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在当代从事书法的实践和研究的人,对于清代的书法要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了解。

一、清代书法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般来讲,说到清代书法,大家都能举出些名家和流派。从总的学术界对清代书法的研究和认识来讲,清代书法还是一个比较复杂、比较丰富的时期。书法艺术,从最初的实用的书写,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艺术行为,这个时间,这个转折,也就是书法艺术的成熟期。

历史上关于书法成熟的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宽泛的学者认为,从汉字书写开始,甚至从甲骨文、金文往下都可以算做书法。比较严格的学者看来,书法从实用性自然的书写转化为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有目标的艺术追求,时间要晚得多,大部分人认为是汉代,特别是东汉,最晚的观点认为要到魏晋“二王”出来以后。魏晋文人和书法结合开始,才是中国书法艺术正式成熟的时间。即使说,从比较成熟、比较自觉的“二王”开始往下,经过一千多年到了元明的时候,这个书法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时间;可是我们回头梳理,从书法作品的风格,从一代书法家的主张追求来看,基本上还是一个单线的发展。唐朝人继承或者是主要追求魏晋人的风格,比如说“二王”,特别是王羲之在唐朝被奉为“书圣”,然后在接下来唐朝的大部分时间里,书法家基本上走的是这条路。除了出现一个颜真卿,他在书法史上和王羲之在风格上、技巧上是不同的另外一个体系。宋朝人,应该说他学习的方向和他追求的主张,我们现在通过一些言论、文字记载和作品来划分,基本上是两类:一类是学习“二王”,以米芾为代表,包括和他关系很密切的一批人;另外一部分书家,主要受颜真卿影响,特别是苏轼。从北宋早期的欧阳修、蔡襄这些人,包括杨凝式、李建中这些人都是受颜真卿影响比较大。所以从北宋后期到南宋,基本上都是这个范畴:“二王”和颜真卿。元朝我们知道,赵孟頫书风基本上等于贯穿了整个元朝。基本上元朝有成就的书法家,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绝大多数人都在赵孟頫的笼罩之下。赵孟頫自己说他学“二王”,追晋人,但是我们从他的作品和风格来看,他所学的主要是唐朝人,特别是李北海吸收的比较多,在他作品里面体现的很明显。明朝也还是延续了元朝书风的特点。中国从宋代以后,江南一带发展起来,到了元朝和明朝,我们国家的文化最繁盛的地方、文化学术的中心基本是在太湖周围地区。现在从南京方向,苏州、无锡、常州包括太湖往东南转过去的浙江的湖州、杭州一带,也包括我们今天的上海,当时叫华亭、淞江这一带。赵孟頫当时生活在这一带,所以他对后代的影响也主要在这一带展开。到明朝的时候,文化的重心、学术的重心特别是艺术的重心都在这一带,所以明朝中期以前的大部分时间没有跳出元朝的影响。只有到晚明的时候,因为社会的动荡导致了学术思潮的变迁,从而也影响到读书人的审美观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产生了像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人这样新的流派。这些人的书法与传统的主流的书法追求是不一样的,他们特别强调个性张扬,个人面目的突出,技法上的强化和夸张,与魏晋倡导的温文尔雅、中庸的这种标准不同。这种晚明的新的、夸张的比较突出极至的追求,随着朝代的更替,基本都不存在了,除了王铎的以外。他们的书风还没产生广泛的影响,就戛然而止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要谈到的清代。清代是满族从关外打到关内,通过军事的征服,逐渐在全国站住脚,稳住了政府。清朝的前期,在社会上知名的书法家,包括在朝廷机构任职的重要文人,基本是从明朝延续下来的。所以我们看清初的书法,特别是康熙和康熙以前的书法作品,基本是明朝的延续。比如清初最有名的书法家王铎,他本身是明朝的,他的风格完全延续下来。他风格产生是由晚明这种文化氛围滋养出来的。到了清朝他当了级别不低、但是无足轻重的职务,他没什么要紧事情,重要的军事的决策的事务他没权利参与。他是投降的官员,在汉族知识分子眼里,他这种行为是为人不齿的。他们这些人都是晚明很高级的官僚,在文化界特别是文学界很有影响的领袖人物,经过这种变节,进入到清朝。他们的社会影响和名声都受到很大影响。这些人本身只好聚在一起喝酒,写书法,写诗,有一个文人的圈子。这些人从客观上把明朝的书风带进来,同时也影响到一些清初的后起书法家。傅山虽然也是从明朝过来,也是延续晚明的书风,但是他身份不同。在明朝他没做官,到清朝他持一个不合作的态度。他的这种行为,包括他后来在山西说他参加反清复明的行为,使他在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声望。他代表遗民的身份,这种遗民在每个朝代交替的时候都有,特别是在中原地区被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之后,汉族的知识分子所表现出的遗民现象特别明显。所以明清之际,这个现象比历史上其他年代都激烈。遗民在当时有很大的群体,眼看着大势已去,所以他们把自己的寄托都寄托在文化上,诗文、书画,这是中国文人最主要的一个寄托感情的现象。

清末民国初年的时候,文化界当时特别推崇当时晚明的遗民,认为这些人是有气节的,又宣传研究他们,所以到今天这些人的名气特别大,比历史上其他时代衔接时期遗民的名气大。基本上书法的风格是延续了,但在这里因为身份的不同,一部分投降的,一部分抵抗不合作的,分成这两大阵营,但书法的来源都是延续的。董其昌的影响是由这些人一直带到清朝的。明朝的另外的一个风格,像黄道周等,是通过王铎、傅山带到清朝,得到延续。

王铎、傅山都是北方豪杰,和正统的儒家文化不是完全一致的。当时这些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傅山,他因为在政治行为上的突出所获得的名气,导致他的书法也得到大家的珍视,甚至会把他的书法和他的人格联系起来,这个基本上是在康熙年间主要的书法流派。还有一些其他的比较隐蔽的层面,比如一些比较低调的、没有太大社会影响的学者,他们开始沉下心研究古代的碑刻,主要受学者影响,从顾炎武这些人开始,就探讨汉族政权、这种儒家文化为什么会被少数民族的政权打败。他们认为政权虽然被取代,但儒家的正统文化是要延续下去的,而且通过这种正统文化的传承是可以保持汉民族的自信心,特别是文化人的自信心,所以他们很致力地去研究早期的、上古的一些文化学术的传统。要研究这些东西,就要找早期的资料,所以除了看书,他们到处旅行,找古代碑刻(古代碑刻主要是为了保存文献的)。清初的这部分学者到处找,找到后,都是文人,除了读碑上的文字,自然而然会对上面的字、书法感兴趣,所以清初有部分人开始写隶书,从学习汉碑的角度去写隶书。隶书从东汉以后,特别是魏晋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楷书逐渐地成熟和逐渐地被广泛使用,对于人们书写的简化、结构的规律有很大影响,是潜移默化地在社会上使用。所以后来人写隶书,不专门学汉碑是掌握不了规律的,而很容易用我们后来楷书的笔法去写隶书。所以我们现在看,魏晋的隶书和汉代的隶书,虽然和东汉衔接,并不完全一样。唐朝的时候隶书热闹过一阵,也带动了一批人,可是后来我们现在叫“唐隶”,不是“汉隶”,与汉代的隶书相去甚远。这种笔画里面,最明显的就是有很多楷书的东西,不是纯粹的隶书。到宋、元、明,写隶书的人就更少了,我们现代看到明末的一些人写的隶书,都是唐朝的隶书,与后来一直到我们今天写的“汉隶”有所差别。从审美上说,不古;从技巧上来说,不纯。不纯不古,从传统的书法品评里面,就很难有比较高的评价。所以从清初开始,有一批书法家在学术带动下,见到很多古代碑刻的拓本,开始学习“汉隶”。这个是在沿袭明朝的书风的同时,一种清朝的新的做法,这种做法在后来发展起来,形成我们常说的碑派,或者碑学这种书法现象。

从顺治入关到康熙,清政府主要精力要放在对全国政权的夺取和稳固上。前期主要是军事的征服,到康熙后期基本政权是稳定的,但面临如何征服人心的问题,要吸引大批汉族统治的人帮助他们完善政权,特别是文官的系统,必须依靠汉族。语言不通,早期清政府,同样官员要设两个人,一满一汉。清政府面临怎样统治这么大地区,同时有很深厚文化传统的这样一群人。清从一入关开始,就很重视对于满族特别是皇室贵族的汉文化教育。记载上说,顺治从小的时候就喜欢写书法,画山水画,学做诗。到康熙的时候更明显,康熙时朝廷里面有名气的书法家、重要的官员,他们的字都学董其昌,这里面有一个原因,康熙很喜欢董其昌。清初大诗人在笔记里说,清朝初期的时候,科举谁得中状元和他的字有很大关系。从乾隆开始,清朝的文化的稳定和发展开始显露出成长。乾隆的时候是清代书法最盛的时候。在清初还是通过明朝的传承来沿袭,到清朝乾嘉的时候,这些人写的字,包括他们论书的主张,都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说的清朝人的字,实际上是清朝人的风格面貌,不同于明朝的,是从乾隆时候开始形成的。后来人们总结出清朝的书法,“翁刘成铁”,翁方刚、刘墉、成亲王、铁保,后来说的清朝书法是以这几个人为代表的,都是乾嘉时候的人。比他们早点的是张照,他是从康熙一直到乾隆过度来的,他死的比刘墉他们早点,但是他对清朝整个书法的影响,不在这几个人之下。到乾隆时候,清朝的书法开始显示出不同于明朝的、清朝人特有的一种面貌。这个与当时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都有关系。到乾隆的时候,国力增强,社会稳定,所从事的大的文化性的工作都推进了书画的发展。这个时候,一方面是原有的、旧有的书法的面目逐渐走向一个高峰;另一方面因为当时学术的发展,修《四库全书》等等这些行为表面看是文化建设,同时又是控制文化、清理文化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要辨别这些书的真伪,要写出提要,这些学者要有考证、研究的功底,才能对书的来龙去脉说得明白,促使学术研究的普遍开展。对古书不同版本校勘,还有其他的材料来证明,最可靠的材料就是顾炎武研究的古代碑刻。这种搜罗来的碑刻除了它的文化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书法价值。文人看碑刻上拓片,更直接的反应是这上面字写的好坏。写的好就要去学,好的拓片互相传,这种事情在当时非常普遍。所以,士大夫们对这种碑刻的兴趣,很快发展到书法界,成为大家都很关注的学习材料。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些专门收集碑刻、专门研究碑刻的,慢慢形成气候,后来就形成了“碑学”。出现“碑学”以后,才把以往的从魏晋特别从东晋、南朝、唐朝一直到清朝前期的书法统称为“帖学”。我们现在讲清代书法,一般人都知道分为两派“碑学”、“帖学”,实际上名称出现的非常晚,到清末、到康有为才开始正式地把学习碑刻的流派称为“碑学”,把学习碑刻以外的称为“帖学”。其实“碑学”本身是很丰富的,它也有它的发展过程,从清末中期以后才开始显露出来,但是明末清初开始有的。“帖学”也有学晋人的、唐人的。学唐人的是学“二王”,还是学颜真卿。后代人还有专门学宋朝人,明朝人还有专门学元朝人。这里面情况很复杂,各个流派还可以划分出很多,所谓的“帖学”、“碑学”只是一个大类。

在学术界,“汉学”的研究方法要有一个基础。第一个基础是要认字,作为一个儒家的学者,要知道汉字的源流是什么,我们现在这个字的本字是什么,当初造这个字的本义是什么,到今天这些文字的意义有很大的延展,也有很大的转变。有些字我们今天说是这个意思,古人说不是这个意思,引申的转化的。也有古代是一个字,它有很多意思,今天这个字的很多意思被我们分成好多字,要知道那些字之间有关系,在古代是一个字。现在这个叫古文字学,以前人叫“小学”,是做学问的基础。长大后开始研究圣人的思想,这个叫“大学”。“小学”也就是文字学,在乾嘉时非常的兴盛,主要研究的是《说文解字》。古代有很多讲文字的书,到今天所剩无几,有的就没有了。最主要讲汉字源流、汉字字意的就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但在清初到清朝中期,在社会上很难见到,由此可见,从明朝晚期到清朝前期,这个书没怎么印。后来有人找到一本宋本的《说文解字》,花钱找人刻了、印刷,在社会上流传,成为一个很新奇的发现。所以,现在到图书馆查关于说文类的研究时,几个比较著名的研究《说文》权威的人都是乾嘉那个时代出来的。这些人研究《说文》,每天和篆字打交道,我们后来的书从宋代开始雕版印刷都是楷书印的,《说文》是特殊的,上面有个篆书的字头,然后下面用楷书解释意思。读《说文》就能认篆字,或者说要认篆字就要读《说文》。所以说这些学者每天研究这些东西,本身还是文人搞书法的,就开始沿袭篆字。从明朝往前,篆书的书法家很少了,每个朝代有一两个人,很少见会写篆书的。汉碑的正文是隶书写的,上面的碑额是篆书写的,是有规矩的。到唐朝的碑额,包括出土的墓志都是有两块,下面的志写楷书,上面是盖都是篆书写的,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习惯。到唐朝、宋朝写的乱八七糟,不合篆法,说明篆书已经衰落。到了乾嘉时候,专门研究说文,研究小篆,这些字体怎么来的,怎么后来变成隶书变成楷书,又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之间有什么的关系。所以使得这些学者本身写篆书,然后又影响搞书法的一批人写篆书。到清朝乾嘉时候,写篆书已经形成一种普遍的现象。加上从清初延续下来的写隶书,学汉碑的隶书,这个过程衍变下来,到了清朝中期,书坛面貌变得非常活跃,已经有了不同于以往书坛气象的新局面。到这时候对碑刻的喜好、收集、研究和学习,开始有人出来对这一现象,做出概括总结性的认识,就是阮元这个人。他是乾嘉时就开始活动,可以算是乾嘉学派里面年轻的人,嘉庆以后,到了道光,基本上乾嘉这一派老的学人都不在了,就剩他一个人了。他在当时的学术文化界威望很高,写了两篇文章:《南北书坛论》、《北碑南帖论》。在他之前,大家都没想到书法分南北两派。阮元出来写了这个文章,大概意思就是,我看了很多出土的碑刻,这个东西绝大部分是汉魏六朝的,以前没看过这些东西,只知道“二王”、颜真卿,看了这些我才知道,当时的书法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些,还有这些碑刻;再和史书记载去对照、查证,这些碑刻都是北方书法家写的,我现在学的都是南朝的,东晋的;北方的书法家都是碑刻,没有留下墨迹,南方的书法家,留下了他们的尺牍墨迹;这些东西经过唐太宗的推崇,经过宋代人刻了《淳化阁帖》,大家都学,反复地翻刻,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了,找不到“二王”那种细微的地方,所以我们现在大家写的东西都差不多,也不是真正的笔法;恢复到笔法,必须学当事人的东西,既然帖学没有,我们到碑里找,这个都是当事人写的。所以他要提倡学习北碑,北朝的碑,同时也是北方的碑;重新编了一套书法的传承系统,北方是哪些大家,南方是哪些人怎么传下来的。《南北书坛论》、《北碑南帖论》重新对书法做了一个解释。他的这一套理论在当时因为他位置很高,影响很大,他的很多学生在书法界很有影响,通过这些学生都接受了他的观点,去传播,在自己的实践里来体会,他的观点很快散发开了。包世臣也是当时很有名的人,他做幕僚,名气很大,他在南京,太平天国时也是笼络当地的人,弄了“三老”,三个德高望重的人,三个人中就有包世臣。包世臣写了一部书《艺舟双楫》,一部分讲诗文怎么写,一部分讲怎么写字。他在讲写字的里面,基本上承袭和发扬阮元的观点。阮元提出的是一个框架,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包世臣落实到具体的,学哪些碑,怎么学,要怎么执笔,笔画怎么写,都很细,他把这些都落实了。从这时到道光以后,写字的书法家都是按照这个路子。

嘉庆以后,从道光开始,清朝的书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学帖一下转型到学碑。学帖主要是学楷书和行草书,学碑很多篆书、隶书、魏碑,楷书主要是写魏碑,最后一直到写行草书也用写碑的那种笔法,模仿那种比较坚毅、比较深刻,线条比较细、比较厚重这种风气,一直到我们今天也还有很多书法家在延续这个传统。这是整个清朝书法的脉络,对于清朝整个书法的发展,该有怎样的认识呢?有几点是我们在学习、观察、欣赏清代书法所需要的。

二、关于清代书法发展的特点和认识

首先,清代的书法在清代的文化传承、从清初文化的恢复到后来的文化建设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清初开始,清朝的帝王都喜欢书法,身边都要有大臣是擅长书法的,而这些人的风格符合皇帝的口味,同时会影响社会的。由于统治者的喜欢和口味的影响,在清代出现了馆阁体极度重要的现象。馆阁体从宋代开始就有,皇帝身边朝廷里翰林院都要写一种比较规范的字,便于交流,便于抄书、诏书。元朝、明朝都有,但没像清朝这么普遍,要求这么严格。在翰林院里的翰林,都要写得规规矩矩,科举考试都要规规矩矩,不能用别体、异体,涂改都不行,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行,要求非常高。整个读书过程,从小孩就要开始练习,这对于书法的普及教育是有促进作用的。除了不好的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楷书的发展,特别是小楷是有促进作用的。清朝的文人,都能写规矩的小楷。从唐朝后,因为雕版盛行,不需要抄了,所以宋朝人不大写楷书,因为没有用处,都写行草,方便快捷容易写出个性。到了清朝有了馆阁体的要求,楷书普遍在社会上又重新引起了重视;到了碑学出来,所提倡的魏碑,也说的是楷书,所以到晚清还能出现像赵之谦等大家,他们的字就像我们现在新魏体,印刷体就是从他们的字变出来的。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这些清朝大的工程的书都是抄出来的,不同的人抄,我们看起来是连贯的,都是得益于馆阁体书法的成就。

第二个就是说,清朝的书法是和学术紧密相连的。我们讲书法自从东晋以后,比较成熟了、自觉了以后,各个时代的书风,都和当时的世风有关,也就是和读书人的风气、审美有关。但是在清朝,书法发展是和学风结合最紧密的,书法不是一种简单的技巧,背后有学术支撑,有文化内涵。所有的书法家都有文化上的涵养。我们看清朝的书法家,他的身份只是纯粹的书法家、只会写字不会干别的很少。这些书法家都是大的官僚,大的文学家、画家、学者,都有这样的其他方面的业绩做为支撑。所以他的书法看起来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技巧,人们能够通过他们的字里行间、风格面目、趣味上的判断,想见这个人的修养,这个人审美上的追求。这不是简单地能学几笔“二王”,不是这么简单、表面的东西。

第三个,清朝的书法发展是多元的,是全面的。比如,清朝在创作很繁荣、实践很繁荣的过程里,清朝的书法理论的研究也很普遍。绝大多数书法家都有自己的理论方面的东西留下来。宋朝的书法家有写题跋、诗文的,再往前很难找到。清朝大的书法家都有自己的书写主张留下来。

再一个,清朝的收藏鉴赏是最普及的。宋代也很普及,除了皇宫里内府收藏之外,像米芾都收一些。但到了清朝,内府拼命地搜罗,民间文人、大臣、艺术家都收藏,甚至出现了几个专门以收藏著名的人。清朝中期以前的大收藏家的这些东西最后都整体地被皇帝拿走了。现在被运到台湾故宫的一批,还有大陆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很多好东西,上面都有乾隆、清宫的印记,也就是当时最好的东西,基本都被集中到宫里面了。这个对保存文物是很大的功绩,客观上也造成了民间在清代后期好东西见不到。所以写字的人,是见不到的,只能学碑刻,后来碑学在晚清得到发展。再一个是篆刻,在秦汉是实用的东西,政府专门有机构来制作,所以很发达。到唐朝官印越来越死板,方方正正的,字形也没什么情趣,篆字还净是错的。到了清朝,随着碑学思潮的泛滥,随着写隶书、篆书这种书法家越来越多,这种技能也越来越普遍,篆刻发展起来,所以我们今天讲篆刻,一定要从明末清初开始讲。几个大书法家,丁敬、赵之谦等都是篆刻家,同时也是书法家。这也是清朝书法不同于以前的开拓,写字的人刻印,刻印的又要写篆字,这种融合对于审美趣味的启发和开拓是很有作用的。最后,关于清代碑学这一现象的评价。清代书法最主要的现象,就是清代中期以后碑学的理论和学习碑刻、碑派书法的实践取代了以往自宋代以后按照《淳化阁帖》这样一类刻帖来学习书法并仅限于行草书的做法。这种现象本身是有理论支撑的,阮元提出的这种理论,加上包世臣,一直到后来康有为,然后中间有何绍基这些人的实践。那怎么评价这些事情?民国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持有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因为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很多话说的不对,所以反对碑学的运动。但是,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阮元根据出土的石刻资料,把隶书重新归结为南一派北一派,从学术角度看,是比较武断的。但是有积极之处,提出了我们要重视魏晋以前的碑刻,包括南北朝的碑刻资料。的确这些资料的绝大部分,书写者没有任何其他的墨迹,只有这种石刻,这个也是我们书法发展过程里的一大宝库。撇开理论不说,碑学的实践成绩卓著,起码改变了从宋朝到明朝这种书法的学习非常的单一、重复的现象。

还有一点,今天书法界的活动这么频繁,我们发现清代书法特别是碑学兴起以后的书法,在风格上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对于我们今天学习书法是很大的营养来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书法作品,大家所学的,一个展览能办到多种多样,风格奇特的,风格稳健的,风格典雅的,风格极端的都有,这样的格局,应该说是从清代后期碑派书法盛行以后所带来的基本的变革。

(刘恒,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著名书法家。本文根据2007113日在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演讲整理而成。)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