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生活的儒学
关于儒学的几个问题
《论语》与儒家人生智慧
漫谈国学
《易经》卦象新解
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漫谈
汉代社会的读书生活
北宋政争与《资治通鉴》
新修《清史•艺文志》的现状及未来
《王国维全集》新编与王氏学术研究
四个交通:浅谈古典诗词的解读
清代书法综述
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解读
刘熙载《艺概•书概》研究
一枝最美丽的古代花朵—中国古琴艺术漫谈
一轮明月——弘一大师思想解读
永恒的傅雷精神
两启轩国学十论
跋明黄君 刻本《水浒牌》
关于《四库提要分纂稿》
方逢时生年考
三星朗朗耀陵阳
文徵明书风分期特点及成因
大连图书馆满铁文书解题
《日下旧闻考》版本辨误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王国维全集》新编与王氏学术研究
作者:胡逢祥

首先感谢大连图书馆张馆长的邀请,我知道,张馆长是研究罗振玉的专家。罗振玉、王国维二位的学问被后人称之为“罗王之学”。今天就自己近年来的工作情况谈点对王国维的看法。

新华网20066月报道:由国学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 院、百度国学联合主办的“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经过120万网民投票,最受网友推崇的10名国学大师从50位候选人中产生。选出“十大国学大师”按得票高低排列分别是:王国维、钱锺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因为是网上的,人员情况参差不齐,不能说是权威,但是由此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王国维在国学大师里排为第一。因为在中国这个环境下面,社会上面最有影响的,说实话不是学者,而是一些和政治有关系的人。整个搞历史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一个传统,哪个人和政治方面有关系或者是当过官的,一般讲起来他的影响比纯学者影响更加广泛。在这10个人里面,其中胡适、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郭沫若这几个人绝不是一般的由“学者”这个词来概括的,他们除了学者的身份之外,也是公众人物,有的还是政治家,那么这些人过去在政坛上有所为,自然影响非常大。还有一个鲁迅是作家,是一个学者,他也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但我们知道鲁迅这个人物,曾经在建国很长时间某种意义上被神化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鲁迅算是一个。所以要说到知名度,王国维在这里面实在不能算是很高的,在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里面他只能算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我刚才讲的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这些人物可能大部分人都会知道,但是王国维这个人物我想可能很多人不一定会知道或关注。但是为什么在投票中排第一,说明他在国学方面的影响力。为什么王国维在国学方面有这么大的影响,到现在为止,一般人在心目当中会对他有一个排队的想法在里面。我个人认为可能简单来讲有两个因素。一是,王国维这个人物,在我们所讲的国学范围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人。我们现在很多被认为是“国学大师”的人,其实他的学术面没这么广。比如说他也许偏重文学,或者偏重哲学,在其他科里面可能就比较差一点。但是王国维学术涉及面非常广泛,早年研究哲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美学,后来是文学史、文学,包括诗词方面,然后转到历史学,历史学里面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考古、古文字、文献、古器物等等。所以我们现在知道,读王国维著作的人的面在学术界是非常广的,绝对不是我们搞历史的或光是中文的,他基本上涵盖了“文史哲”各个方面,这是他影响大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王国维研究学问的深度,也是超乎寻常的。我们知道梁启超这样一个人物,应该说他是晚清至民国初年期间的一个大家,这是一个事实,影响力非常大,特别在思想这个方面。但是据我了解,梁启超在活着的时候,就有人对他的学问有所非议,认为他好多东西是比较浅的,他对自己也有一个评价,说自己的学识是布广而荒,面很广,但是未必深入。但他在面上非常广,比王国维要好点,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方面,这个是不一样的。在晚清和民国初年的时候,中西之争是很厉害的。一般西学比较强的,对传统的学问,对一些老派的学者是不以为然的。而一些老派学者对新的所谓带有西化的学者,也不以为然。但是王国维是一个例外,可以说他当时是被新旧各派大家所推崇的,老派包括沈曾植对他评价很高,新派学者包括胡适一些人物都对他评价很高。所以说他在学术界是被新旧学派大家所公认的一个大师,这些可能也是导致他影响比较大的原因。由此来看,我们现在对《王国维全集》的编辑有些什么样的意义,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下。

今天切入正题有关的,想讲两个问题。

一、《王国维全集》新编的学术使命

海宁有王国维的故居,他的家在海宁观潮景区的旁边,旁边都是菜地,现在他的故居成为纪念馆了。在1982年的时候,为了做《王国维全集》,当时希望找点资料,与当地政府谈到要开一个王国维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和海宁地方联合召开的。

(一)《王国维全集》新编及其学术使命

关于《王国维全集》为什么要新编,在这个之前,台湾已经出了一个王国维的全集,叫《王国维先生全集》,我们为什么还要重新出?这是因为我们一个全局的概念。追溯一下,简单讲王国维生前的主要著作,由他自己制定的一个是《静庵文集》,词方面有《人间词》,还有《观堂集》是最主要的。他最有名的是两部遗书,一部是罗振玉主编的《王国维遗书》,一共是4122卷。其中包括王国维的著作43部,这个集子在1929年陆续出版;然后在1940年的时候,赵万里先生又主编了一部,叫《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一共是104卷,收的著作也是43部。但这43部和罗先生主编的篇幅上有些变化。这两部遗书,已经初步具备了王国维学术的一个比较庞大的规模,比如他的面涉及很广,这两部书总的字数大概都在二百万字左右。这两个涵盖的面比较广,向来我们研究王国维的学术都是通过这两部遗书的。这个情况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台湾方面先后出了两部,称做全集的。一部是在1968年由台北的文华书局出版的16册的《王观堂先生全集》,这个全集实际上来讲,比遗书基本上没增加什么东西,内容就是把原来赵万里编的遗书里面没有的,而罗振玉先生编的里面有的《唐五代二十国史》放到里面,另外增加了一个《古史新证》。而《古史新证》在王国维去世后不久,在《国学月刊》1927年发表过的。严格来讲,台北文华书局出版的《王观堂先生全集》其实就是换了个名字,没有多少增加。到1976年以后,台北的大松书局又出了一个本子,叫《王国维先生全集》这个全集比《王观堂先生全集》在数量上有不少增加,主要增加了一个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是原来在《学术画报》连载的。又增加了一部《传书堂藏善本书志》,这本书在这个全集里面占的比例很大。《王国维先生全集》分正编和续编各12册,共24册,再加一个附录,一共25册。这个24册里面1/4也就是6册,就是这个藏书史,量是很大的。另外还增加了王国维在哈同花园整理的《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全部的字数在三百多万字,很多王国维的著作还是没收进去。

根据这样的情况,在“文革”结束以后,也就是1978年的时候,华东师范大学在吴泽教授的主持下,开始重新编辑一部更加完整的王国维先生全集。这个工作大概在80年代的前半期,基本材料已经收集好,当时材料来源主要是北京图书馆。王国维去世后,材料都给北京图书馆了,当时赵万里先生还活着,他非常支持,同意把北京图书馆馆藏的王国维的所有稿件和书信,全部复制一份给我们。在这个基础上,198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王国维全集》的《书信卷》,首先要感谢寓居在大连的罗继祖先生,好多珍贵的书信资料都是罗先生提供的。当时全部都是新发现的资料,最初承担《王国维全集》出版的是中华书局,这部书在当时影响比较大,好多最近几年出的王国维传和年谱,都是主要的增加材料来源。台湾学者写过很重要的《王国维年谱》,我们这个出来后,他还要重写。这个工作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由于经济状况不好,工作停顿下来。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从事《王国维全集》编辑工作的人员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到1997年,经过和浙江教育出版社联系,在经济上给我们支持,同意把《王国维全集》出版工作接收下来,《王国维全集》出版工作由中华书局移到了浙江教育出版社。从那时候到现在又过了10年,到了2007年这个工作才算全部完成,2009年国庆60周年作为献礼书出版。新编的《王国维全集》有什么特色?从数据上讲,新编的《王国维全集》一共是19卷,每卷的字数比较多,总字数830万字,比台湾最多的本子增加了500万字,增加的字数中王国维的翻译字数为165万字,这个除掉增加了300多万字。另外,王国维的著作中著作类56种,译作21种,从著作类来讲多14种,翻译的多19种,另外还有单篇的文字有40多篇,还有80多篇的短跋,比过去增加的数量是比较多的。

(二)新编《王国维全集》的特点

1. 文献搜罗力求其广,鉴别抉择力求其精

《王国维全集》的编纂过程,首先是一个对现存王氏遗著的全面搜索和清理过程。本着“求全存真”的目标,编纂人员曾对全国各相关图书馆和学术单位以及私人收藏的王氏遗作或书信手稿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查访。我们也有标准,比如旧编虽收但无实际内容者不收、误传为王氏著作者不收。

如王国维1917827日致罗振玉函有“近为翰怡(刘承幹)编《历代词人征略》,仅可自了耳”等语,但实际上,这是对王氏信札的误读。案王氏原函文为:“羹笙(况周颐)在沪癫不理于人口,然其人尚有志节,议论亦平,其追述浭阳(端方)知遇,几至涕零,文采也远在缪种(缪荃孙)诸人之上,近为翰怡编《历代词人征略》,仅可自了耳。”很显然,这里指的是况周颐,而非王本人。

原来认为不是王国维的东西,我们在北京图书馆里王国维手稿有证明是他写的话,我们把这个也收进去了,在书里有说明。

编全集的时候,有些人的观点是尽量要收得全。有的东西,王国维生前曾经发表过,他自己认为不对,不用了。我们认为:第一,王国维已经觉得讲错了,没收进去。第二,王国维有些东西,有些发表的东西,他都做了修改,放弃掉了一部分东西。我们后来考虑,收进去有好多重复,另外和他的原意有违背,这些王国维在生前经过修改后,已经不为他自己采用的,我们就不收了。但为了弥补一个缺憾,王国维曾经发表过这些东西,让大家了解,在全集后做了一个著作年表,把王国维发表过我们没收的及为什么没收都发在上面,将来如有研究的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线索。现在全集19卷 先按年代排著作,然后才是零碎的篇幅,然后是书信等等,最后是译作。

2. 首次完成了对王国维论著的系统点校

新编全集的校点始终坚持了二条:

一是凡王著作中引文,都须查明其确切出处并找到原书对勘。

二是凡能找到王著手稿或原始清抄本者,皆须以之与底本对校。

新编《王国维全集》收录的王著较旧全集要多出数十种,其中除译作外,值得注意的至少有以下一些:

1)王国维书信和日记。

中华书局1984年版一共收书札500多封,总字数在36万字,现在又增加到了730多封,一共是60万字,增加了2/5。书出来以后,学术界有议论,有的书信年代错了,有的注释错了,做了重新的调定。原来完全按照年代排,现在先按人头,再排时间。

2)《东山杂记》《二牗轩随录》和《阅古漫录》。

和王国维的书信日记连起来看,会看到王国维在民国初年的学术路线、思想方面。这段时间是王国维思想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

3)《乾隆浙江通志补》《两汉魏晋乡亭考》(未完稿)《元秘史地名索引》和《词录》。

王国维还有一些到现在为止还没发表的论著,《乾隆浙江通志补》收藏在北京图书馆里,现在收进去。《两汉魏晋乡亭考》本身还没写完,还是一个资料的编辑,是未完稿。还有《元秘史地名索引》。关于《词录》,王国维有个《曲录》,在《遗书》里收的,《词录》长期没有发表,“文革”当中,罗家也给抄了,放到上海图书馆里保存。我们1997年重新启动后,找到罗家后人,把这个稿子也收进去。

4)王氏古籍短跋批语集锦。

5)即使是《传书堂藏善本书志》《新编录鬼簿校注》《优语录》三种曾收入旧全集的著作,收入新编全集时,也皆面貌一新。

二、新编全集对王氏学术研究的意义

一是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王氏思想创造了条件。王国维早年的时候,非常倾向于西学来救中国。晚年发生很大的变化,思想基本倾向于文化保守,对传统文化抱有相当的希望。二是有助于对王国维学术几次转向的内在理路作出合理的解释。三是为更全面了解王氏著述的写作过程和确切年代提供了依据。这次做了一个很完整的王国维著作年表。比如说,王氏192489日致刘承?函:“子勤(杨钟义)生辰系本月十一(指阴历七月十一),去岁逢九,旗俗以九为重,曾蒙赐寿内廷,同人亦以诗屏祝之,今年则别无举动,谨以奉闻。”过去定的年代是1923年,应该60寿辰在1924年。发现这封信,如果没有书信就很难说明这个事情。四是有利于澄清王氏文献研究的某些疑惑。《观堂别集》卷二有《父丁爵跋》,经对照知其即《观堂遗墨》卷上《飞燕爵跋》中的内容。王氏此跋作于1923212日、13日和324日,《父丁爵跋》乃其2月所作部分,后王氏自觉前跋之误,遂于3月复跋以正之。而《观堂别集》所收正是其错误部分。

还有《东山杂记》校点本未出版前,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的《王国维评传》中引用了北京图书馆藏王国维剪报本《东山杂记》和《二轩随录》的文字,在总共15段引文中,错字竟达23处,另有一处遗漏17字,有的还与原文意思完全相反。

受时间限制,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胡逢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本文根据20081011日在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演讲整理而成。)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