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追寻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非洲看历史文化
中国移民的过去与未来
用破一生心——从人性角度解读曾国藩
流人与吴兆骞──以《张居正大传》为例
佛教与中国文学
中国传统诗的创作与欣赏
《杨家将》故事的演变
从《围城》到《破围》——谈钱锺书的古今中外文化修养
解读二十世纪文化的科学底蕴
中国科学的传统与未来
天文与传统文化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书法的创作思潮
书法在新加坡
吟边紊语
罗振玉在近代书法史上的地位
经学的扬弃: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
陶希圣及其中国史观
陈寅恪致桥川时雄书笺证稿
清朝关于海防建设的两次讨论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新考
《混唐后传》成书晚于《隋唐演义》论
明钞本《书画萃苑》略考
《清真释疑》版本考
《优语录》与《优语集》之比勘
敦煌本《肇论》校录
《文徵明集》校补
十载春风忆鲠翁
哲人千古传圭璋——忆于师植元先生
悼于师植元先生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中国移民的过去与未来
作者:葛剑雄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前些年,我和我的同仁们做了一个科研项目,成果就是写了六卷《中国移民史》和一本《简明中国移民史》,还有一些有关移民的小册子。为什么我们对移民那么感兴趣呢?因为通过研究,我有一个看法:就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的历史,比如我们大连这个城市的历史也是移民的历史。
    以前我们一讲到移民就马上想到是从国内移到国外,因为国际上对移民的概念经常定位在国家之间,但是有一次我和欧洲的学者讨论,说你们欧洲国家之间的移民还定了一个叫“较长距离间的移民”,那么我们中国的领土跟欧洲差不多大,我们从这个省迁到那个省,从中国的东部迁到西部,往往比你们国家之间的迁移距离还要长。他们也觉得我们的确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内部的移民重视不够。国内有些人知道我们在研究移民,就问你们是不是研究华侨,他们一般也把这个概念集中在对海外的迁移。所以今天首先要跟各位介绍我们讲的移民史是什么概念。
    在座各位如果年纪比较轻的话,可以问一下长辈你们的祖上在什么地方,我想绝大多数都不是大连的土著,都是从其它地方迁过来的。那么今天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很多外来人口,是不是外来人口都称为移民呢?不是的。今天我们讲的移民,着眼点是定居的。比如有的人到大连来念书,念完又走了,这不能算移民;但如果他毕业留下来工作、成家了,这就成移民了。说到“定居”两个字,界定也很难。什么叫“定居”?以前有户口,可以说把户口迁来叫“定居”,但说不定明年又迁走了。所以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只能相对来说在一个地方以定居为目的,并且住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这就是移民了。但光是这样还不够。一般来讲,我们所说的移民要有一定的迁移距离,当然这个距离是相对的。
    移民跟流动人口最根本的不同点就是有一种归属感。比如我今天到大连来做报告,或者来玩,一般不会对你们这个城市有一种归属感。我不是你们的一部分,尽管我很有感情。但是如果我以定居为目的,那就不得不有一种归属感。比如说当地的方言我得听得懂,不然怎么生活?当地的饮食、风俗我要习惯,即使不习惯至少也要容忍。如果我有能耐,就要改变它。历史上这种例子有很多,像有些人到地方上做地方官,就会把他认为先进的文化、他认为好的风俗带去改造当地的。一般情况只有移民愿意做这个事,流动人口不会做这种事。现在慢慢地从领导到社会都已经接受这个概念了。比如这几年我们讲上海的改革开放,讲上海未来的发展,说要争取高素质的移民,不但是吸引高素质人才来,而且要使他能够在这里定居。只有他定居了,才能跟你这个城市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而不是挣了钱就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移民不是一般的随便流动的人口。我们讲的移民,无论是历史上的、现在的或者是未来的,都是以定居为目的,或者在一定地方居住了比较长的时间。这个概念很重要,下面我讲的内容与此关系特别密切。    
    研究历史上的移民,我们主要选择一些数量比较多、意义比较大,或迁移路线长这样有代表性的。我今天把历史上的移民归纳成几种类型来讲,然后看看移民在未来会怎么去做,这样的类型未来是否还会有,会起什么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已经出现了很多。人为什么要迁移?说到底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人往高处走。但这个走有主动的,有被动的。我把历史上的移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存型移民,一类是发展型移民。
    所谓“生存型”移民,他想往高处走,但这个高是相对的。活不下去了,要继续活,从活不下去到继续活,也是往高处走,但这个高是很浅的层次。历史上那些逃荒的、战争中的难民、躲避官府迫害的逃犯;因为当地生态恶化活不下去的;地方上的贪官污吏特别多;或者有些地方人口越来越多,田地不够了;种种原因,没有办法生存只有走,都属此类。这种移民在历史上数量最多、最普遍。另一类移民叫发展型移民。发展型也是往高处走,但是层次就比较高了,是指那些为了追求物质上、精神上的更大发展而迁移的人口。比如有的人从农村到城市,并不是农村已经活不下去了,而是城市发展机会多,可从政,当官,经商。还有些人在小地方成不了气候,到大地方发展余地更大。前年我到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当地人讲湘西山水好,所以出了个沈从文。是的,但沈从文留在湘西,成不了“沈从文”,沈从文的成功是到了北京、上海,到了外面的大世界。当然,我们应该承认湘西是他的根基。这种发展型的移民尽管数量比较少,但起的作用很大,因为他们的目的比较明确,追求的理想也很明确,不像生存型移民能随遇而安,只要生活比原来好一点,能够活下去,就可以了。但这两者在历史上很难区分,从总体上讲,对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我们的历史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我简单谈谈:
一、移民使中国形成了今天的领土、今天的家园

    我们知道,汉族的祖先是华夏诸族,它活动的地方主要在黄河中下游。早期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聚落,发展有高低先后之分,有的聚落大一点,有的小一些,但都称国,国多得不得了。如传说大禹的时候有万国,当然不一定有一万国,只是形容很多很多,但的的确确现在有名字可查的春秋时候还有两三千个。这么多的国,就要有所区分。在中央的国、大的国、中原那些国就称为“中国”,就是很多国的中间部分,最重要的部分。那时的商朝就在这一部分,以后是周朝。因为地区上的概念,我们也称为“中原”。“中国”、“中原”开始不过是一个地域概念,或者一个文化先进的概念,一个以华夏诸族为中心的这样一个民族的概念,不是今天我们一个国家的概念。一直到秦始皇统一。我们现在觉得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话不大妥当,比较妥当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因为看看秦朝地图,它连今天中国的一半还不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地方大概也就是秦朝的长城以内,甘肃省岷县往东到海,包括东北的辽东辽河流域和朝鲜的西北部分,南面到四川西部、云南、贵州一些地方,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范围。就在这个范围内,它也不都统一。所以在当时人的眼光里,中国不包括今天南方的很多地方。汉朝以后,中原王朝统治的地方逐渐扩大,一直扩大到清朝时,中国今天的领土都已经包括在内,还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沙俄占领。
    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不否认首先要靠武力。原来秦朝没有河西走廊,汉武帝时出兵打匈奴,匈奴一部分投降了,从此以后中原与河西走廊连结起来,一直到今天敦煌外面的玉门关,这是事实。但是仅仅靠武力是不够的。仍以汉武帝为例:汉武帝最远打到今天蒙古的乌兰巴托,甚至更北的一些地方,但是每次取得胜利后,匈奴首领单于带人就跑,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汉朝军队于是往往就在那里竖个纪念碑,然后举行个仪式就回来了,从来没有去占领过。我们看一看《盐铁论》中记载的一次辩论:一部分人反对汉武帝攻打匈奴,认为我们中原有土地,放着好端端的地不去种,而去占领那些又冷又干旱的地方干什么。我在史书里没有找到什么反对,他们觉得很好。甚至浙江南部、福建这些地方,因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要叛乱,汉武帝下令把他们征服以后把当地人全部迁到长江跟淮河中间,这个地方就放弃了。
    今天我们试想如果当时汉朝军队驻在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都已经跑了,那么第一,它统治谁?管沙漠吗?管草原吗?第二,这些人自己如何维持生存?如从内地把粮食、日用品运过去,在古代是非常困难的,这个代价今天我们是体会不到的。宋朝的科学家沈括曾经做过很精确的统计,他说一个人背六十斤粮能走三十天,如果背八十斤走三十天只能剩下二十斤,不够回程。从当时的中原地区要走到河西走廊、走到蒙古高原恐怕不是三十天的问题,运粮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各位都知道清朝时左宗棠背了一口棺材从河西走廊去收复新疆,慷慨激昂,但是当时有很多人对他的行为不理解,很多人是反对的,说新疆又不是我们汉人居住,花那么大精力去要它干什么?其中一个很突出理由就是,要带一支十万大军去,怎么解决粮食问题?后来左宗棠花了很大精力解决了,才敢率兵出关。所以在古代,不是说出兵占领一个地方,当时的领土就随之扩大了。
    那么真正要使领土扩大并且稳定靠什么呢?靠移民。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移民,使岭南、河西走廊、内蒙古、西南、东三省逐步得到了开发。所以从历史上看,一个地方被占领,如果不伴随着有效的移民,那是绝对不能巩固的。
    再说近代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我们丧失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可以说这是清朝的腐败,是沙俄的侵略。那么为什么其它地方如东南沿海没有失掉呢?我们东北在康熙时就跟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应该说是比较公正的,双方划分了领土的界限。但是签了条约以后,康熙就集中精力巩固国内政权,以后乾隆除继续巩固政权外,还平定了天山南北,经营新疆,但东北继续被列为禁区。东北当时等于是军事管制的,只有辽宁部分地方有些正常的行政机构,北面都没有,除驻扎少量的军队以外还有些犯人流放到那里。但是沙皇俄国从《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基本就没有停止过扩张,不断地把军人、罪犯、流放的人送到西伯利亚,然后又沿黑龙江而下。所以当俄国那些殖民者和所谓的探险家沿黑龙江而下的时候如入无人之境。到后来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时候,实际上俄罗斯的军人跟平民已经定居黑龙江以北的大多数地方;相反中国只留下了江东六十四屯,以后连这个地方也守不住,都被俄国人赶过来了。后来斯大林又大规模移民,把中央很多省都迁过来。苏联解体的时候曾经有同学问我,现在苏联解体了,我们是否可以乘机把这些地方收回来?我说你到那里去看看,那里都是什么人啊?早都是俄罗斯人了。对他们来讲,尽管有人知道这块土地历史上不属于他们,但他们说他们世世代代已经在这里开垦。假如那里全是中国人后代,情况可能就两样了。所以近代领土的丧失也好,古代有些地方曾一度成为中央王朝领土,而后来又改为其它国家和民族也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过有效的移民来巩固它。
    到了近代,之所以有些领土还能保住,也在于我们及时地移民了。因为日本人占领库页岛南部,俄国占领库页岛北部,当时作为主人的清朝政府根本不知道。以前它只要求当地的土人每隔几年到三姓衙门(今天黑龙江依兰)上贡,后来不来了,才知道早就被别人占领了。所以一八六〇年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东北再这么下去,就要被人瓜分了,于是宣布开发东北,从山东、河北、内地大批移民。至清末东北已经建立了三个省,移民接近两千万。所以后来即使日本人想占领东北,也不得不扶持个傀儡,而不敢直接占领,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三千万东北人,主要是在一八六〇年以后关内的移民。移民通过跟故乡的联系,牢牢地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任何外来势力所不能改变的。
    不但中国这样,世界上凡是有民族纠纷,说到底都跟当地人的民族构成有直接关系。比如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为什么要独立?因为科索沃地区主要居住着阿尔巴尼亚人,而不是塞尔维亚人。
    所以回顾中国的历史,如果没有历史上这些移民,那么我们今天绝对不可能出现一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而近代中国能够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妄图占领中国、瓜分中国的野心面前继续存在下去,能够保持边界,也要归功于当时那些移民。东北是这个例子,台湾也是这个例子。在日本侵略台湾野心暴露之时,时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大规模从大陆移民。尽管后来台湾被日本占领了那么多年,但是台湾主要的人口都是大陆移民的后代。现在台湾搞分裂的一些人也都是当年大陆人的后代,李登辉、吕秀莲等都是福建移民的后代。他们所谓“台湾文化”、“台湾语”实际上就是闽南文化、闽南语,再加上一九四九年前后移过去的近两百万大陆移民。所以台湾基本的人口,除少数原著民高山族以外,其他都是移民,这样就使台湾跟大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今后尽管已经全球化,我认为只要国家存在,任何一个国家要行使它的主权,都离不开它的国民。所以我国对边疆有些地方还是要合理移民,这样才能有效地在我们的国土上行使主权。在这一点上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当然我们在赞扬移民的同时,也认识到过去许多移民都是被强制迁过去的,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后主要采取各种政策,再也不需要通过政治、军事等压力,使移民在边疆得到更好的发展,促使边疆繁荣,巩固我国领土完整。

二、没有移民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

    今天的中华民族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本身就基本上在中国的范围里,比如汉族、藏族等大多数民族。第二类是近代才从境外迁过来,如东北的朝鲜族,他们是清末从鸭绿江南部、图们江南部迁移过来的,在中国边疆开垦,以后逐步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像今天延边一带的朝鲜族就是这样。新疆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是近一二百年从境外迁过来的,人数不多。第三类也是从境外移来,然后再组成现在的民族,最典型例子就是回族。回族在元朝被称为“回回”,最早是指蒙古人西征打到了中亚、西亚、东欧甚至北非这些地方,蒙古军队调防时,有的就把一些当地的工匠、士兵、奴隶等各种人带回来。随着蒙古军队频繁地来往,一些商人、游客也跟着来了。这些人不是来自一个国家,也不是来自一个民族,他们讲的话不同,相貌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完全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都信仰伊斯兰教,在这个基础上,其他人如汉人、蒙古人称他们为“回回”,慢慢就形成了今天的回族。所以今天的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他在哪里就讲哪里的语言,也没有自己的文字,就采用汉字(进行宗教活动时用阿拉伯文字)。西方有些人称他们为“中国穆斯林”,这其实是不妥当的,因为他不是纯粹的穆斯林,现在已经形成一个民族了。
    后两类当然是移民的产物,问题是第一种人——汉族或原来一直在中国的其他少数民族与移民有没有关系呢?我说关系也是很密切的。汉族本身就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因为汉族的祖先是华夏诸族,一开始生活在当时中国地理环境最优越的地方——黄河中下游,形成了发达的农业,在工业化以前,农业比畜牧和游牧稳定,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华夏文化,使汉族在人口数量上、文化水准上、经济实力上比周围人口占有优势;另外汉族有个比较好的传统,孔子划分其它民族落后、先进的标准,划分跟汉族的关系,往往不是简单地根据血统,而是根据其文化,他认为蛮夷只要接受了华夏文化也可以成为华夏的一部分。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个观点当然不对,蛮夷有的地方比华夏先进,但以当时的眼光看是对的。世界上好多民族往往认为其他民族只有被消亡,根本没有资格接受自己的文化。比如希特勒就认为犹太人该毁灭。实际上犹太人很多是一流的学者,包括爱因斯坦等,而且有些犹太人已经好几代住在德国、效忠德国。但希特勒认为不行,必须清除出去,只有雅利安人是高尚的,其他民族都不如他。中国从古代就有这个概念——只要其他民族能够接受华夏文化,那么他们也可以成为华夏的一部分。有了这一理念,再加上自己本身比较先进,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北方不断接纳其他民族。因为中国北方经常有战乱,而且北方是政治中心,一有战乱,当地人外逃,空下来一些地方,境外一些游牧民族就迁到北方。开始迁进来的时候往往有激烈的冲突,但慢慢安定下来以后外来少数民族感到自己的文化不如汉人,他们就要改变,甚至军事上征服了北方的汉人,但文化上最后又成为被征服者。如满族,原来是东北的少数民族,后来除保留“萨满教”的信仰,保留其姓氏以外,其它跟汉族已经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他们还编出故事,说他们也是炎黄子孙,也是黄帝的后代。还有几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唐朝比较开放,与唐朝皇帝长期生活在北方、唐朝皇帝也是汉人与胡人结合的产物、隋唐一些皇后都是胡人有关。唐朝对凡是对他们有贡献的少数民族首领,一律赐姓“李”;著名诗人白居易就不是汉人,而是胡人的后代;还有姓“袁”的就是拓拔人改姓的。历史上的匈奴、鲜卑包括羌人、狄人、契丹、突厥等,凡是迁移到中原的民族,后来都没有了,实际上他们都成为汉人的一部分了。北方就是这样把少数民族融合进来的,就是移民融合进来的。
    南方是另一种模式,主要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不断南迁,南迁的人不是地方官就是比较富的人,用今天话讲就是主流,往往居住在城里,居住在交通线上,带来比较先进的文化、技术,影响到周围的所谓蛮夷。期间当然会有斗争,有冲突,但他们慢慢也学会种田,学习北方的文化。到一定阶段,当地少数民族想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就编一个故事,说自己的老祖宗也是从北方迁来的,以抬高自己的身份。当然要清楚,这是民族不平等的产物,但这种情况,比把少数民族斩尽杀绝要先进。这一过程中,南方少数民族主要靠修改家谱、重新编家谱的方式把自己变成北方移民的后代。现在有南方人称自己是中原大人物的后代,其实是编的。比如海南岛很多姓李的都说是唐朝丞相李德裕的后代,其实从史料查找一下,知道李德裕没有留下后代;广西姓杨的都说自己是杨家将的后代。百姓这样,一些著名的知识分子、学者在民族压迫之下,也要这样。如清朝曾国藩的幕僚,贵州独山的莫氏莫与俦、莫友芝父子俩都是大学者,称自己是江宁莫氏——南京人迁到贵州的。解放后经过调查知道他们是南方的布依族,根本不是南京过去的,但清朝时如果他们承认自己是布依族人,曾国藩很可能就看不起他,不会让他做秘书的;已故的云南大学方国瑜教授是纳西族人,现在丽江黑龙公园里有他的墓,纳西人以他为光荣,称他为“纳西之子”。但解放前有人问他是哪里人,他便说是安徽桐城方氏——桐城学派的方氏很了不起,都有大学问。他如果当时承认自己是纳西族,是“蛮子”,肯定有人瞧不起他。这种历史持续了两三千年,把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变成了汉族,就是因为汉族移民到了南方才发生了这个变化。所以汉族本身也是移民的产物,在北方吸纳其他民族,在南方把其他民族变成汉族,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这么一个民族。
    其他民族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藏族的形成也得益于移民。藏族的祖先我们把他叫做唐旄羌,公元六七世纪称为“吐蕃”。“吐蕃”不是一个民族,以后松赞干布把它统一起来。吐蕃统一后向外扩张,特别在唐朝安史之乱后,一直扩张到今甘肃省中部,一度到了陕西,甚至到过长安。向北扩张到河西走廊蒙古边境,然后是整个新疆、还有中亚一部分、云南西部、四川西部很大一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吐蕃人大量迁到这些地方,所以现在四川西部有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青海都有藏族自治区、自治州,这是历史上吐蕃人扩张的时候从青藏高原迁过去的。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也把一些汉人和其他民族如唐朝南诏的、中亚的许多人强制迁到藏族地区。当时吐蕃与唐经常打仗,俘虏了一些唐朝的百姓、军人,送到青藏高原,也成为吐蕃人的一部分了。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派一使者刘元鼎出使到拉萨,在路看到一支乐队来迎接他,奏的乐曲是“秦王破城乐”,即唐朝流行的音乐,仔细一看演奏的人全部是唐朝的俘虏,到了拉萨后发现许多接待的人也都是唐朝人。这些唐朝人其实融合到藏族中间去了。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找出很多。
    我们国家许多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也正因为这样,中国的各民族之间才建立了相互的联系。这是历代移民的结果。所以没有历史上的移民,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那么未来会怎么样?我想未来的移民对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也会起非常大的作用。
    当然对民族的发展现在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保持民族特色是最主要的,另一观点认为一个民族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很坦率地讲,我赞成后一观点。我认为如果一个民族自己坚持不愿意改变,外界可以不去改变它;但如果大家都有改变的愿望,有什么不可以呢?其实严格地说,到目前为止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改变过,在今后的发展中,改变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怎么改,是靠行政命令、外加压力还是让它自愿改,当然是自愿地改。方法就是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民族会自觉学习地其他民族的长处,自觉改变本民族的一些缺点、弱点,自觉追求本民族精神上、物质上的发展。有些问题,在封闭的环境下很敏感,而在开放的环境下,是很自然很容易做到的。比如民族之间的通婚,在人口正常的流动下,是很自然的。现在上海已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就是因为上海的知青到延边、云南等地,与当地人通婚,然后又回来了。所以我想我们今后的民族团结、民族的共同发展,还是离不开这样一种积极的移民。

三、移民与中国文化

    “文化”比较难说,因为“文化”的概念很多。目前我们讲得比较简单一点,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就是这么一个概念。我认为文化最根本的一个特点是离不开人,有了人才有文化。比如大连服装做得好,就有服装文化,还有其它如茶文化、酒文化等等。现在讲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忘记了人。衣服一定要穿在人身上才跟文化有了联系,不同的人穿上不同的衣服,文化也就不同。现在有人讲“茶文化”,只讲茶如何好,我说这是不对的,茶再好本身只是物,不同的人喝茶,各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喝茶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创作出来的诗歌、产生的书画,或者因为茶而发生的人类活动,才跟文化有关。所以人是文化最活跃、最忠实的载体,文化要由人来负担,而移民特别是发展型的移民就是传播文化的最有效的载体。
    今天我们认为民族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外来的。比如我们今天的所谓“民族乐器”中的绝大部分都来自西域,来自今天的新疆、中亚,原来的汉人没有这些东西,有的是钟、磬等简单的,很多弹拔乐器、弦乐都没有。“二胡”、“胡琴”就是“胡人的琴”,由移民带来,汉人接受了,便堂而皇之把它们称为“民族乐器”,成为民族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中国也有很多东西通过移民影响到周围,比如中国古代的制度影响到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尽管徐福的传说现在还没有全部得到证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日本最早的一些制度以及日本的稻作、冶炼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只不过现在日本对传播的线路有不同的见解,原来认为是通过朝鲜半岛经过对马海峡传过去的,先到日本九州,然后到各地,但是后来日本有学者认为是长江流域直接传过去的,所以日本学者近年来到长江流域考察稻作文明如何发展。其实不论是什么传播路线,都是移民传过去的。
    所以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文化区”、“文化”的来历,你首先得了解当地的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特别明显地反映在方言上。方言的传播一般是这个人到什么地方,就把方言带到那里,而且传播过程中虽然会产生一些变化,但是一般情况下只要移民人数、社会地位处于优势,他就会把自己的方言强加在一个地方。比如西南官话,从今天的湖北往西到四川、云南、贵州大的区域都差不多。就是因为历史上有不只一次的“湖广填四川”,大量的湖北人、少数的湖南人,还有其他人迁到了四川。最近的一次是明朝与清朝交替的时期,四川由于天灾人祸,本地人大量死亡,省会成都白天街上有老虎,一个县迁过去几百人,不到一个月有一半被老虎吃掉,于是大批人“湖广填四川”。许多近代史上著名人物如邓小平的祖先,是明朝迁过去的,朱德在《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提到他的家也是从湖广迁过去的,还有陈毅等全是从湖广迁过去的。我们去年到三峡拍移民的片子,问他们哪里来的,不是湖南就是湖北。这些人一部分迁到四川,一部分迁到陕西的汉中地区,迁到贵州、云南。所以这一带讲的话称“西南官话”,基本口音都一样的。
    移民有时还形成奇特的现象叫做“方言岛”,就是周围都讲一种方言,但中间某一地方讲另外一种方言,这完全是移民的产物。最典型的例子是杭州。北宋靖康年间大批移民南迁到江淮之间,后来宋高宗赵构将杭州作为临时首都,叫“行在所”,南宋一直在这里,杭州便成为南方的政治中心,原来北方开封的官员、富商及其家人,包括和尚、道士,有点身价的全部迁到杭州,所以杭州城里成了开封话、河南话的天下。杭州本地人因为要伺候这些新来的贵人,要做官,也改学他们的话。杭州城成为整个吴越地区讲开封话、北方话的地区,持续到宋灭亡以后一百多年时间。后来明朝发现杭州方言跟周围不一样,郎瑛在他的《七修类稿》里记载了这件事。直到今天杭州的方言与周围地区还是不同,杭州人的方言是“儿话的”,有些话还是北方话。这就是“方言岛”。
    多种方言杂凑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土著很强大,移民少,那移民就被主人所同化;反之如果来了一支很强大的移民,就会同化当地人;如果来了几支移民跟土著势均力敌,而且移民来源很广,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上海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上海自一八四三年开埠后一百多年间,外来移民占近百分之八十,本地人比较少。而外来移民中江苏、浙江移民大概又占百分之七十,这里面宁波人、广东人、山东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帮。今天的上海话既不是原来本地的上海话,也不是哪一支移民的。比如上海人称“我”为“阿拉”,“阿拉”是宁波话,成为上海话的一部分;有些话吸收其它地区方言。再比如东北北面靠近黑龙江的地方,除汉族、少数民族以外,还有一部分俄国的移民,当地方言就吸收了一些俄语在里面,这就是文化的融合。
    不但方言这样,其它方面也是如此。历史上很多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或周边的文化就通过这些迁移互相影响。一般来说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优胜劣汰。
    很多看来很奇怪的现象,也是跟移民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很多地方信仰关公,都有关帝庙。其实关公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尽管《三国演义》里把他写得栩栩如生。这里有个特殊情况:清朝对关羽的崇拜越来越大,是因为清朝几个皇帝都喜欢看《三国演义》,行军打仗时不看兵书,只看《三国演义》。皇帝如此崇拜,整个清朝就不断加封关羽,形成了满族人驻到哪关帝庙就建到那儿。所以在新疆天山深处曾有关帝庙,是因为满洲人驻军在那里。由于满蒙联姻,在今乌兰巴托、蒙古高原上也出现了关帝庙。关帝庙普及到少数民族,是因为满族人的迁移。台湾也有关帝庙。在日月潭有个最特殊的庙叫文武庙,里面同时供奉孔子和关羽,一文一武在一起,这是因为大陆的移民把关帝庙带到了台湾,并创造性地将关羽和孔子放在一起,这大概在全国少见。
    有时通过当地的信仰就可以看出是什么地方的移民,因为有些神是地方性的神。比如“妈祖”是福建地方的神。据说妈祖是宋朝一个总兵的女儿,死了以后显灵,保佑海运平安。福建人航海打鱼,所以福建人迁到哪里,就把妈祖庙建到哪里。福建人迁到上海也建妈祖庙,但改名“天妃宫”、“天祐宫”。天津也有“天祐宫”,就是福建移民带过去的。福建人迁到浙江的山里面,山里不航海了,也造了“天祐宫”,用来保佑整个的福建移民。现在台湾有大量的妈祖庙,而且台湾福建移民多,妈祖庙建得比福建还要大。可以说哪里有妈祖庙、天妃宫、天祐宫,就可知道历史上肯定有过福建的移民。江西人崇拜许真君,说许真君是专门治蛟的(蛟使山洪暴发),所以什么地方有许真君庙,就证明有江西人。许真君庙后来造到贵州、湖南,在贵州改名叫“万寿宫”,甚至听说造到了缅甸,因为江西移民到了那里。还有一些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比如山东的一些民间传说在东北流传,就是山东移民带过去的。
    所以今天我们讲中国文化,很难说哪一种文化跟移民没有关系。今后移民所起的作用会比历史上相对减少,因为在历史上,工业化以前,是没有其它有效的传播方式的,除了文字以外就是靠人。文化在历史上之所以传播得那么慢,就是因为没有其它手段。现在可以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甚至可以同步传播。而且今后文化之间的特点会相对减少。全球化的过程加快,即使在国内一个城市要想保持它自己的特色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除非封闭。但是事情得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的确移民不可能起非常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人还是最活跃的载体,今天的传播也离不开人。在可预见的未来,科学技术再发达,你要完全真实地把一个现场带过来,我认为也是不可能的。真正原汁原味的文化,真正比较高深的文化,恐怕还是离不开一些特殊人才面对面的传播。一般的大众文化,我想今后再不必依靠移民来传播了。

四、移民与城市

    近代东北大多数城市也都是移民的产物,一八六〇年大量人口开始从内地山东、河北等其它地方迁入东北以后,清政府引导他们建立新的城市,而不是充实旧的城市,往北、往其它地方迁。因此今天东北很多大城市如长春、哈尔滨等都是大批移民迁进以后新建起来的。就是原来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也是通过移民极大地扩大了,这是第一阶段,清朝为了巩固其政权,要建立行政区,这个过程往往是人口像波浪一样从南向北很快利用原来的居民点扩建成为县、建成府,然后再往北推进。
    到了第二个阶段,交通线、工矿区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据和动力。出现了交通枢纽城市、工矿城市,还有港口城市,这些城市都是移民的产物。典型的如鞍山、阜新、本溪成为几十万人口的城市,都是工业的需要。东北近代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县一级政府基本上都在铁路沿线。往往铁路造到哪里,首先是一个镇,然后县政府,如果原来不在铁路边,就会搬到铁路边上,吉林、黑龙江省有很多这种情况。造京九铁路以后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如果有一个大的产业,有一个大的工厂,如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一个厂就形成一个城市。六十年代大庆就因为油田形成一个城市。东北在这一点上特别典型。所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移民。
    为什么大家都要花大气力搞城市化?城市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从野蛮进入文明,标志之一是出现了城市,如果没有城市不可能有国家等概念。因为城市人口最集中,集中以后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能形成很大的力量,这样发展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城市出现比较多,比较发达,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比较发达的时代。
    一般说来,真正的现代化只能在城市建成。供水、供暖、供气、供电、医疗保险、教育等哪一点也离不开城市化。在澳洲,一些牧民住在镇里,然后开着直升飞机去放羊,农民开着汽车去种田。为什么不住到放牧的地方?如果有能力像美国、西欧这些发达国家一样,将农村城市化,农村才能建成现代化;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又要搞现代化,只能把人口集中起来。现在我们西部地区很落后,要分散搞现代化成本就非常高,所以西部要人为建设大城市,特大城市。而且那里建设成本很便宜,戈壁滩如果建个新城,地价会是大连的十分之一还不到。同时也解决了中国劳动力的出路,农民不种地可以在城市建设中做建筑工人、管道工人,城市维修等也需要劳动力;有了城市可以产生很多工作岗位,可以慢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所以中国的未来绝对是一个城市化过程,这是全世界已经证明所不可避免的。
    当然城市有城市的毛病,不是说城市什么都好。城市不要搞得太大,要有合理的布局,本身要有自己的产业。如果真正从现代化着手,即使在没有天然资源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城市创造出财富来。如美国有两个城市都是在沙漠里建的,拉斯维加斯是世界闻名的赌城,实际上赌只是一部分,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娱乐城市,建了很多大的景观,吸引大批游客,这座城市完全是在沙漠里建成的;还有凤凰城,是高新技术城,也完全是在沙漠里建成的。它的水都是集中从外面引来的,如果不建这个城市,而是分散在周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水是这样,更不要说产业了。
    今后的发展是不是还需要向城市移民呢?我认为这也是中国现代化很重要的道路。中国的城市如何发展?以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限制城市人口,特别限制大城市。解放以后除一九五八年以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组织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一般从一九五八年开始都是不断将城里人赶到乡下去。三年自然灾害精减人口、机关干部下乡、城市闲散人口下乡、知识青年下乡,总而言之都是往农村去。有些学者如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小城镇的模式”,不要搞大城市,还要求农民离土不离乡。这个模式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是可行的。比如江南地区农村已经比较发达,农村自己办了一些工厂,而且中小城市比较密集,这种情况下,当然可以发展当地工业。说到离土不离乡,这其实是当时工农分隔户籍制度的产物,所以有人说这是不平等的。现在当然户籍制度在改革,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城乡人口的差别。
    我认为中国未来有大批的人会从农村迁到城市,更多是从贫穷地方集中到城市里,这些移民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东部今后的模式会有所不同,可能会在一些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形成一些城市,长江三角洲、上海、南京城市带、长江流域的城市很可能连成一片。现在杭州湾就在建设三座跨海大桥,这样会出现大片城市带。京、津、唐环渤海地区也可能出现一些城市带。
    全世界无论哪一个城市都是移民的产物,无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还是宗教中心,总而言之都要集中一大批人口,集中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竞争也很激烈,导致城市人口的素质优于其它地方。聚居的过程、移民的过程以及稳定下来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优胜劣汰。
    今后移民的概念不但是吸引中国人,还应该吸引国际上的优秀人才。上海一九四二年时人口五百多万,而固定侨民是十五万;一九四九年只剩下二万八千;到八十年代最后一个侨民死去,上海一个外国侨民也没有了。现在采取“暂住证”的办法,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国侨民,因为我们不承认双重国籍。而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外国的侨民要达到一定数量,流动的外国人也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形成一个国际化的环境。
    国际移民的吸引是一个国家所不可避免的,东南亚一些国家就利用生活水平的差距专门吸引日本、美国等国的养老移民。比如一个日本人在日本拿了退休工资,生活水平是中等偏下,他用这些钱在东南亚一带买一套房子,用一个佣人,能过得很好。世界上生活成本相对低的地方就吸引国际上养老移民。还有的吸引投资移民,比如加拿大,当然它的门槛现在越来越高,投资额越来越大。美国之所以发展这么快,硅谷里最多的是印度人,其次是中国人,还有墨西哥人,但层次是很分明的。总裁一类大概印度人多,因为印度教育很发达,没有语言障碍;一般的是中国人;做装配的、清洗的是墨西哥人。如果这些人都离开,硅谷也就不存在了。中国发达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吸引外国的劳工,这也是移民。西部可能需要长期的移民,今后使他们集中在一些城市优先得到发展。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未来,中国的现代化,也是离不开移民的。
    今天我从移民与中国的疆域、与中华民族、中国的文化、与城市的现代化这几个方面,跟各位汇报了这些年我们研究的一点心得,时间关系讲得很不全面,有些例子可能没有讲清楚,所以欢迎各位提出批评意见。也留些时间,各位可以提出你们感兴趣的问题。

    问:您刚才讲城市化过程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那么它会不会加剧目前中国城乡的差距呢?因为据我所知,目前开发西部,包括向农村输入人才,是有代价的,比如本科生去西部一年回来后可免试读硕士等这样一类的政策,平衡问题怎么办?而且未来难道农村会消失么?
    答:城乡之间差别的缩小有几种方法,我们以前采取得比较多的政策实际上是降低城市水平。要消除东西部差别严格讲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国家由于自然、人文等各方面条件,都会有差别。问题是一方面使差别小一点,另一方面是使差别保持在合理的程度。比如一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一个内陆城市,一般讲当然是海港城市、交通便利的城市占优势,但不等于说内陆城市就没有优势,差距是始终存在的。我查了一下我国各地区差别最小的一年是一九八〇年,因为文化大革命中把全国往贫穷化里拉,大家都拉平,所以一九七六年文革结束,反映到一九八〇年还是这样,当时东、西部差别最小,以后慢慢大起来。是继续保持在大家都贫穷的缩小差距好,还是在发展过程中一段时间内大一点好。我认为一段时间内有点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促使西部发展的手段主要是经济,而不是政治。苏联以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政策鼓励青年到西伯利亚去,口号是“到西伯利亚去,回来后结婚钱就有了、房子也有了”,很现实。我们当时批评它不对,其实很对,他付出劳动之后,多得到一点为什么不可以,他在这过程中对当地的贡献肯定比他得到的还要多。所以我认为靠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到西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避免不了的。
    有没有政策结果是不同的,我国前几年采取政策将西河谷最干旱地区的人口迁到黄河新溉区,河西走廊,准备移民十万。开始有许多人不肯去,有的又逃回来,但当看到移民家里盖了新房、买了摩托车后,才开始去了。美国在开发西部的时候,曾经出现大批的人日夜不停往西部去,因为有两个条件:第一东部有一股推力,美国当时东部有很多失业工人,没法糊口。而西部有拉力,西部有黄金,有土地,有印第安人可以用,于是不需要政府动员,络绎不绝去西部。我国也有这种情况,五十年代,上海的失业工人主动要求到西北去,因为当时西北地区工资高,挣了钱以后可以寄回上海养家,这就是推力、拉力。当年有一部书《白山黑水路》,就记载从山海关看到扶老携幼的内地人络绎不绝地往东北走,山东往营口去的船上挤满了人,因为他们在山东觉得土地不够,日子不好过,想象东北貂皮、人参、乌拉草,有大片土地去开发。我们现在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发达地区没有这样的推力,而不发达地区没有这样的拉力,所以仅仅靠政府、学者呼吁是做不到的。前几个月在上海我提了个意见,上海这几年只考虑吸收人,现在应想如何把人挤出去,在上海发挥不了作用的请他走,否则这个城市的活力就没有了。比如现在一个学科学术带头人,像金字塔,站一个人很风光,站两个人就要互相推,站三个人就要打架。怎么办呢?这两个人就要到一个小一点的金字塔,站在那里照样是个头。这就需要大量的工作,我希望我们社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推力和拉力。
    是不是到一定阶段全世界就没有农村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发达的一些国家城市跟农村基本上没有差别,北欧、美国感受不到所谓的城乡差别,但过程都是城市先发达,然后推动乡村发展,绝对不可能农村去推动城市发展。所以没有其它道路可走,只能先发展城市,然后通过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支持使农村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用现在的标准来讲,那么今后越发达农村就越没有了,但是差距始终会存在。
    城乡差别缩小有什么好处呢?比如说城里有的大学生可以到周围的农村镇上去租房子,又便宜,又好,交通方便。我到过几个茶厂,发现采茶的人有自己的茶厂,而且家里人往往住在城里。我看东部的一些省大概很快能做到这一点,但西部可能时间还要长一点。而且我觉得差别的缩小是相对的,在这一过程中甚至某个时间差距会拉大,这也是正常的,处理得好,会成为动力,促使农村的人口主动配合政府进行城市化。
    问:第一,请介绍一下韩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和建设;第二,前一阶段有媒体报道韩国要迁都,请问这对中国城市化建设,特别对北京有什么警示作用吗?
    答:对不起,我虽去过两次韩国,但对第一个问题不太了解。我只了解现在韩国百姓对朴正熙时代农村的农民还是比较感谢,当时韩国农村建设比较快。有一点印象比较深,韩国山上绿化比较好。韩国人说虽然五十年代战争毁掉大片树木,但政府比较早就开始注意解决农村燃料问题,让农村免费或少收费用上天然气,在这种情况下,再封山育林就解决了绿化问题。给我们什么教训呢?要改变农民的一些不良习惯就要给他解决根本的问题。比如西南地区有些人放火烧山,如果有地种,何必去烧山呢?首先要解决他的生存问题。我听韩国人讲当时政府注意改善农村人的生活,因此在一段时间韩国农村提高比较快,然后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本地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城市输入了大量劳动力。
    迁都的问题是全世界都在尝试的一种方法。迁都一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来城市人口太多,负担太重,已经不适应需要了,再发展下去成本太高;另一种出于战略考虑,比如为了保持政治的平衡,为了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等。比如巴西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往内陆发展。我知道韩国等许多国家都在考虑这个事情。我想我国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国要搞一个像华盛顿一样人口比较少的首都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很多事情州政府可以自己决定,与中央政府没有什么关系。我国假如考虑迁都的话,负担就会非常大,不但要考虑城市本身,还要考虑它与全国的关系。有人提出迁到中国的地理中心兰州一带,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迁到那里,马上要考虑连接全国各个省市的道路。就是迁一个省会都很困难。所以迁都在中国目前还不是考虑的时候,不是像有些人计算的多少亿的问题。解放初,梁思成跟中央政府提出一个建议:希望中央政府不要住中南海,不要住北京内城。因为当时他计算过,根据我们的规模,中央政府的行政用房大概需要十至二十平方公里,这是五十年代,现在我看一百平方公里都不一定够。某些国家迁都会起比较大的作用。世界上首都有各种模式,比如南非为保持平衡有好几个首都,在中国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可以想象的未来,中国不可能迁都,也不会用迁都的办法来重新带动产业或人口、经济的分布。
    问:关于“湖广填四川”,我知道还有“江西填湖广”,请问这两个过程哪个在先?当时的这个“填”是自发的还是政府组织的?如果是政府组织的,有没有优惠政策?还有刚才您所讲的山东到东北的移民,是“闯关东”,“闯”是有风险的,但据您所说移民东北又是一个政府行为,到底是什么关系?
    答:“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是个延续的过程,最早南方受战乱影响,江西受到的影响相对比较少,因此江西是中国南方移民的一个主要输出地,所以先有江西一些移民迁到了湖广,然后迁到四川。有四川人说自己是“江西麻城孝感乡人”,其实将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了,孝感是麻城的,麻城是湖广的,应该是“湖广麻城孝感人”,但老祖宗又说过江西,所以搞错了。当时的迁移既有强制性的,也有优惠的。优惠一般是你占有良田,三年之内不交税,三年后合法登记再交税,湖广填四川不同阶段有不同优惠政策,最优惠的时候,谁组织一定数量移民,就给谁知县官衔;如果人数更多,可做县令。这样不但鼓励个体移民,还鼓励有才干、有实力的人来组织移民。第一批移民可以得到耕牛、种子等补贴,还有免税。还规定到一定人口马上开考科举,这也可以吸引移民过去。所以历史上移民都是有优惠的,都是有经济利益驱动的。
    也有强制的,朱元璋就经常强制军事移民。强制移民为什么会成功呢?当有些军事、政治压力取消以后,这些移民觉得比在老家好。所以移民成功最基本一条,在迁入地生活要比迁出地好,否则移民会再回去。历史上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至于东北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一八六〇年前一般是非法移民。比如关内大面积受灾,大量饥民集在边疆一带,官方会默许他们迁过去,但不是合法、正常的。到一八六〇年政府鼓励大批移民,有许多土地可以占为己有,许多人闯关东后可以发财。所以“闯”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非法的,第二就是风险。一八六〇年后不存在这种情况,但“闯关东”就一直沿用下来了。
    问:大连正在进行“大大连”建设,一是规模做大,一是空间做大。我提出在规模扩大上做文章,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一般城市的扩张无非用两个方法:一是本身扩大土地;另一个是扩大到其它地方,借用别人地方。世界上有些特殊情况,如荷兰围海造地,但更多的地方不具备这种条件。渤海湾是中国唯一的内海,生态条件已经岌岌可危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对它的任何改变都要非常慎重,要吸取历史上有过的教训。像昆明把滇池填掉了,只有海埂基地能用上,其它地方派不上用场,生态环境都破坏了。所以要采取工程方式,造地、围地都要慎重地从各方面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城市的扩张,可以把农村变成城市,还可以通过行政区划的变更来扩大城市的范围。扩大的范围不是理论上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如美国西部有很多空地,但真正成为硅谷的就那么一点地方,而硅谷周围好多地方已经不生产了,就等着硅谷来扩张,但这几年美国经济不是很理想,没有预期的那么繁荣。所以我认为城市的扩张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
    问:中国的户籍制度据您刚才所说是不合理的,中国城乡差距很大,在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中户籍制度会不会取消?您作为专家,是否对此做过论述或提过意见?
    答:我认为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最终是要取消的,但不等于说中国对人口不需要管理。我所到过的国家,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要借助许多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我国一下子做不到。怎么看我国的户籍制度呢?我国最早从殷墟的甲骨文记载中发现商朝一直都有户籍制度,而且当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统计方法,秦汉以后从皇族开始直到平民均有户籍管理,这个制度现在一直延续下来。应该承认解放以后在有些情况下户籍制度对稳定政权有一定作用。但是现在来看弊病很大,特别是人为地把人分成不同身份,农村与城市的人差别很大。这种制度是要逐步取消的,但过程是渐进的,现代化程度高的地方先消除。上海已宣布从今年一月一日以后出生的人不再分城乡,许多地方已取消城乡分别。但有些边疆地区适当控制一下人口还是需要的,最终也会取消。过程多长取决于政府的改革,也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区会有所不同。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