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论社会转型期馆员的心理问题与自我心理建设
“中国历史文选”课应定位于多功能
《国语》与《史记》记述范蠡比较
《淮南子》廉政理论撷英
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述略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提要
传统目录学表微
大典本《新安志》佚文研究
安徽杜诗学文献述略
保护典籍,致力经史——朱彝尊的文献学成就
孟学的演进及其时代特色
20世纪古籍整理的成就及今后的工作
对于《太平广记》的整体文化观照
《奉天通志》征引书目辑录
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几个问题
论汉代“通经致用”思潮对古文献整理的影响
金毓黻赴日搜求东北史地文献考略
旧志整理要注重点校质量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著录札记
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论纲
两汉乐赋中所见音乐理念的新突破
历史文献学是历史系的不能承载之重
试论王应麟的文献学成就——以《困学纪闻》为例
钱 穆 的 考 据 学 思 想
钱大昕的汉学、宋学和清学观
钱大昕在新、旧《唐书》研究上的成就
《清史稿•徐邦道传》释证
试论费宏政治生活三事
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学的成就
《宋史全文》(理宗部分)点校商榷
谈 古 籍 注 释
探讨唐朝对营州(辽宁)的统治
对于历史文献学科的一点思考
西夏文献资料述略
鲜卑石室祝文辨疑
谢圣纶与《滇黔志略》
从《徐乃昌日记》考论随庵金石收藏特色
玄学思潮与东晋南朝史学
关于颜延之《庭诰》的几个问题
重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中原典籍的入辽及其贡献
钱穆论朱熹
唐代男女初婚年龄的历史变迁
和諧原理三題
国学家的精神世界——对章太炎与《苏报案》的再认识
易学特点
孔子不是民主的敌人
“道统”与朱子的新儒学
論利瑪竇傳教模式的歷史意義
面向世界:后“五四”时期一个倾向的延续
学术上白手起家的罗振玉——《上虞罗氏枝分谱》资料的发掘利用
羅振玉在近代書法史上的地位
羅振玉父子對西夏學的貢獻
王國維《詠史二十首》手寫本的文獻價值
廖季平先生的经学传承
王献唐年谱
论书目的学术史价值
雍正帝与《龙藏》
明末版权史事钩沉——崇祯十三年金陵石啸居刻《四书大全辩》卷首版权文件十四通读后
“绝代坊贾”陈济川和孙殿起
顾廷龙晚年的版本目录学思想述略
马一浮佚诗佚文小笺——马一浮与龙榆生交往因缘剪影
讀錢罪言
敦煌本《壇經》錄校三題
《左传》疑义新证
《盐铁论》可与《史记》互证“实录”
《宋史•李性传传》考补
殷墟甲骨祭祀卜辭中“伐”與犧牲關係考
“士伍”本义与赵至身分之谜
酂侯萧何封地考
“太史公遭李陵之祸”述评
歆、莽关系新论
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唐代谱学
论宪穆敬文武宣六朝的皇权嬗递及其间宦官权力的变化
漢代社會的讀書生活
汉赋与制度
诔文写作与亡者悼念——《世说新语》与《文心雕龙》研究札记
辽代文化及其历史地位
钱大昕的天文历法研究成就
《左传》预言及其文学价值
通才、絕藝與淒美戀情——关于姜夔的二三断想
论方拱乾诗及其家法的递嬗
由大历史而小历史:20世纪长篇传记发展鸟瞰
書藝旁徵
想象与意象表达: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泛化对应关系
《虹月楼记卷》和冯子振墨翰
內藤湖南的史觀與史論──基於對其《支那史學史》的分析
蔡元培先生的一篇佚文——《历史学派经济学序》
文渊阁《四库全书》成书年代考
明代西洋三书的世界性意识 ——读《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
東洋文庫藏《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資料隨錄
《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的版本鑒定
大連著述考略
殖民统治与医疗:罗子珍编《西藏药材蒙藏汉名录记》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淮南子》廉政理论撷英
作者:周怀宇
    中国历史上,商周时期就萌发廉政。春秋齐桓公、管仲曾经成功地推行过廉政,可惜没有理论总结。秦汉时期,被视为杂家著作的《淮南子》较早关注到廉政,并且进行了理论阐述。但是,《淮南子》关于廉政的理论阐述,寓于其杂家论述中,如同碎银镶嵌在《淮南子》各卷,不太引人注意。本文试从《淮南子》各卷撷拾有关廉政的论述,梳理勾勒其廉政理论的主要轮廓、内容、特色,以期发掘《淮南子》这部历史文献中关于廉政理论方面的学术贡献。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淮南子》学术价值,对于深化认识中国廉政思想史也不无意义。
    现存通行本《淮南子》,或称《淮南鸿烈》21卷。其中关于“廉”的论述有31条,关于“贪”的阐释与批评47条,这些资料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道德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廉”及其“廉政”的内涵。依据资料分析,其廉政理论的内容集中在五个方面。
     一、阐述了廉政的历史根源
    中国历史上的廉政是怎样产生的?《管子》记载的齐国廉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淮南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廉政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触及到社会经济的深处,《淮南子》廉政理论由此显示了唯物论色彩。
《淮南子•本经》说:“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当此之时,无庆贺之利,刑罚之威,礼义廉耻不设,毁誉仁鄙不立,而万民莫相侵欺暴虐,犹在于混冥之中。”
    这一段话意思是说,远古没有“廉政”,人类在天地间呼吸生存,整个世界自由自在。人们相互没有庆贺,没有刑罚相加,不需要制订礼义廉耻等加以制约。人与人之间,“莫相侵欺暴虐”,没有暴力,没有欺诈,没有战争,没有凌虐。但是,《淮南子》指出那样的时代 “犹在于混冥之中”,是一个混沌的世界。今天,我们可以解释,那是社会生产力低下,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原始阶段。
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礼义”、“廉耻”等道德理念,逐渐产生。特别是春秋时期,各种学术思想活跃,各种策士言论游说于诸侯国。《管子》中记载的齐国廉政制度正是诞生于这一历史时期。《管子》记载的“廉政”,提出了治国的“四维”论,即四条治国大纲:“礼、义、廉、耻”。齐桓公采纳并且推行了《管子》的政治主张,齐国很快强盛。《淮南子•本经》篇分析了这一社会现象,指出:
   “逮至衰世,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是以“贵仁”、“贵义”、“贵礼”、“贵乐”、“立廉耻”,这些办法“可以救败”。
    这是《淮南子》对于春秋时期廉政诞生的精辟总结。其中,“衰世”,针对“礼崩乐坏”的东周王朝而言,齐国打着周王的旗号,提出振兴“礼义廉耻”,产生了包含“廉耻”意义的廉政。廉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淮南子》一针见血点明了要害,是要解决“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的社会矛盾。《淮南子•泰族》进一步阐述:“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也就是说,统治集团为了调节“人众财寡”的社会经济矛盾,为了“救败”救亡,推出了廉政的一系列措施,用来治理社会,巩固政权。按照《淮南子》的这一阐述,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廉政是调节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适应社会经济要求登上了历史舞台。
    《淮南子》关于廉政根源的阐述,在理论层面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一,首次阐释了廉政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廉政具有历史的属性。其二,首次把廉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联系起来,触及了廉政的经济根源。其三,这一阐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启示人们,廉政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也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廉政自身必将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创造出适应各个历史阶段的新形式。综上所述,《淮南子》从认识论上,为改革和发展《管子》的廉政模式,提出了理论依据,从而也为自己阐述新的廉政理论扫除了思想障碍。
                 二、阐述了“廉”的新内涵
    推行廉政,必需确立“廉”的概念。什么是廉?《淮南子》没有正面诠释。但是《淮南子》研究“廉”概念,提出了两个新的内涵,是为《淮南子》廉政理论的组成部分。
1、区分“廉”的社会属性
    关于“廉”的属性,《淮南子》特别强调“廉”的社会属性,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特性混同为“廉”。区分这两个属性,在社会实践中,有利于区分“廉”与“非廉”乃至于“贪”的界限,以便对廉政作出正确的判断。
    《淮南子•说林》举例说:“马不食脂,桑扈不啄粟,非廉也。”意思是:马不吃油脂,桑扈(高诱注:是一种侯鸟)不吃五谷 ,这些都不能够说它们“廉”,而是它们的自然本性。《淮南子》进一步解剖说:“饥马在厩,寂然无声;投刍其旁,争心乃生。”说明饥饿的马,遇到了它们喜爱的草料,立即就会相互争夺。反面证明马与扈鸟“不食脂”和“不啄粟”的自然属性,不能够与廉相联系。人类社会也一样,《淮南子•说山》举例说明,“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廉洁的人见到美玉也不舍弃。这是“廉者”自然属性的一面,是人类爱美的本性。我们不能够以此来判断那位“廉者”的“廉”或“不廉”。但是,超越了具体的环境,美玉如果有了主人,而不是藏“在洿泥之中”,廉者“弗释”,那就要受到社会道德的审判,事物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淮南子》又进一步从不同的地理环境,分析“廉”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之间的区别。《淮南子•精神》篇中列举一个很典型的事例,说:“越人得髯蛇(笔者注:有胡须得大蛇),以为上肴,中国得而弃之无用。故知其无所用,贪者能辞之;不知其无所用,廉者不能让也。” 中国自古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各种本土习俗。南方人喜欢吃蛇,北方人不爱吃蛇,这个社会现象至今犹存。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南方人捕到蛇,作为美食佳肴;北方人抓到蛇,认为没有什么用处而丢掉。能不能判断北方人丢掉蛇是廉的表现?很显然,《淮南子》认为这与“马不食脂”属于同一性质,不具有廉的意义。据此,《淮南子》从一般意义上立论说:“贪者能辞之”,是因为“知其无所用”,不能只看到“能辞之”的表面现象,就判断为“廉”,把“贪者”变成“廉者”。同样的道理,“廉者不能让”,是因为“不知其无所用”,在未知的前提下,不能够只看到“不能让”,就判断为“贪”,把“廉者”变成“贪者”。《淮南子》把“能辞之”和“不能让”,都视为人的自然属性,无所谓“廉”与“贪”,从而区别了的廉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
    《淮南子》的这一总结,进一步从社会根源揭示“廉”的本质,“廉”是植根于人类社会土壤的一种精神事物,是与社会历史紧密联系的。衡量“廉”的尺度,必需依据社会历史和社会环境,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判断廉的标准差异很大。这是《淮南子》廉政理论的重要贡献。
2、“得其得者”——廉的最新诠释
    《淮南子》诠释“廉”的另一概念,是从经济的角度,阐释了“廉”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的含义。这是《淮南子》廉政理论的新内容。《淮南子•原道训》说“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意思是,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每一个人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一部分,这才是快乐的。《淮南子•原道训》又加深说明“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这里,廉与奢,都是针对社会财富的分配而言。分配多一点为奢,少一点为廉。无论廉与奢,都是“得其得者”,即是合理所得。这与先秦思想家们的认识相比较有了很大的飞跃。《论语•季氏》记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朱熹解释说“得,贪得也。” 《淮南子》所谓“得其得者”,否定了“贪得”的一面,强调其合理的所得,这是思想上的突破。《淮南子》的“得其得者”,并不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分配,也包含精神消费的分配。《淮南子•原道训》进一步剖析了社会财富分配的各种消费形式,说:“所谓乐者,岂必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煎熬芬芳,驰骋夷道,钓射鹔鷞之谓乐乎?”意思是说,一定要居住在京台、章华,游览云梦、沙丘这些繁华的地方,耳听《九韶》、《六莹》这样美妙的音乐,口尝美味食品,驰骋平坦大道,射猎珍禽奇鸟,这才叫做快乐吗?《淮南子》这一阐述,不仅拓展了“社会财富分配”包括精神消费在内的广阔层面,也对社会分配的认识提出了新鲜的思路:对于自己应该得到的社会分配,无论多少,既不要欢喜,也不要悲哀。“廉”或者“奢”,都是合理的,都是“得其得者”。换言之,只要“得其得者”,就是“廉”,无论得多得少。这意谓“廉”,也允许拥有很多财富;廉,不等于贫穷。《淮南子•说林》篇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新的内涵,说:“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意思是廉与贫穷没有必然的联系,辨证地诠释了廉与贫富之间的关系,认为廉者能够身居贫寒,也可以拥有财富。“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并没有说“廉者”不能够得到这块美玉,廉者可以参与追求合理的财富。但是,《淮南子》要求廉者的境界应该是“廉而能乐,静而能澹”。
三、提出儒家思想为廉政的思想路线
    《淮南子》阐述的廉政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用儒家思想改造先秦的廉政理论,显示《淮南子》廉政的理论基础及其理论的创新。
1、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鲜明地提倡“廉政”
    《淮南子•泰族》篇继承《管子》思想,提出“民无廉耻,不可治也”,认为民众是国家的主体,民众没有廉耻观念,国家就无法治理。接着,又进一步提出:“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凡此等等, 深刻阐述了礼义、廉耻、国家机器三者之间的关系,构造了廉政理论的三项主要内容。这也是《淮南子》树立廉耻观念,主张推行廉政的基本出发点。《淮南子•主术》篇加强这一方面的论述,把廉政与天时地利联系起来,认为“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廉俭守节,则地生之财。”意思是推行廉政,会带来天时地利,增加财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淮南子》如此推崇廉政,主张加强廉政,优化政权,这在汉初王霸杂之的政治舞台上可谓独树一帜。
2、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改造“四维论”
    《淮南子•泰族》篇中提出“非修礼义,廉耻不立。”强调用儒家的礼义来确立廉耻观,用“礼义”支配“廉耻”,用儒家思想主导廉政。这一观点与《管子》的“四维”论有所不同。《管子》“四维”论中提出的“廉、耻”和“礼、义”是并行的四条理论纲领,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其思想渊源于文武周公之道。《淮南子》改革了这一点,把“廉耻”理论置于“礼义”的范畴之中,确立了二者之间主从的逻辑关系,把“廉耻”统一到儒家倡导的“礼义”原则中来。这是一个鲜明的变化,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自孔子、思孟以来,儒家学派的思想理论逐渐成熟,正在被社会所接受,并且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第二,汉初以来儒家思想路线正在逐步形成“独尊儒术”的政治路线。《淮南子》强调“修礼义”,“立廉耻”,既是对于儒家思想路线的选择,也是促成儒家思想路线上升到“独尊”地位的力量,这些都有利于汉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要求,因此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礼义”制度已经成为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原则精神,《淮南子》强调以礼义为先导,树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廉耻观,不仅确立了廉政思想的新原则,也体现了《淮南子》廉政理论促进社会历史转折的特点。
3、强调用儒家思想进行廉政教育
    《淮南子•泰族》篇提出:“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又列举孔子师生的廉洁行为说:“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在孔子的弟子中,最富裕的是子贡,而子贡却能够廉洁自律(下文详述这一点)。《淮南子》充分肯定了儒家礼义的精神力量,从而认为礼义是廉政教育的原则精神和思想武器,“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明确指出这一方面的教育,是国家刑罚不能够替代的。《淮南子》特别举例赞扬诸子百家中贤人的廉洁,说“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曾子立廉,不饮盗泉;所谓养志者也。”意思是说曾子主张清廉,口渴也不饮盗泉的水,旨在培养廉洁的志向,远离污浊的事物,时刻保持自己的清廉的品格。
四、主张历史地辨证地施行廉政
    《淮南子》提出“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也。”这是《淮南子》廉政理论中独特的论点。其意思是,廉洁的德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廉政不能够无条件的普遍推行。《淮南子》阐述这一立论时,讲了孔子评论自己两个学生的故事:一是子路“受牛谢”,一是子贡“不受金”。这两个故事揭示了鲁国“廉政”的得失,从而阐述了辨证地推行廉政的思想。《淮南子》借孔子之口,阐明了这一思想的基本点:推行廉政必需注意历史背景,必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实际发展水平相一致,才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超越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实际水平,廉政的社会效益就小,甚至会出现消极的影响。鲁国廉政中的两个故事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1、子贡“不受金”——孔子批评不合国情
    《淮南子•道应》说: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子赣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辞不受金。”
     “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受教顺可施后世,非独以适身之行也。今国之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金,则不复赎人。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人于诸侯矣。’孔子亦可谓知礼矣。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淮南子》记载的这个故事中,首先介绍了鲁国的法令,当时鲁国规定:鲁人沦为其它诸侯国奴仆,有人能够将他们赎回来,国家就给予金钱奖励。接着介绍了子贡从别国赎回鲁人的事迹,回来却拒绝了国家的奖金。最后,记述了孔子对于这件事情评论:认为子贡不接受奖金,是错误的。批评子贡不应该只追求自身品德的完美,而损害了国家的大事。鲁国的国情是富人少,穷人多。国家奖励国人赎回奴仆,增强国力,这是关系强国的大事。子贡不接受奖金,体现了自身的廉洁,但是不利于鲁国这一国策的顺利推行。孔子主张每一个都要向圣人学习,圣人做一件事,可以改变风俗,教化人民。成为后世典范。鲁国大多数人没有子贡这样的经济能力,子贡拒绝奖金,别人无法效仿,其后果是从今以后没有人能够从别的诸侯国那里赎回鲁国的人了。
《淮南子•道应》着眼于廉政的实际社会效益,认为孔子批评子贡是正确的,对孔子观点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孔子思想符合礼的原则,“知礼矣”。认为孔子思想深刻,善于观察微小的事物,洞察廉政对于社会的影响,“见小曰明”。
2、子路“受牛谢”——孔子赞扬说“劝德”
    《淮南子•齐俗》篇记载 说:“子路撜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子路援救溺水的人,主人以牛作为酬谢,子路接受了这样的报酬。孔子评论这件事情说:“鲁国从此一定会养成救人患难的风气。”
    《淮南子•齐俗》又把子贡“不受金”和子路“受牛谢”两件事情进行对比,进一步引用孔子的评论,说:“子赣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赣让而止善。”也就是说,子贡和子路的行为,对于社会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一是“止善”,一是“劝德”。子贡的行为带来了消极影响,子路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淮南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由此观之,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也。”也就是说,推行廉政不能够违背客观历史实际,不顾历史条件。考察《淮南子》的推行廉政的总体思想,必需注意两点:一是历史地推行廉政,也就是强调廉政是历史的产物,不能够忽视廉政;一是辨证地推行廉政,强调按照历史条件,依据国情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和措施。不能够把国家的奖励视为伤廉,更不能够与贪婪混为一谈。这业是《淮南子》廉政理论中的新鲜内容。
五、用廉与养廉
    在如何任用人才方面,《淮南子》较为深刻的总结了任用“廉士”的理论。首先《淮南子•泰族》篇中在阐述“英俊豪杰”各类人才的21条衡量标准中,提出“廉足以分财”是其一。其次《淮南子•兵略》篇中以军事人物为例,阐述了廉士的长与短,认为:“仁勇信廉,人之美才也,然勇者可诱也,仁者可夺也,信者易欺也,廉者易谋也。”简洁鲜明地指出“廉士”和其它各类人才一样,有其两面性,这就要求用人者要善于用其所长。
    以军事上的守城为例,《淮南子•泰族》篇中阐述:“用兵者,或轻或重,或贪或廉,此四者相反,而不可一无也。轻者欲发,重者欲止,贪者欲取,廉者不利非其有。”也就是说,在军事活动中,廉者强调稳妥,不贪图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东西,这是廉者在军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如何利用这一特性来任用军中的廉者呢?《淮南子》主张“廉者可令守分,而不可令进取。” 这一观点不免于机械,却抓住了任用廉士合理一面。
    《淮南子》除了总结任用廉士的理论,也总结了养廉的理论。
    《淮南子•览冥》篇中,形象地比喻说,“金积折廉”,意思是金银器物钱币等贮藏久了,也会因为锈蚀损坏边角。引申到社会生活中,廉士也不能够逃避这一规律。廉士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与社会历史实际相联系。在私有制社会中,物欲横流,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所有的廉士都必需接受社会历史的洗礼。作为执政者,既要提倡立廉、兴廉,也要采取各种措施养廉、保廉,才能够保障廉政实施。《淮南子》不仅提出来养廉的主张,也总结了养廉的各种措施。选择主要的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建立养廉制度。《淮南子•诠言》篇说:“天下非无廉士也,然而守重宝者必关户而全封,以为有欲者之于廉,不若无欲者也。”这是一个非常客观而又通俗的比喻,意思是国家贮藏重金和财宝的钱库、仓库、宝库,都任用了廉士看管。但是这些宝库的门窗仍然严密加锁,收藏宝物的包装上还要加上封印,这是为什么?《淮南子》认为,人是有欲望的,那些门窗、锁钥、封印等等无生命的东西,无所谓欲望,采取这些措施,实际上建立健全相应的保管制度,有利于自我监督。这里,《淮南子》不是否定廉士的作用和意义,而是强调加强类似“锁钥”“封印”等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设置,既有利于保护“重宝”,既是制约廉士的措施,也是保护廉士的措施,最终保护国家的钱财不受损失。
    第二,主张“不入市”。市,就是商品交易的地方,即商业市场。这里泛指经商。经商难免计较利益得失和利益大小,所以《淮南子•说山》篇说“不入市,为其侳(伤害)廉也”。意思是说经商会伤害清廉的美德。汉代市场经济渐渐兴盛,《淮南子》审视社会实际,指明了这一点,实际上也是保护廉士的措施。这里缺少对于商业的正确认识,显示了一定的局限性,其养廉的理念,值得肯定。
    第三,对贪婪提出警示
与廉政相对立的概念是贪婪、腐败。这不仅有害于廉政,而且直接损害国家的利益。有些君主,之所以“残亡其国家,损弃其社稷,身死于人手,为天下笑”,也是由于贪婪。《淮南子•精神》篇中列举了历史上5名诸侯国的国君,由于贪婪而导致身败名裂,丧权失国。“夫仇由贪大钟之赂而亡其国,虞君利垂棘之璧而擒其身,献公艳骊姬之美而乱四世,桓公甘易牙之和而不以时葬,胡王淫女乐之娱而亡上地。”意思是:狄国的君主仇由因为贪求大钟的贿赂而亡国,虞国君主因为贪得垂棘之宝而被晋军所杀;晋献公因为贪恋骊姬的美色而酿成晋国四代祸乱;齐桓公因为贪吃易牙进献的人肉而身死尸烂,不能及时下葬;胡王因为沉湎于女色而丢掉了丰饶的土地。因此《淮南子》总结说:“使此五君者,适情辞余,以己为度,不随物而动,岂有此大患哉?”也就是说,假使这五位君主,能够适度控制自己的欲望,以正常的需求为限度,不受外物的诱惑而贪求,又怎么能够酿成这么大的灾祸呢!《淮南子》从反面论证了推行廉政必需从陶冶品格开始,立足于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了立廉和养廉的深刻意义。

    2005年10月2日于安徽大学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