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家 谱 杂 谈
守望中华礼仪之邦
楚汉相争的决战问题
漫谈中唐诗坛
从 碑 帖 之 学 看 海 派 书 法
东北名人书翰一脔
摛藻扬芬连海情
大连图书馆“满铁资料”之满语、满学图书概述与举要
大连图书馆藏古籍眉批选抄
浅析近代以前地域带给中日间的文化差异
中国近代妇女伦理思想演变与建构
毛文龙与“毛家将”述论
大连地区考古学史研究(1895—2005)
东洋文库藏《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资料随录
高邮王氏父子与陈奂往来函件略考
门前两株白果树
《天风阁词》论稿
尺牍书法中所见平阙书仪及艺术范式
国贼郑孝胥旅大行事心迹考实
日本人的心与佛教――佛教对日本思想文化的影响
汉字书法在日本的流传与发展
《读书敏求记》版本源流述略
古调洵堪爱 今人妙手弹——《大连赋》序
大连赋
赋彩扬厉 书文俱美——评张本义书法近作《大连赋》
写新都会 壮新胸怀 拓新气象 开新赋体
初日楼词述论稿(1)
初日楼词述论稿(2)
初日楼词述论稿(3)
初日楼词述论稿(4)
初日楼词述论稿(5)
初日楼词述论稿(6)
初日楼词述论稿(7)
大连图书馆藏稿本述略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楚汉相争的决战问题
作者:施丁
    
    各位好!
    这里办的学术讲座,效果很好,影响很大。我应邀而来,凑个热闹,谈点己见,算是争鸣,请予指正。我谈的是:关于楚汉相争的决战问题。基本上根据正史《史记》与《汉书》。现在分几个小节来谈:
    前言
    (一) 决战开始(固陵之战)
    (二) 决战关键(陈下之战)
    (三) 决战残酷(屠城父)
    (四) 决战告终(垓下之战)
    (五) 楚汉相争尾声(乌江悲剧)
    后语
 
    前言
    楚汉相争,是秦楚汉之际一个重要的历史环节,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意义。但二千多年来,学者们对楚汉决战问题,并不甚了了。这是应当弄清楚的。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残害人民,引起百姓反抗。陈胜、吴广于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揭竿起义,接着项梁、项羽(名籍)、刘邦、彭越、英布等响应。张良、陈平、韩信、范增等各种人物都卷入了洪流。
    项梁、项羽在江东是阴谋夺机起事的。当时项羽24岁,年轻气盛。起事后,渡江而西,志在复楚,曾立楚怀王孙心为王。项羽勇猛,有破釜沉舟,大战巨鹿的威名;但也有“屠”、“杀”,坑秦降卒40万于新安的劣迹,故民畏而怨之。
    刘邦与萧何、曹参等起事于沛县,匿迹活动于芒砀山区。他当时已48岁,老练持重,在丰、沛有一定影响,故逐步形成以他为首的丰沛集团,多方联络,善于智取。曾先入关中,约法三章,颇得民心。
    义军用两年多时间,摧垮了秦朝统治。项羽掌握40万大军,以压倒各方的优势,而主持政局。他构想的政治蓝图是霸主统领诸侯,组建楚王朝。于楚义帝元年(前206)初,分封诸侯,让反秦有功,特别是跟随他的一些各国的贵族分子及军队首领当王,共分封了18个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王。按照先前义军所议:“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当为关中王。可是项羽别有用心。他分封秦之三降将,章邯为雍王,长史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领有关中之地。而只给刘邦巴、蜀、汉中之地,排挤他到秦岭以南一隅。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凌驾于诸侯王之上,领九郡,控制江淮地区广阔的辖境。他不都关中,而衣锦还乡(下相人,今江苏宿迁),带着珍宝美人到彭城(今徐州)做王享乐。这实际上是如同西周王朝的西楚王朝。司马迁在《史记》中立《项羽本纪》,予项羽帝王地位,是按史记实的。后人或因其短命王朝,或因历史无知,而不知不言楚王朝,是欠妥的。
    刘邦被压被欺,心中恼火。他当时欲攻项羽,其部下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萧何以为众寡不敌,必败无疑,劝刘邦“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使用巴、蜀,还定秦(即关中),天下可图也。”(《资治通鉴》卷第九)刘邦同意,立即去汉中,以萧何为丞相。张良劝刘邦走后烧绝栈道,以防他人来袭,又显示无东向之意。刘邦到了汉中,汉军中一些关东人或闹情绪、或开小差。而这时有个韩信却亡楚归汉,来投靠刘邦。韩信原是淮阴无业市民,往往衣食无着,曾受辱于胯下,蒙漂母赐点食物。项家军北上渡淮时,他去投从,当上个郎中,其献策不为项羽所用。一气之下来到汉王处,初为连敖(司马),又为治粟都尉,管管车马,办办粮饷,也没受到重用。又要另谋高就,开了小差。萧何另具慧眼,认为不可失去此人,就连夜把他追了回来。向刘邦大力推荐,说是“国士无双”,应予重用。
    附:项羽分封十八王国
      王国       王者         诸王国境、都城
    西楚霸王 项羽          王九郡、都彭城(今徐州)。
    1.汉王 刘邦          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今汉中)。
    2.雍王 章邯(秦降将)    王咸阳以西,都废丘(今兴平)。
    3.塞王 司马欣(秦降将) 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今高陵东)。
    4.翟王 董翳(秦降将) 王上郡,都高奴(今延安)。
    5.西魏王 魏王豹          王河东,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6.河南王 (瑕丘)申阳 都雒阳(今洛阳)。
    7.韩王 韩王成          因故都,都阳翟(今河南禹县)。
    8.殷王 (赵将)司马卬 王河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9.代王 赵王歇         (代郡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10.常山王 张耳          王赵地,都襄国(今河北邢台)。
    11.九江王 黥布          都六(今安徽六安)
    12.衡山王 吴芮(鄱君) 都邾(今湖北黄冈北)
    13.临江王 共敖           都江陵(南郡,今湖北江陵)
    14.辽东王 (燕王)韩广 (秦辽东郡襄平,今辽宁辽阳市)
    15.燕王 臧荼(燕将) 都蓟(秦广阳郡今北京西南)
    16.胶东王 (齐王)田市 (秦胶东郡,今山东即墨)
    17.齐王 (齐将)田都 都临淄(今山东临淄)
    18.济北王 田安(齐王建孙) 都博阳(秦济北郡今秦安东南)
    这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刘邦立即设坛任命韩信为大将,汉军上下皆为之震惊。如今看来,首先是刘邦会抓典型,当时开小差者众多,而韩信亡楚归汉,是有典型意义的;其次就是能纳谏、善用人。
    韩信向刘邦献策,他以为项羽乃“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其所作所为“实失天下心”,“诸侯不平”,“百姓不亲附”。又以为章邯等三秦王也不得人心,可先取关中。这个献策,可以与后来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先后媲美。韩信这个计策,张良、萧何也有屡似之见。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耳!
    当年八月,汉军出击,打败了雍、塞、翟三王,取得关中,立定脚跟。楚汉相争从此拉开了序幕。然后矛头东指,诸侯军多有前来附从,浩浩荡荡,奔向楚都彭城。这时项羽正在齐地镇压反对者,一时难以脱身。楚汉二年(前205)四月,汉军与诸侯军56万大兵乘虚进入彭城,得意非常,兴高采烈,“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羽闻讯,马上以数万轻锐前来,攻击忘乎所以的乌合之众,汉军与诸侯军顿时败散。楚军追杀败军,“睢水为之不流”。刘邦的父母妻(吕雉)子成了俘虏。他本人丧魂落魄而逃,几次从战车上推掉坐在身旁的儿女,幸亏夏侯婴才把其儿女捡了回来。
    刘邦退到中原,楚军赶来,双方在荥阳、成皋间形成对峙,展开拉锯战。稍后于广武对峙。楚汉此时,大致旗鼓相当。进入相持阶段,约历时两年有余。刘邦于彭城之役败逃至下邑(今江苏砀山)时曾向张良请教,如何才能扭转战局。张良根据当时形势和情况,建议应当做好三个人的工作:争取把九江王英布拉过来,因他与项羽有矛盾;联络与支持彭越,在楚腹心地区开展扰乱与袭击;信用韩信独当一面,去开辟北线战场,打击项羽的友军,夺取北方地区。刘邦完全用意,放手实施。果然得心应手。英布叛楚归汉了,给予优厚生活待遇;使刘贾去支援彭越,开展游击战;韩信为大将,取河北,下齐地,于井陉之役、淮水之役,都取得大胜,斩陈余、杀龙且,威震遐迩。使得项羽南北吃紧,辅佐少力。
    韩信是于楚汉四年(前203)初取得齐地的。他自恃武功、占据一方,乃派人向汉王刘邦要求封为齐王。刘邦无奈,乃谴张良为使,持大印前去封韩信,同时抽调骑将灌婴“别将”而南下袭楚。因为已封了韩信,对曾为楚九江王的英布也不得不封,故于七月封英布为淮南王,派他去淮南开展军事活动。那时的诸侯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汉王刘邦既让韩信为齐王、英布为淮南王,那就不是统属关系,而是统战关系,不是嫡系,而只是友军。所以汉方表面上已大优于楚方,实际上优势尚不突出。
楚汉相争了两年多,双方消耗甚大,尤其是楚方不免内外交困。项羽此时想出了一个歪招:他命人在军前架起了大案板,置刘公(刘邦之父)于其上,架锅生起了火,对汉方刘邦叫喊,声称刘邦若不前来投降,乃烹了刘公。刘邦更能应招。他对项羽说:咱俩曾约为兄弟,我父即你父,你烹我父,请分给我一杯羹。项羽反而左右为难。他提出与刘邦决战,说天下纷扰,只因你我两人拼争,现在决个雌雄,免得百姓再遭涂炭。刘邦自知拼不过项羽,不答应决战,反而在阵前诉说项羽十大罪状。项羽恼急,伏弩射击刘邦。刘邦伤胸而扪足,躲入壁内养伤,命令坚守营壁。
    同时,刘邦想出了新招,向楚方倡议媾和分界,一再派人去向项羽解说与谈判。这可能是他为了更好地备战,也可能是为了麻痹对方,也有讨回被俘的父母妻子之用意。项羽终于同意媾和。于楚汉四年(前203)九月划定鸿沟(自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东南流至开封南,折而南流,至淮阳东南注入颍水)为界,沟以东归楚,沟以西归汉。项羽放还了刘邦的父母妻子。汉军皆呼“万岁”。也许是以为从此休兵不战了。
    (一)决战开始——固陵之战
    媾了和,分了界。项羽因后方不安宁,“乃引兵解而东归”。他不是往彭城,而是向东南去陈县。可能这时彭城已沦陷,已回不了老巢。刘邦也想稍事休息。张良、陈平建议立即追击项羽,说:“今释弗击,乃‘养虎自遗患也’。”刘邦采纳,立即出军。
汉军追到阳夏(今河南太康)南,停了下来,派使者与韩信、彭越约,“期会”而击楚军。稍前,到了固陵(今河南太康南,淮阳以北)。项羽回师来击,汉军大败。
    刘邦只好坚守固陵。其时约在九、十月间。此役说明,决战开始,楚军尚有相当的实力;汉军也有一定力量,只因没有韩信、彭越相助,就难以对付楚军,以致一时受挫。
    (二)决战关键——陈下之战
    固陵失利,刘邦烦恼,对张良说:“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说:“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今河南淮阳)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以北至谷城(今山东平阳西南),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也。”刘邦首肯。于是立即发使相告。韩信、彭越乐意,表示“请今进兵”。(《史记•项羽本纪》)他们出动了。
    就在这时,汉军有了新生机,奔战于楚腹心地区的灌婴军西来,刘邦由固陵去迎,“会颐乡”。这一会晤非常重要,应大书特书。灌婴原是个布贩子,乃刘邦的老部下,彭城之役后受命组建骑兵部队,在楚汉对峙中,为汉主立了功,后奉刘邦之命随从韩信破赵、收燕、下齐,于韩信称王时被汉抽调别将南下袭楚,取彭城,收项佗,而来密会刘邦。颐乡,在今河南鹿邑县,西距陈(今淮阳)百余里。史书记载:“(灌婴)与汉王会颐乡,以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就是说,颐乡之会以后,便发生了陈下之战。
    陈下之战,大约发生于楚汉五年十月间。双方兵力,史无明文记载,估计楚军至少在十万以上,汉军刘邦所部大约与楚军相当或少些,灌婴军乘胜而来,至少也有十万大军,故此时汉军已过于楚军。项羽所部,有灵常军、吕青军、钟离眜军、周将军、利几军等,都聚于陈下。他当时大约想以经济富庶、交通方便的陈县为据点,进可取中原,退可往江南,从长打算,再图霸业。汉军来到时,刘邦所部嫡系几乎全部来了(只有刘贾奉命去了淮南),灌婴军(骑兵)从东线来,还有靳歙军也来了(参考《靳歙列传》),形成四面夹击楚军之势。还有一支生力军,充实了汉军骑兵部队,即:两个月前(八月),“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汉书•高帝纪》)北方游牧族有骑射的特长,号称“枭骑”。这时的“枭骑”,当作先锋,以冲击楚军。
    两军接战,先是骑兵交锋,汉军旗开得胜;接着是交战于陈下(陈县城郊),楚军不济;再就是楚军败逃、汉军追击。
所谓陈下之战,是一场关键性的大决战。根据众多零星的史料,尤其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内容,全面地仔细地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辨析而立论。一方面,看汉军的战功:
    丁义,“为郎骑,破钟离眜军固陵,侯。”
    靳强,“以中尉破(楚军)钟离眜,功侯。”
    蛊达,“以都尉破项籍军陈下,功侯。”
    薛欧,“以将军击项羽、钟离眜,功侯。”
    尹恢,“以右丞相备守淮阳,功比厌次侯。”
    灌婴,“以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所将卒斩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赐食邑二千五百户。”
    樊哙,“从击项籍下阳夏,虏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于陈,大破之。”
    靳歙,“还击项籍陈下,破之。”
    灵常,“以荆(楚)令尹汉五年初(即十月)从,击钟离眜及陈公利几,破之。”
    吕青,“以汉五年用左令尹初(即十月)从,功比堂邑侯,千户。”
    利几,“项氏之将。项氏败,利几为陈公,不随项羽,亡降高祖,高祖侯之颍川。”
    汉方仅因陈下一战,参战立功或由楚归汉反戈一击而封侯者有七人之多,这是楚汉战争史上空前绝后之事,足证其胜利之辉煌。
    另方面,看楚军之惨败:
    令尹灵常临战降于汉,反戈击楚,“击钟离眜及陈公利几。”
    左令尹吕青临战降于汉,反戈击楚。
    大将钟离眜被汉军丁义、靳强等部击溃,本人潜逃。
    陈公利几,“项氏败,利几为陈公,不随项羽,亡降高祖。”
    项羽自领兵打仗以来,身经70余仗,从未有如此将相叛离、损兵折将之惨烈剧痛,足见其失败之惨重,因此只能溃逃。
    陈下之战,仅以此而论,岂非一场大战、决战、战局剧变之大决战乎?
    至此,人们不禁要问:大历史家司马迁写《史记》之《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等,只提鸿沟分界后的固陵之役、垓下之战,根本没有提到陈下,更不用说有什么陈下决战,何解?班固于《汉书》写《高帝纪》、《项籍传》也如此,又何解?你是怎么知道有陈下大战的?
    请大家注意:近世研究楚汉战争者早就感到陈县附近确有大战,然而与上述《史》《汉》篇章内容对不上号,为了圆通,提出了种种说法,如: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云:“垓下(在河南鹿邑县境。一说在安徽灵璧县。按当时军事形势,应以在鹿邑县境为是)决战,项籍败死。”(第二编第28页)所言鹿邑县境,(即古苦县)距陈县百余里。
    (2) 陈可畏《楚汉战争的垓下究竟在今何处》一文(载于《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提出,垓下在今河南淮阳县(即古陈县)境之说,亦即谓垓下是在陈下。
    (3)辛德勇《论所谓‘垓下之战’应正名为陈下之战》一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2001年10月),提出史籍上的所谓“垓下”乃“陈下”之讹,亦即谓历史上有陈下之战而无垓下之战。
    这三种说法的共同点是,楚汉的大决战应发生于陈下或其附近(即在之陈县或苦县),这是颇有识见的。但经不起具体推敲,于古籍材料难以圆通。
    我于20世纪60年代初,学术界大刮假大空之风时,曾闭门熟读《史记》。在《灌婴传》察觉到,灌婴既参加了“陈下”之战,又赶上了“垓下”之战,奉命追击项羽至东城。更重要的是,稍后,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发现有几位将士因参与陈下之战而封了侯,也有人因参加垓下之战(为孔将军、费将军)而封为侯的。故我断定,陈下之战是有的,是场大决战;垓下之战也是有的,只是已成尾声。还要指出,垓下不可能在鹿邑县,也不可能在陈县境,更不可能是“陈下”之讹。我遍查《史记》,发现书“陈下”者6处,书“垓下”者13处。《汉书》所记,与此略同。这难道是司马迁、班固随意或出差错?或是“垓”与“陈”字形之讹?从字形来看,“陈”、“垓”两字,无论真、草、隶、篆哪种字体,都不大一样,不可能阴差阳错的。若按《汉书•地理志》记载,——“沛郡”中的“洨国”本注:“侯国。垓下,高祖破项羽。”此中的“垓下”,若是“陈下”之讹,它也仍在沛郡的洨国,而不可能窜到“淮阳国”中的“陈”去;何况“淮阳国”内毫无“垓下”的踪影。因此,我参与了争鸣,坚持己见。
    或许有人问:照你所说,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写历史不是有问题了吗?他写的《项羽本纪》中,对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等都写得生动如画,为何不见陈下之战一点笔墨呢?我的回答是:司马迁写史,有突出的优点,也有一定的缺点。在写楚汉决战事件上,确有避重就轻之过。其过失的原因,大约有二:一是他下很大功夫搜集秦汉之际历史的材料,除掌握档案文件、图书资料外,还游历广大的江淮地区与齐鲁等地,调查访问,采访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我要指出,他并没有到过陈县,未采访到陈下之战的具体材料,没有得到这方面的口头传说;二是他对韩信有所偏爱,因为他在淮阳作过认真调查访问,得到很多传奇性材料,他对韩信才能很赞赏,故写井陉之战、淮水之战都有声有色,他似乎也同情此人的悲剧结局,所写《淮阴侯列传》颇有言外之意。但他并不有意涂抹或掩饰历史,仍然忠实地在《史记》另一些篇章中记录了陈下之战的有关材料,透露了这场战争的史迹,可供后人探索与发现。我个人就是从中有所发现而大谈陈下之战的。
    所以,我根据《史记》与《汉书》提供的材料,敢于断言:垓下之战前,有次陈下大决战。
    (三)决战残酷——“屠城父”
    项羽惨败于陈下,大军溃逃,奔向东南。按常情,楚军可以沿着鸿沟与颍水而南下,再沿淮河往东,直指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是淮南要地。他曾指派大司马周殷镇守。但大司马周殷已经被汉方劝降,寿春已经失陷于汉,在汉军刘贾部队掌握之中。故楚败军不能去寿春,只好向东奔往城父(今安徽亳县南)。项羽以此为据点,即可稍事喘息,还可再作另图。
汉军追击而来。刘贾也从南而来,周殷跟随而来,淮南王英布也来了。大军包围了城父,“屠城父”。屠城者,围歼血洗者也。城父之战,史无具体记述,仅从“屠”字来推敲,当是激烈而残酷的。被围歼的楚军当不是小数。
    (四)决战告终——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决战已基本完结。
    “屠城父”,项羽没有被屠,可能是他安排部分楚军守城父,以阻汉军,而亲率溃军继续逃跑,大军“壁垓下”。
    楚汉五年十二月(大约前202年初),韩信军来了,彭越军来了,英布、刘贾、周殷等军来了,汉军大部在刘邦率领下也追击来了。对楚军形成合围之势。
    楚军在垓下(聚落)壁守,“卒可十万”,“兵少食尽”。十分窘迫。汉军与友军声势浩大,仅韩信军就有“三十万”。韩信军南下,一直未经战斗,故先到了垓下,处于前锋位置。项羽被逼反抗,犹困兽之斗,突袭韩信军。韩信“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韩信“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韩信“复乘之。”是以楚军“大败”。项羽退入壁内,“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
    项羽于当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有的人说,这“四面楚歌”,乃张良设计所为。这是没有史料可证的。项羽“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据《楚汉春秋》虞美人的歌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按歌词之意,项羽已无叱咤风云之气,乃失意者儿女之态。如今,京剧《霸王别姬》,琵琶曲《十面埋伏》能尽此意乎?
    (五)决战尾声——乌江悲剧
    项羽无奈,只能逃跑。他骑上马,“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刘邦命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羽南逃了百余里,渡过淮河的时候,能跟得上的骑兵只有百余人了。项羽到了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迷了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因此汉军“追及之”。有的学者说:“农夫故意指导他走错道路,因而被汉兵追及。这是人民厌弃他的明证。”这倒未必。司马迁用了“绐”字。绐者、欺也。说田父故意欺骗,也未必。项羽从北面驰来,田父北向,田父说“左”。这“左”,是田父的“左”,还是项羽的“左”?是东还是西?项羽心急火燎,不明究竟,自己逃错了方向,是可能的。
    项羽“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羽估计难以逃脱,又不甘失败,对其骑从者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他分骑兵为四队,四向冲向前来包围的数重汉骑兵,“大呼,驰下”,杀退了汉骑,“遂斩汉一将”,瞋目而叱杨喜,使杨喜惊退了好几里。汉骑兵又围了过来。项羽驰击,“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他自己的骑兵只亡两骑。他对骑从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项羽逃到了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西岸)。乌江亭长将船靠岸,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河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觉得亭长为人“长者”,便把骑了五年而“日行千里”的亲骑赠送给他。项羽命令骑从等“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他“所杀汉军数万人”。“身亦被十余创”。见到汉骑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吕马童不予正视,向王翳指示:‘此项王也。”项羽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足万户,吾为若德。”意思是,汉悬赏千金、邑万户,要我的头颅,我现在就把这个好处送给你。项羽说完“自刎而死”王翳果然取其头,众汉骑前来争夺项羽尸体,互相蹂践、相杀“数十人”,最后,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各得一体”。后来刘邦封王翳等五人各为列侯。
    项羽死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因为起义初期项羽曾被封为鲁公。刘邦“为发哀,泣之而去” 。因项伯有恩于他,被封为射阳侯,还有项襄、项佗等也被封为侯,还“赐姓刘”。这些人,一定也是中途倒戈,而有功于汉的。让韩信为楚王,都下邳。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遵守了诺言。还封一些功臣为侯。
    司马迁写项羽垓下被围至乌江自刎,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可谓中国古代悲剧的名篇。古今中外的作家,喜剧写得好的,不多;而写悲剧,往往入木三分,引人深思。但司马迁写悲剧,不是为悲而悲,而是有批判的。他肯定项羽灭秦,号为霸王,“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指出“(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虽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这里从缺道义、失人心、不会用人等立论,谓咎由自取。这是大史家的眼光与手笔,非如近世俗学只谈司马迁同情项羽,而不顾其严厉批判。
    后语
    刘邦灭楚之后,于汉五年正月被推为皇帝,都于洛阳。在洛阳南宫的庆祝会上,要求众臣直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都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不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以为,这说的不全面,还没有抓住重点,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这是当事人从用人方面所总结的宝贵经验。凡事在人为,只要战略方针对头,人就是决定性因素。
    近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总结刘项胜败的原因,首先以阶级观点分析,认为:“主要由于刘邦的拥护者是广大农民,特别是秦国农民,项籍(字羽)的拥护者只是些野心的领主残余公子。两人所依靠的力量不同,因之后果也不同。”还说:“刘邦有关中作根据地,萧何替他留守,输运兵卒粮饷,战败后常得补充,有时甚至十几岁的幼童、六十岁的老人也被补充上战场,秦民并不怨恨。项籍战败,不敢回彭城(按:彭城已失陷),也不敢回会稽(按:郡治吴县,今苏州),因为他知道没有民心可靠的根据地。“这是颇有见地的。
除此而外,我觉得,刘邦出生农家,长期混迹民间,足智多谋,善于采纳意见,善于笼络团伙,组成一个可以信赖的平民集团。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萧何、曹参是沛县小吏,与刘邦早有密切关系,是芒砀起义时的骨干;樊哙是屠狗的,灌婴是布贩子,周勃是吹鼓手,夏侯婴是沛县马厩饲养员,卢绾是农家子,与刘邦是小哥们,刘贾是刘姓同族人,都很早随从刘邦,为集团亲密分子;曾为“盗”的彭越,出身布衣的英布,始为布衣的韩信,旧贵族后裔张良,出身农家的陈平,也都疏项而亲刘。有这样的亲密团伙与联络关系,才得以保证败而不散,藕断丝连,胜利有望。
    刘邦非常机智,善于纳谏。试举三例:(1)当他反秦西进时,一路招兵纳贤,到了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高阳地方,高阳老儒郦食其想见刘邦,听说他“不好儒”,曾在戴儒冠者的冠中“溲溺”,但仍然前往谒见。刘邦“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俪生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刘邦听了,骂道:“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说:“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刘邦听了,马上改变态度,“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史记•郦生传》)于是两人畅谈,郦生主动去劝说陈留令投降。刘邦不费吹灰之力取得中原要地陈留。而这时项羽正在北线准备硬拼巨鹿之围。
    (2)刘邦于彭城之役败退途中到了下邑(今江苏砀山),“下马踞鞍”,对张良说:我要以关东地区封赏有功者,“谁可与共功者?”张良说:“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刘邦当即决策,派随何为使,把九江王英布拉了过来,使项羽失却一个臂助;使人与彭越联络,并派刘贾去协助之,使项羽腹心不安;使韩信去开辟北方战场,取得代、赵、燕、齐,使项羽更为势孤。这是楚汉相争初期汉方极为重要的战略方针,没有这个正确方针,楚汉成败未可确知。
    (3)汉四年(前203)初,韩信平定了齐地,“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围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史记•淮阴侯列传》)张良征了谁去击楚呢?乃骑将灌婴,“使婴别将击楚将公杲于鲁北,破之。转南……遂降彭城,虏柱国项佗……与汉王会颐乡,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灌婴传》)足见善待韩信的重要性。
    (4)楚汉于广武对峙,刘邦与项羽阵前对话,“项羽欲汉王独身挑战”。刘邦不应,而数项羽十罪。“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史记•高祖本纪》)刘邦伤胸,急中生智而扪足,又带病劳军,对于安定众心,稳定局势起了很大作用。
    凡重大的军事、政治事件,其成功者,必有坚强的核心集团,必有明智的首领。楚汉相争事件,刘邦与丰沛集团即其明证。
再宏观一点来看,楚汉相争成败的结局,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与影响。首先,自秦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国,而项羽分封18王国,再至汉统一天下,推行郡县与局部分封,以至景武之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推广郡县制,弱枝强干。统一走了个之字道路。而刘邦灭楚兴汉,对于统一道路的由曲而直,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汉之统一乃历史大势所趋。
    次之,秦及其以前多为旧贵族掌握政权,秦末起义者,平民陈胜称王,数月即亡。旧贵族公子项梁、项羽得势,竟然找个旧贵族后裔楚怀王孙心立为王,还称楚怀王。项羽称霸,分封十八王国,诸王多为六国旧贵族后裔或贵族公子,像农家子刘邦这种人却被排挤。而出身民间的刘邦兴汉,竟然开“布衣将相”之局。如三公九卿:丞相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灌婴等等。太尉(掌兵权),前几任是卢绾、周勃、灌婴等等。御史大夫(副相),前几任是周苛、周昌、赵尧、任敖、曹窋等等;奉常(太常)叔孙通,郎中令王恬启、卫尉郦商、太仆夏侯婴,廷尉义渠,典客薛欧,宗正刘郢客,中尉周昌。几乎是青一色的布衣出身或来自社会下层。这种“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不只是政治舞台上简单地跑龙套,而有新血液、新气象的意义。凡社会变化,制度更易,政权替换,没有新人新意识以主持与贯彻,是难以想象的。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人民极为重视历史与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故对楚汉相争这样的历史大事依然念念不忘,常想从中汲取教益,加强文化素养。我个人学识浅薄,所谈可能多有谬误,敬请诸君批评指正。谢谢!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