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家 谱 杂 谈
守望中华礼仪之邦
楚汉相争的决战问题
漫谈中唐诗坛
从 碑 帖 之 学 看 海 派 书 法
东北名人书翰一脔
摛藻扬芬连海情
大连图书馆“满铁资料”之满语、满学图书概述与举要
大连图书馆藏古籍眉批选抄
浅析近代以前地域带给中日间的文化差异
中国近代妇女伦理思想演变与建构
毛文龙与“毛家将”述论
大连地区考古学史研究(1895—2005)
东洋文库藏《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资料随录
高邮王氏父子与陈奂往来函件略考
门前两株白果树
《天风阁词》论稿
尺牍书法中所见平阙书仪及艺术范式
国贼郑孝胥旅大行事心迹考实
日本人的心与佛教――佛教对日本思想文化的影响
汉字书法在日本的流传与发展
《读书敏求记》版本源流述略
古调洵堪爱 今人妙手弹——《大连赋》序
大连赋
赋彩扬厉 书文俱美——评张本义书法近作《大连赋》
写新都会 壮新胸怀 拓新气象 开新赋体
初日楼词述论稿(1)
初日楼词述论稿(2)
初日楼词述论稿(3)
初日楼词述论稿(4)
初日楼词述论稿(5)
初日楼词述论稿(6)
初日楼词述论稿(7)
大连图书馆藏稿本述略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守望中华礼仪之邦
作者:彭林

    众所周知,礼仪是文明民族的标志,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我们中华是千年文明古国,礼仪文明真是粲然大备,“礼仪之邦”这个词正是对她的赞誉。可是近代以来,由于非常复杂的原因,中华民族的礼受到了过度的批判,甚至被全盘否定,说它是“吃人”的,还说孔子提倡礼是为了复辟奴隶制,中国历史被说得漆黑一团,我们的生活中甚至连起码的礼仪规范都没有了。正是这种“文化自戕”,动摇了我们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尊的根基。如今,由于2008年我们要举办北京奥运,大家这才猛然发现由于礼的缺失所带来的问题。但是,“中华礼仪之邦”的内涵,并非只是指点头哈腰、鞠躬作揖之类的交际礼仪,它的内涵非常之广泛,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它?在当代它还有没有价值?这些问题都需要来作深入的探讨。今天我想结合北京奥运,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怎样认识中华礼仪之邦?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没有向全世界炫耀希腊的现代化,而是展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的古希腊文明,这是他们高明和成功的地方。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主题是明确的,就是展现我们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不是西方文明的分店,也不是西方文明的复制品,它是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原生文明之一,是东方人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在我看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不能抓准中华文明的核心,并且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有一位著名导演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随便舀一勺都是精彩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华文明确实非常浩瀚,精彩之处,在在多有,但它决不是一锅粥,无论怎么舀都一样。这些年各地的文化热非常热闹,茶文化、酒文化、豆腐文化、小枣文化等等,无所不及。再看书摊上,青楼文化、乞丐文化、流氓文化之类的书触目皆是。这些当然都是文化,也应该研究,但是,无庸讳言,它们都不是中华的核心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
    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什么?这在学术界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是礼。这一说法的发明权不是我的,而是属于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钱先生就先获我心。钱先生在台北的素书楼会见一位美国学者时说: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它的手指和脚趾,“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钱先生非常明确地说道:“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为什么可以用“礼”来统领中国传统文化呢?钱先生强调了以下两个要点:
    首先,“在西方语言里没有‘礼’的同义词”,“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正因为如此,欧洲国家的地域多“小国寡民”的特征。而在中国,方言、风俗可以彼此歧异,但是,“无论在哪儿,‘礼’是一样的”。中国各地的风俗、方言的差别之大,甚至不亚于比如法国与德国的差别。而数千年来,中国虽然历经磨难,但始终没有走向分裂,因为彼此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是认同的,那就是“礼”。
    其次,“(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传世文献里可以为钱先生的说法提供佐证的地方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左传》中讲到,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立民人”的依据。《左传》和《礼记》里还多次讲到礼是“国之干也”、“人之干也”,“政之舆也”之类的话,礼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都犹如一棵树的躯干,而不是枝杈,没有它就挺立不起来,因为它是中国人立国安身的准则;礼还是推行政令的车舆,没有它,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于四方。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钱先生的见解,高屋建瓴,非常精辟,不如此认识,就不足以把握“中华礼仪之邦”的本质,我本人非常的赞同。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学术界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钱先生的这个谈话,所以我必须在一开头就特别提到,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2.“礼”是什么?
    那么,具体来说,礼包括哪些内容呢?限于时间,我不能面面俱到的介绍,只能着重介绍下面几个要点。
    首先,礼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国家典制。任何国家都有典章制度,而在中国古代,十分强调典制的制订,一定要符合礼的原则。为什么呢?因为古人是把礼作为道德和客观规律的代名词的,所以《礼记》说:“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易”是改易、移易的意思。礼体现的是不能改易的道理,具有最大的合理性。
    国家典制是行政管理的规范,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所以历代政治家和执政者都非常重视,因而有许多的作品。其中最值得向大家介绍的是《周礼》这部书,不知诸位读过没有?清代学者孙诒让称赞它“体大思精”,是黄帝、尧、舜、禹、汤、文王六代治国智慧的集成。《周礼》是一部理想国的蓝图,建立一个美好的国家所需要的纲领和政策,书中几乎全部涉及到了。例如:中央和地方的格局应该怎样划分?两者的关系怎么协调?如何教育民众?如何考核各级官员?部门之间如何制约?丰歉之年的税率怎么确定?司法制度如何保证公平合理等等,非常丰富,而贯穿于其中的则是“理”。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
    《周礼》里的秋官是主管司法的部门,但这决不是一个滥用刑罚的机构,因为严刑酷法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刑是一种在迫于无奈的时候才使用的教育手段,目的是为了最终不用刑。因此,秋官里面有许多合于“理”的规定。例如,在判定罪名时,先要确认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初犯还是屡犯?如果属于初犯,罪行较轻,就不要关进监狱,让他站在一块称为“嘉石”的石头上,把罪名牌挂在他胸前,让他感到羞耻,决心改过自新。这样虽然没有用刑,但已经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再如,为了保证下情上达,民众有冤屈要申诉,有关官员必须受理。如果拒绝受理,申诉者可以站在一块叫做“肺石”的石头上,这时监察部门的官员就会出来听取申诉,如果情况属实,拒绝受理申诉的官员要受到惩处。
    类似的制度,也见于其他礼书。例如,《仪礼》中的《觐礼》记载的是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互聘问的仪节。在主宾见面的时候,使者要致送“国礼”——“圭”,一种非常珍贵的玉器,这是必须要有的外交礼节。但是,在使者要归国的时候,主人要举行一个称为“还玉”的礼节,就是把对方致送的圭郑重其事地奉还给使者。各位可能要说,这不是开玩笑吧?既然接受了,为什么还要退回去?这里面是含有深意的。国家与国家交往,借助于礼物来表达自己一方的敬重,这是在情理之中的。直到今天,我们去见客人都是不好意思空着手。可是,如果彼此交往的注意力集中在礼物的贵重与否上面,那么,这个礼就成了行贿和受贿,味道就完全变了。所以,“还玉”礼节的设计非常重要,是为了不让礼物冲淡礼的真意,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
    《左传》一书以叙述史事为主,中间常常夹杂“君子曰”的评语,评判的标准是“礼也”还是“非礼也”,就看你的言行是否站在“礼”上。比如鲁隐公五年春,鲁隐公忽发奇想,打算到一个非常遥远的、叫做“棠”的地方去看人家捕鱼。臧僖伯劝阻说:根据自古相传的礼制,国君是为民众树立法度的人,应该专心去做国家的大事。执行乱政,那是要亡国的。鲁隐公坚持要去,臧僖伯“称疾不从”。由于隐公的做法“非礼也“,不符合礼,所以史官将它写进了鲁国的史书,以警示后人。所以说古代的礼,包含了一套以道德为核心的制度。类似的例子,《左传》里非常之多,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一读,相信收获一定会很多。
    其次,礼是对人性合理的制约。
    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人的灵魂是要靠上帝来管理的。中国文化不然,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灵魂是要靠自己来管理。这是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那么,人怎样管理自己的灵魂呢?时下有一个时髦的说法,叫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情感、情绪能够左右人的行为,对于人类尤其要紧。情感偏颇、情绪失控就会出乱子。我这里有一张《北京晚报》,上面有一篇报道,題目是:《2/3的命案属于激情犯罪》。许多恶性杀人案,常常是由一两句话引发的,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就是如此。除此之外,某些官员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从根本上说,也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其实,人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的命题,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先哲早就讨论过了,最集中的表述是在《中庸》里面。
    《中庸》开头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全篇的核心之所在。“天命之谓性”,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尊重人性,具有普世的意义。“率性之谓道”,“率”就是沿着,沿着尊重人性的理路来治理老百姓,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喜怒哀乐之情,那么,庶几乎就是治国之道了。可是,人性有天然的弱点,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除非你是圣人。如果过分张扬人性,肆意放纵它,那么人性与兽性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民众,让他们懂得修正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修道之谓教”。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说,修道的“教”,就是指礼乐教化。
    《中庸》接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在没有外发的时候,是处于“中”的位置,既不过分,也没有不足的问题。当人在受到外界的影响,情感的外发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足。要想做到“发而皆中节”,就是恰倒好处,就像孔子评价《诗经》的时候所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旦进入“和”的境界,在任何时候都能波澜不惊,从容面对一切,情绪不会大起大落,不会大喜大悲、狂怒暴躁,“举世誉之而不私悦,举世毁之而不加沮”,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需要长期的学习和修为。
    《中庸》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民众原本就有中正的本性,这是我们得以治国的最大的“本”。通过礼的方式,把民众引导到“和”的境界,把残留在人性中的动物性转变为理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最大的道。《中庸》之道,就是追求“和”的道理。“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终极目的,就是造就和谐的人以及和谐的社会。现在西方有人说中国的发展方向不清楚,其实中华民族从古代就是讲“和”的民族,最有资格谈“和谐”。我们今天提出建立“和谐社会”,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绝不是应付海外舆论的权宜、粉饰之词,而是我们千年传统的自然延续。
    儒家认为,人修身需要在“质”和“文”两个方面下工夫。“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品德,比如质朴、诚信、正直、敬让,这是做人的底色。“文”,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个文明人的典雅的“文采”。孔子的一个学生对此非常不理解,认为“质”就行了,干吗要“文”?孔子说,虎豹与犬羊的重要区别是在于它们的皮毛上面的“文”不一样,如果把他们的皮毛统统剃掉,还能区分虎豹和犬羊呢?“质”是“文”的依据,“文”是“质”的表露,《乐记》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做“德煇动于内”,“礼发诸外”,所以,中国人的礼,非常强调内在的德性,把它当作学习礼的起点。
    第三,礼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体现。
    西方人讲平等,我们东方人讲尊卑,乍一听我们太落伍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讲尊卑?其实,西方人讲平等也是宗教文化的体现,因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你爸爸是上帝的儿子,你也是上帝的儿子,没有区别,孩子见了爸爸可以拍肩膀。现在这种平等被很多人追捧。但它就一定好吗?《参考消息》转引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说,由于对一些学生的行为无法容忍,2004年有1/3的美国教师认真考虑过要改行。因为80%的学生张口闭口都说享有自己的权利,如果老师的管教过于严厉,他们的父母就会提起诉讼,所以孩子毫无顾忌,变得很粗野。这种所谓的平等,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凌驾于老师之上,使得正常的教育很难进行。
    中国人讲尊卑,看似不平等,其实不然。尊卑是相对的,父亲与儿子在一起,父尊子卑,因为父亲岁数大,社会经验比较丰富,对儿子有养育之恩,当然要尊敬。但这种关系不是不变的,儿子会变成父亲,那时也就成了尊者,受到子女的尊敬,公平得很。平辈之间交往的原则,是以对方为尊,实际上是彼此为尊。我敬你一尺,你也会敬我一尺。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平等。所以,钱穆先生讲,礼是以对方的存在、并且心存敬意作为前提的。礼的原则是与人为善,处处为对方着想,以此求得社会的和谐。
    在我们的历史上,最早实行礼治的是文王。《史记》里记载,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天下怨愤。周文王用道德来收揽人心,威信很高,诸侯之间发生争端,都会找文王做裁判。当时虞、芮两国为了中间的一块田地长期纷争,于是去找文王评理。可是走进周的地界,发现“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感到非常惭愧,说“吾所争,周人所耻”,我们所争执不休的私利,正是周人感到可耻的东西,去找文王评理,岂不是自取其辱?于是,他们转身回国,通过互相谦让解决了争端。文王没有出面,就把虞、芮之争解决了,两国的风气也得到了提升,这就是礼乐教化的力量,成为后世追慕的典范。
    因此,后世为政者十分重视礼的教化作用,《史记》在介绍制度史的时候,就把《礼书》放在第一篇,并且强调它对于治理社会的基础意义。《旧唐书•礼仪志》说礼是“人伦之绳墨,失之者辱,得之者荣”,“不可须臾离”。历代对于礼制之书的编撰和研究,更是不遗余力。汉代有《曲台集礼》140篇,隋文帝时有《五礼》130篇。唐太宗践阼之初,就命令房玄龄、魏徵等礼官学士修订了《贞观礼》100卷。后来,唐高宗又命令长孙无忌等增益补订,撰成《显庆礼》130卷。再后来,徐坚等奉命修撰《大唐开元礼》150卷。这些礼书使得大唐的典制粲然大备,对社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衣冠文物,声教迄于海外,对于新罗、日本等地的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礼在当代社会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有人可能会讲,现在是工业文明,甚至是后工业时代,我们的“礼”,都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到现在太老旧了!应该把它淘汰了!说老实话,把社会的发展分成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或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阶段,是学者为了研究和叙述的方便而做的划分。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刀断斧劈式的,而是一个有机体。就像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他体内有一以贯之的东西,不是说到了一个阶段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的。比如孝敬、诚实、守信等这些基础性的道德,是可以超越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我称之为“人文基因”,它不仅有继承性,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有所遗传。
    1.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精神文明的引领。
    人类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从来就是伴有精神追求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即便如此,他们还会在陶罐上面画画;用海蚶壳、石片做成佩饰;他们还会思考地球以外的事物,许多神话就是这一时期的产品;这就是精神追求啊。
    社会的发展,要求物质与精神同步,否则就会失衡,畸形发展的社会是要出大问题的。工业文明时代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人类用智慧创造了工业文明,如果又用它来摧毁自己的精神家园,那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剧。由于精神的缺失,许多人发家致富以后,穷奢极欲,挥金如土,豪赌吸毒,无所不为。孔子早就说过“富而教之”的思想,就是用礼去教化他,让他树立健全的人格。富而不教,就是暴发户,就会成为社会的毒瘤。
    改革开放之初,有不少人认为,只要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什么难题都不难解决。没想到,制假、贩假之风随之而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而且败坏了我们国家的形象。于是,又有人认为,只要把法制建立起来,一切问题都会化解。可是,知法犯法、有法不依、钻法律空子的的现象几乎是无处不在,令人不胜其烦。事实证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需要提升大众的道德水准。在杂乱无序、甚至是无政府的状态下,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不仅很难长久,而且会带来灾难。
    2.礼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大家往往只注意哪些看得见的硬指标,比如外汇储备、人均GDP、钢铁产量、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等。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理念等,软实力很难量化,但确实是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的。软实力不但可以在凝聚人心、激励士气、提供史鉴、醇化民风、树立民族形象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为经济、政治、外交的发展助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邻国似乎比我们觉悟得早一些。
    《环球时报》有一篇文章:《日本借软实力提升形象》。日本人意识到,现在仅仅用金钱、军事手段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已经很困难了。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因此应该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用独创的传统的自然协调的人文力量来赢得各国的信赖,他们的做法是,“动漫、游戏、生鱼片,一个都不能少”,希望借此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
    请大家看《环球时报》上的另一篇文章:《韩流在中东登陆》。韩国的《大长今》,成功地树立了民族形象,不但风靡亚洲,而且进军中东,强化了文化外交,赚取了大笔外汇。《大长今》里面的礼仪,基本上是唐宋时期从中国传过去的,现在反而成了人家的文化特色了,我们的国民看了还羡慕不已!这种“文化倒灌”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再塑中华民族的形象服务,它的作用千万不能低估。
    3.礼的缺失带来的问题。
    过去我们一讲到礼,就讲是封建秩序。于是我们把礼统统打烂了,结果连起码的社会秩序也没有了。不管是骑自行车的,还是开汽车的,都互不相让。将来大家有钱买了飞机,在天上一定也会这么撞来撞去的(笑声)。
    美国《新闻周刊》有一篇报道:《在中国开车危险又刺激》,说调查显示,中国车祸的总量占全世界的20%。中国每辆车发生车祸的比例是美国的16倍。在过去5年中,中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是10万。中国在交通法虽然规定了礼貌驾驶,但和现实是有差的。     
    《纽约时报》有一篇题为《可怜的中国空姐》的报道说,从郑州到上海的一架飞机,本来90分钟就到了,可是客人带的行李多得摆在厕所前边。于是有人就开始嚷嚷:有的人说饿了,有的人说扰乱了我的商业计划,结果把空姐都弄哭了。空姐说,请系好安全带,结果客人毫不理会。客舱里总是很吵,有的客人还大声唱歌。空姐请他们安静下来,结果客人瞪着眼看着她。还有在北京一个饭店的电梯里有一个告示牌。写的竟然是“请不要在电梯里大小便”。《参考消息》有一篇文章说:“德国人教中国人规矩地如厕”。我们五千年的礼仪之邦,竟然已经沦落到要外国人教我们如厕的地步,真是令人伤感!
    礼仪的缺失,不仅使社会风气变差,而且损害了我们的民族形象。《环球时报》有报道说,欧盟对华开放旅游刚刚一个月,如何面对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带来的问题: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好的卫生习惯等,将是法国社会面对的一个难题。这种形象怎么和人家交往?这损坏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的形象!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让全世界的人都尊重中国人,让大家都相信这是一个有5000年文化的民族,是一个和谐的民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该知礼仪、懂荣辱,营造适合于人居的人文环境。遗憾的是,我们的生活虽然已经进入了小康,而生活方式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的表现是:
    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谦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礼是以敬为主,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而敬又是以谦让为基本内涵的。现在是凡事争先恐后,生怕吃亏,在这种心态之下,不愿排队,不肯让座,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开汽车,彼此抢道。北京的马路之宽,海外也不多见,而交通秩序之混乱,同样是海外罕见,其根源是无礼。
    没有公德心,自己家里弄得干干净净,门外如何就不管了。许多人把大地当作大痰盂、大垃圾桶,乱吐乱扔,使得大环境脏、乱、差。
    不会用敬语。敬语是文雅的交际语言,需要有一定的教养和文化才会使用。如今许多人还停留在文革时期的风气里面,说话以粗俗为美,以带脏字为豪爽。不知有雅言,不会用敬语,见到人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他的尊重。
    总之,我们经济上去了,可是人文素质上不去,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三、传统礼仪与人文奥运
    从1992年起,我国就开始申办北京奥运,当中曲曲折折,用了8年的时间才获得批准,为此耗费了庞大的资源。为了办好北京奥运,我们还要建设许多比赛场馆,今后的投入还会更多。时下有一个时髦的说法,叫“投入产出比”,这是一个商业运作的术语。投资做一个工程或者项目,要做到投资尽可能少、产出尽可能多,反之就会认为是失败了。北京奥运的投入如此的巨大,我们期望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这个问题现在必须把它想得很透彻,否则,将来就没有评估这届奥运是否成功的标准。
    1.京奥运,我们究竟要什么?
    近年,媒体对北京奥运的讨论非常之多,而兴奋点主要是在奥运金牌和奥运商机这两个问题上。奥运会是竞技运动比赛,就是要拿金牌的,否则就不要参加了。在北京办奥运,我们的运动员尽占主场之利,金牌肯定会多拿。可是,拿金牌又是为了什么?我想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许多运动员得了金牌,都会情不自禁地把国旗披在身上欢呼,为获奖者颁奖,要升国旗、奏国歌,说明奥运奖牌是与国家的荣誉一体的。我们是发展中的国家,尤其需要振奋民族精神。但是,平心而论,我们的金牌选手都是由国家花费重金培养起来的,而如今农村的许多中小学里,连起码的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都没有。尽管我们已经变成了金牌大国,但远远不是体育强国。如果过于看重金牌,就会产生许多副作用。
    有人认为,在最近一二十年当中,奥运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产业,它可以为主办国带来巨额的商业利润,这正是许多国家积极申办奥运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在北京奥运中赚到钱,当然是好事,何乐而不为?可是,这不是我们申办北京奥运的主要目的。我最近在报纸上看到凤凰卫视主持人闾邱露微的谈话,她曾经在洛桑亲身见证了萨马兰奇宣布由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的历史性场面,目睹了大厅内中国代表欢呼的动人情景。她说大家决不是为了钱在欢呼,而是为了国家的地位和尊严在欢呼。我非常赞成她的见解。宣布表决结果的那天,我恰好在台湾,我从电视里看到,天安门广场和世纪坛成了欢乐的海洋,那画面令人终生难忘。我想,谁都应该很清楚,当时大概很少有人是为了钱在欢呼的。
    我国政府没有说要把北京奥运办成金牌奥运、利润奥运的口号,而是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目标,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我想,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并不困难,北京市政府不仅早有规划,而且大家都已见到了成效。科技奥运也不是什么难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距今已经40多年,“神六”也已经成功升天和回收,运动场上那点技术问题是难不倒我们的。难就难在人文奥运。应该说,奥运无论在哪个国家举办,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差别主要是在人文奥运上。奥运是否成功,在相当的程度上,是看主办国是否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本国的文化与形象。
    以前,日本、韩国在经济起飞阶段,曾经成功地借助奥运会来展示自己的形象。2008年奥运会也给了我们一个充分展示我们国家尊严的机会。所以,人文奥运要真正做到人文,就要恢复我们传统礼乐文化中优秀的东西,让别人看到我们的精神面貌。如果人文奥运没有给别人留下这些印象,那么我们赚得钱再多、金牌拿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那么奥运会就是失败的。
    2.什么是“人文奥运”?
    那么,什么是人文奥运呢?不少人认为,所谓人文奥运,无非就是让老外来看看我们的天坛、故宫、八达岭等古迹。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还常常用到“人文日新”这个词。那些古迹,是凝固了的历史文化,它怎么能“日新”呢?即使它们需要修复,也必须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它的原貌,任何翻新都是对文物的破坏。可见,这种理解是站不住脚的。
    人文一词,源出于《周易•贲》卦的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人文”一词是与“天文”相对的,是上古为政者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农业社会是要靠天吃饭的,只有时刻观察天文、正确把握气候的变化和节气的转换,才能有好的收成。否则,农业欠收,社会的安定就没有了前提。这种状况,即使是今天的农村,也还是如此。“文革”期间我在江西很多年,当地农民春季插秧,有一句口号,叫做“不插五一禾”!老俵说,两块秧田,一块是五一前插的,另一块是五一后才插的,秋收的时候两块地的产量就会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天文是非常要紧的。
    但是,光是注意天文是不够的,一个社会的进步,除了物质的发展还必须要有精神的发展。人类社会是思想者的世界,而人的思想又非常复杂,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出问题,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关注人文。这里的“人文”一词的含义,古人有很明确的解释,就是“文德之教”,具体来说,就是用礼乐之道教育民众,不断提升他们的境界,用道德来引领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不是空洞、苍白的说教,而是寓于民众喜闻乐见的礼和乐当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被道德所“化”。“教化”一词就是这个意思。“人文日新”,是指人在接受教育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只要人人被化,那么自然就是天下大化了,所以说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几句话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得如此的简明透彻,令人叹服。
    在《周易》里面,还有一个与“人文”有关系的词,叫做“观光”。我想请问诸位,它是什么意思?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难道我们会连“观光”这个词都不懂?不就是旅游吗?北京不到处都是来游历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的观光客吗?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的解释不对。“观光”这个词,源出于《周易•观》卦里的“观国之光”这句话。所谓“国之光”,说得明快一点,就是人的精神面貌、道德气象,就是国家的人文之光。古代中国是特别重视人文教育的国度,所以每逢外出,总是把参观和学习对方民众的好风气放在主要位置。古书里常常有“到上国观光”、“到大国观光”之类的话,说的都不是游山玩水。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谈什么是“人文奥运”了。在我看来,我们的人文奥运,应该是要体现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尤其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经济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精神面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如果我们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一个礼仪之邦的形象,一个人文日新的大国风范,世人都相信中国确实是一个和谐的、和平崛起的国家,那么北京奥运就是成功了。今后谁再想靠操纵媒体来贬低中国,欺骗舆论,就很难得逞了。
    3.古代中国是否有体育精神?
    此外,我们还要记住我们的体育精神。如果有外国记者采访我们,问中国古代有体育吗?你怎么回答?我看了一本书,讲奥林匹克的,说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只有希腊才能产生。其实,我们古代就有很多体育。在汉唐的时候,每次科举考试完了后都要打马球,观众人山人海像潮水一样,你不能只会死读书。在战国时代,临淄人就已经盛行玩“蹴鞠”了,也就是最早的足球,所以国际足联承认临淄是足球运动的故乡。可是,从时间上来讲,这些体育运动都比古希腊的奥运会晚。古希腊首届奥运会是在公元前776年,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当时我国各地盛行一种“乡射礼”,射道的长短、靶子的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也专门有人量,这里面尤其了不起的是有中国体育精神。
    西方体育运动强调的是更高、更快、更强,都是体能方面的。中国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内在的道德与外在的技能协调发展。怎么才能射得更直?内质要直,目标始终如一,气要下沉,用力精猛,发而不中,反求诸己,比赛开始要揖让,不管谁输谁赢,都要行礼。你看东亚的许多体育运动,都保留着这种习惯,这是君子之争,欧洲没有的。
    举行乡射礼的时候还要奏乐,演奏的乐曲有《诗经》的《小雅》、《大雅》,只有身心和谐的射手,才能按照音乐的节奏射箭,并且射中箭靶。所以说,中国古代体育精神讲究全面发展。如果我们都能理解我们传统的体育精神,那么人家输了,我们怎么会嘘他呢?更不会像泰森那样去咬对手的耳朵(笑声)。
    那么,有人会说:“照你这么讲,金牌就不要了?”请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奥运金牌当然是要的,而且多多益善。奋勇拼搏,勇夺金牌,本身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而金牌又可以反过来振奋民族精神。但是,我们在争夺金牌的过程中,要显示大国风范。前不久,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个节目,说邓亚萍有一次跟一位韩国选手决赛,在最关键的时刻,对方打了一个擦边球,但裁判没看到。邓亚萍立即对裁判说:“这是一个擦边球。”后来教练称赞邓亚萍做得对,体现了一个大国运动员的风范!如果邓亚萍故作不知,那么这块金牌拿了也不光彩,我们的形象也就没有了。我们争奥运金牌,一定要站在这个高度上。金牌要靠实力去争,而不能靠小聪明、小动作,或者靠观众起哄,那简直就是抢金牌了。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以前有些主办国为了争得好名次,甚至有买通裁判之嫌。有些犯规动作,全世界的观众都看到了,裁判偏偏说没有看到;犯规的运动员也装得没事一样,这是非常让世人看不起的,也是有损国家形象的。
    4.北京奥运需要文明礼仪,但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为了北京奥运。
    当前,举国上下的礼仪热,是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直接引发的。为了办好北京奥运,进行全民的礼仪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把北京奥运与礼仪教育挂钩挂得太紧,就会有问题。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办北京奥运,那还要不要举行全民的礼仪教育?如果我们过于功利地看待礼仪教育与北京奥运的关系,那么奥运一结束,礼仪的约束就宣告解除,一切恢复到奥运以前的老样子。大家想想几年前的“非典”,那时大家怕被传染,每天洗手,也不随地吐痰。可是一旦“非典”的风险消失了,一切都照旧。为了抗击“非典”,我们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是连随地吐痰的陋习都没有改掉。因此,在我看来,这场礼仪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民族的长治久安,而不仅仅是为了北京奥运的体面。北京奥运是凝聚民心的绝佳机会,抓住这个机遇,用传统礼仪来提升大众的道德水准,把一件本来早该做的事做好,这对我们民族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做秀”。

    四、振兴中华礼仪之邦的几个建议
    1.礼要成为社会法规
    礼是全社会的行为规范,只要全社会都遵守礼了,移风易俗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当前,不少国家都有国民礼仪,例如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要把右手放在胸前,向国旗行注目礼,并且要跟着唱国歌。这一类规范的有与没有,我想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建立公务员礼仪、校园礼仪、乃至外交礼仪等等。去年初,我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做关于古代礼乐文化的演讲,节目播出后,我收到一位美籍华人的来信,他说重振礼仪之邦,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让全国人大立法之后,颁布执行。我非常赞成他的建议。
    2.礼仪教育要进课堂、进主流教材
    少年儿童思想单纯,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久而久之,就可以收到“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的效果,这样,我们民族的总体素质,就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个问题,古人非常的重视,例如朱熹就曾经反反复复地谈到这一点,他认为对于孩子,做比说更加重要,因为他们还不太懂事,对他们讲大道理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要紧的是要教他们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越是具体越好,比方说吃饭的时候,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定要等父母先举筷子,然后再吃。再比方说,父母有所召唤的时候,不能拉长了声音应答。再比方,吃菜的时候,如果拿起了汤匙,就要放下筷子;反之亦然;不要这两样东西一起上手。如此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规范里面,都包含着尊敬父母、文明进餐等等的道理,对于奠定他们做人的基础,至关重要。目前,这方面的教育尚未进入学校的主流课程,只有社会上的一些志愿者在零星地做,属于“体外循环”的性质,效果不理想。
    3.炎黄子孙要行中华礼仪
    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化出现了严重的西化现象,例如传统节日都快要被“洋节”给替代了,节日是民族文化最显著的表征,如果连它都消失了,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最近,听说有关部门正在起草一个方案,准备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传统节日全部休假,让老百姓有充足的时间来过自己的节日。这个方案真是高明得很,我希望它早日通过。令人想不通的是,正当我们在抵制“洋节”的时候,“洋礼”却在大张旗鼓地登场了!西方商务礼仪正在进入各地各类学校的礼仪课堂,被当作中国礼仪在推广,教你怎么涂眼影、怎么打领结、怎么拿刀拿叉等等。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西化,一旦推行开来,其严重性一点也不亚于全民过“洋节”,因为礼仪文化是我们的核心文化。所以我非常担心,如果北京年奥运举办之日,就是中国礼仪消亡之时,那就是一个悲剧了。也有人说,推广西方礼仪,是为了北京奥运时能与国际接轨。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由。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通行的规则:入境随俗,就是说要尊重到访国的习惯。这种尊重是对等的,我们到外国,要尊重外国人的习惯,他们吃饭用刀叉,我们也不应该特殊。其实,我们到外国去,没有人会给我们准备筷子的。相反,外国人到中国,则要尊重中国的习惯,我们用筷子,他们也应该用筷子,这是对我们文化的尊重。我们应该有文化自尊,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为此,尽快制订和推广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礼仪,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了。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