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书院和“学为己”的书院精神
中国文明的起源
汉画像石与汉代社会
谈清史和清史研究
话说张学良
《红楼梦》探佚
中国小说与史传的不解之缘
名作的感染力
中国民俗文化的根基与影响
谈谈中国戏曲
书法创作及其特点
漫谈今日书画市场与收藏
日本的中国学漫谈:以京都为主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以桃太郎故事为例
书法危机与书法家的责任
农事与艺文:秋胡戏妻作品中的桑树
《从朔编》考朔
罗振玉、罗继祖点评《桐阴论画》
青泥诗文补
石涛新论
罗雪堂兴农思想句玄
顾颉刚与图书馆
唐与渤海关系的珍贵文献
甲午战争前中日留学教育比较
黄海海战“松岛”舰被击真相
《罗雪堂合集》出版
评《辽宁省博物馆藏书画著录》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谈清史和清史研究
作者:谢景芳
一、一般人对清史的认识状况

    对中国古代历史,大家较熟悉的是清代这一段。主要的原因是:第一,这一段历史离我们今天较近,清朝到现在灭亡还不到一百年,许多人物和史事还在我们的耳边传播;第二,我们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一般都要上溯到鸦片战争,在中小学的历史课教学中,也主要是讲述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第三,清代历史文化的许多重大制度、风俗、民族、边疆、外交等多与现实有重要的联系,对清代历史的关注也就多于其他各朝代;第四,近年来以清代历史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形成了一个潮流,清代历史的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都成了社会文化消费的重要题材,对清代历史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五,清代消亡时间不长,许多史实和人物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这就提高了社会对清史研究的关注程度。所有上述原因都使清代历史在社会上具有广大的爱好者,这对推动清代历史的研究和普及清代历史知识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事情要一分为二地看。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应该进行,但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这些年来,在进行和执行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情感化和教条化的倾向。对许多历史人物不能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价,甚至对清朝的历史地位也不能够作客观的评价。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对人与事进行简单划分;为夸张自己的成就,就任意贬低前人的奋斗和努力;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认为凡是封建时代的,就只有批判的价值而无任何值得称道之处;对清代历史的宣传,似乎只有丧权辱国、卖国求荣;所有男人头上梳辫子的形象就是中国人的耻辱和屈辱;清朝的前期就是大杀汉族人,后期就是割地赔款;满族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没干什么好事。这种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清朝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些基本史实的无知,也涉及到历史观问题。
    就一般文化消费来看,问题也相当严重。人们相信书本、相信电视,把演义、戏说、传奇故事当成是真事儿,把编剧和导演的理解和看法当成是定论、定评,以致于形成定式:雍正帝阴狠狡诈;乾隆帝风流倜傥;孝庄皇后雄才大略;慈禧太后委琐昏庸。当然,还有很多历史事件也都与事件的真实性相去甚远,有的根本就是胡编乱造。
    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清代史研究的进展,过去对清代历史认识上的一些错误已经被纠正,一些史实逐渐澄清。可是人们对研究动态了解不够,造成对清代史事或沿袭旧说,或将错就错,或干脆就不加研究地把野史传闻当成事实加以认可。所有这些都应及时加以纠正,只有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才能知古鉴今,既不厚诬古人,也不贻误今人,真正发挥历史学的文化建设功能。

二、清代历史进程的线索和规律

    清朝的发祥地在辽宁。这无论是从清王朝的创始人努尔哈赤活动的地域来看,还是从他所创立的后金政权地点来说,都是无可争议的。辽宁是女真(满洲族)人活动并创造辉煌历史的基地和后台。
    在东北地区,早在有史记载之前,在现今的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两侧就生活居住着西部的东胡人和东部的通古斯人。满族的先世就是通古斯人的一支,在先秦时期称为肃慎,两汉时期称勿吉,魏晋时期称挹娄,隋唐时期称靺鞨,当时其中一支粟末靺鞨,在唐朝的册封下,在今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渤海镇建立了地方政权——渤海国,共传王位十五世,二百二十九年(六九八至九二六),被当时兴起在辽西一带的契丹人灭掉。在辽朝统治的两百多年中(九一六至一一二五),改称为女真人的满族先世,不甘心契丹贵族的压迫,起而反抗,于一一二五年灭辽,在哈尔滨一带建立起“大金”政权,灭亡北宋,与南宋王朝南北对峙,直到一二三四年,被蒙古灭亡。在元朝和明朝统治时期,女真族一直在东北活动。明朝万历初年,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地女真,积攒实力,开始反抗明朝对女真人的压迫。一六一六年在辽宁新宾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政权,在与明朝的战争中始终处于主动,一六二二年占领了除辽河以西地区以外的全部东北地区,并建都沈阳。一六二六年努尔哈赤兵败宁远(兴城),随后去世,由其子皇太极继位。他西击蒙古,东征朝鲜,南袭明朝,一六三六年改国号为“大清”,自称皇帝,改族称为“满洲”,开始了与明朝一决雌雄的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斗争。一六四四年春天,李自成兵进北京,明朝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皇太极病逝沈阳,其六岁之子福临即位,摄政王多尔衮执政,率八旗兵南下,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攻入北京。十月福临在北京重新登极,满族人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
    从一六四四年起到一九一一年清朝倒台,清朝一共传位九代十帝,二百六十八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为主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历时代变迁最激烈、世界地位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朝代。
    从一六四四年到一八四〇年近两百年的时间,清王朝经历了战争、恢复、发展、繁荣、鼎盛和中衰的过程。顺治十八年和康熙前二十二年经历了战争和动荡:抗清斗争、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最后控制了全国。这是清朝建立和政权稳定的时期。从康熙二十二年开始,和平建设成为社会的主流,这是康雍乾盛世的起点。从此开始,中经雍正十三年到乾隆六十年,历时一百一十多年。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嘉庆二十五年和道光前二十年,清朝进入中衰时期,各种矛盾:阶级的和民族的;国内的和国外的;边疆的和内地的;政治的和经济的……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有些开始尖锐和激化。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山东王伦起义最早发生,然后是嘉庆元年(一七九六)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随后是东南沿海的海盗活动,当时还发生了天理教在河南和北京的暴动,起义者甚至打进了皇宫。其他局部的起义和造反几乎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社会生活的一般状况是:国家财政问题严重,官贪民贫,吏治腐败,人口和土地比例严重失衡,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外国势力在中国的周边加大了侵略扩张的强度和速度……。清朝,当然也是中国最艰难的时刻即将到来。
    一八四〇年,来自于海上的威胁终于成为现实。清王朝反击英吉利侵略的战争失败,《中英南京条约》中清朝不得不接受割地、通商、赔款的现实,这不仅是清朝两百年来所未有,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所未经。从此,世界上最强大的、文化最发达的、占据国际优势地位的中国已经成为历史。
    从此以后清朝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的灾难史、伤心史。晚清七十年,中国社会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府已经不能正常地行使主权,伴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连续签订。人民不是死于贫困,死于灾荒,就是死于战乱。为了活命自存,为了保家卫国,人民造反、起义,要求变法,奋起革命,流血牺牲,百折不挠。一九一一年清王朝被推翻,帝制时代成为历史。

三、清代历史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清朝的历史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灾难史,是一部不堪回首的清政府的卖国投降史。似乎那个男人头上留辫子的朝代一无是处,只有可供人们嘲笑消遣的笑料。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回溯的意义的话,只是可供找一找中国现代如此落后的原因,并从中接受“落后就必然挨打”的教训。这种对清代历史的认知是相当片面的。多年以来,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和一般的教育宣传中,给人们灌输的就是这种可笑的历史观。似乎在那近三百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中国人什么都没干,干了也没什么意义;满族人毁掉了中国世界大国、强国的辉煌历史,毁掉了中国值得自豪的历史文化,并且也使中国陷入了难以摆脱的贫穷和落后状态。这些认识一直阻碍着我们对清代历史的理解。其实,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也同样是一个值得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朝代。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清朝前期的良好治理和统治,中国在西方殖民活动以及后来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中,就完全可能沦为殖民地,而不是什么赔款割地。如果没有清朝前期的社会整合与良好的而有效的边疆控制,我国当今的疆域和领土能是一个什么状况,就很难预测。
那么,如何才算是科学地认知和正确地理解清代历史,了解清代历史到底有什么意义与价值?
    我们必须把清代的历史放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放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放在中国多民族的发展格局里、放在世界时代变迁的整体变化中,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清楚说得明白。否则,一切的片面肢解和情感用事都永远无法真正了解清朝。
第一,清朝的统一和高质量的社会管理,使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达到高峰,出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最后一次也是水平最高、历时最长的社会繁荣时期——康乾盛世。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期望的是社会太平、安居乐业、家给人足,尽管那不是什么高水平的生活标准,但在那个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时代,也并不是容易实现的愿望。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遇到什么战乱和灾荒,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实在是难能的。中国历史上,值得人们夸耀和向往的盛世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再就是清朝的康乾盛世了。我们发现,在这几个少有的盛世中,清朝的盛世不仅是清王朝治理能力的证明,也是中国人对社会管理、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的证明,更是对数千年传统管理模式、发展潜力发挥净尽的证明。
    在中国古代所谓正统王朝的三百五十多个皇帝中,清朝的最高管理者大多是称职的,而康熙、雍正、乾隆更是出类拔萃。这三人共执政一百三十八年,乾隆和康熙是中国历史执政时间创纪录的人。康熙二十二年以后,中国出现了持续一个多世纪的和平发展繁荣的盛世,清朝也因此巩固了统治。几个皇帝都能不辞辛苦,勤奋为政,一扫前朝弊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边疆巩固、民族和睦、国力强盛,康熙帝赢得了“圣祖仁皇帝”的尊称。在此期间,清朝的土地开垦达到了历史上的峰值:近九百万顷。土地种植的质量、作物品种、产量都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因此,清朝也养活了历史上数倍于前朝的人口(乾隆末年人口总数达到三亿),平均寿命也大幅提高,国库存银经常保持在六千万两上下,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不能相比的。全国国土总面积约在两千两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且边疆稳固。以社会稳定程度来看:康熙三十七年,全国死刑三十五人;四十五年二十五人;五十一年三十二人;五十四年十五人。那时中国人口总数已达一亿数千万,每年死刑二十至三十人,甚至还商量过是否可以停刑!康熙帝、乾隆帝都因为忧愁国家大事(边疆的稳定、人口的无限度增加、吏治的腐败、黄河泛滥、粮食的产量等),有过夜不能寐的经历,雍正帝批阅奏章甚至秉烛达旦。这几位皇帝都是文治武功的高手,才华过人的精英。
    第二,清朝的边疆管理和民族整合政策是中国在内乱外患中,仍然能够保持大一统和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中国人从古到今就一直生息繁衍在东亚大陆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并创造了独特的优秀文化。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上,国家统一、民族和睦一直是国人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从秦朝统一开始,虽历经波折,到元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基本已经确定。尽管明朝对边疆的管理不能尽如人意,民族关系也一直处理不好,但是到清朝,中国对边疆的管理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康熙帝成功地击败了沙皇俄国在中国黑龙江地区的侵略活动,成功地抑制了荷兰、英国等对中国沿海岛屿的图谋。中国第一次在国际关系中以法律条约形式与俄罗斯固定了中俄东段和北段边界。对边疆的叛乱活动,用兵一个多世纪(亲征、屯田、驻军)。实施行之有效的“一国多制”的统治政策:在西藏采取驻藏大臣制和金瓶掣签制;在新疆采取将军制与伯克制度;在云南、贵州采取流官和改土归流制度;在内外蒙古采取黄教及盟旗制度;在东北采取三大将军制度等,以多种制度因地制宜实施了有效的统治。边疆长期稳定,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康熙五十八年以近代手段勘定全国疆域并在法国巴黎以铜板印刷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确的《皇朝疆域全图》,是中国对边疆管理的最重要成果。这一切建设,使得古老的中国在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东来和近代全球扩张侵略的大趋势下,免遭了灭国的殖民地命运(全世界只有日本、尼泊尔、伊朗、阿富汗和中国),尽管晚清王朝的统治走向腐败,割地赔款,中国受尽屈辱,但是那些边疆治理的许多政策,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国边疆管理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
    清代无疑是以满族贵族为统治核心的政权,当然彻底放弃了大汉族主义。清朝皇帝为了稳固对汉人的统治,大力清理“华夷之辨”思想,缓解民族歧视,加强对中原传统文化的理解、利用。对少数民族采取了联合、笼络与武力威慑相结合的统治政策,也借鉴以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教训。这些措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淡化了民族之间的猜忌和隔阂,减少了摩擦,增加了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的整体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这是近代中国在屡遭战乱、破坏、分割、侵略而终不至于分裂的基石。
    第三,清朝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建设的集大成时期,这是研究和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时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由原生态文明一直发展到现代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诸多文明中相当典型的一种(有中国特色)。历代王朝一脉相承,在几千年中因革损益,将中华文化发展到所能达到的顶点。所有的一切,到清朝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专制制度为例:清朝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最具权威的皇帝,而且无论从个人的素质还是制度的保障,都真正是“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中国历史上高层政治中的分权现象:宦官干政、外戚篡权、朋党攻击、诸王反叛、勋臣乱政、皇位争夺、宫闱丑闻、武将割据……几乎一扫而光。清朝的许多制度仍然可以给我们许多的启示:惩贪治赇、治吏养廉的管理方法;官员的考核(四格八法)、回避、致仕制度;对整个官僚系统的监察与弹劾制度等。有些经济制度在今天也有进步意义:黄河的治理;南粮北调;运河的管理和使用;水利设施的修建与管理;农牧副渔的协调发展等。当然,传统政治制度中的许多东西都已经是历史的陈迹,在今天已经不再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对认识传统和国情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四,清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整理和总结时期,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保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像清朝那样重视在经验层面上把握历史文化。从康熙帝开始,编纂了数十部堪称是创纪录的大书,如《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皇朝通志》、《四库全书》等等。在乾隆和嘉庆间形成的乾嘉学派,更是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推向了极至,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当然,清王朝对文化实施专制政策,严格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甚至大兴文字狱,也造成了文化的重大损失。这是专制主义的通病,不独清朝为然。
第五,清朝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国融入世界潮流的关键时期,清朝没有完成由传统社会向工商业社会或者说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那么清朝或者说中国当时到底有没有社会转型的可能?世界转型期发生在明朝中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直到乾隆时期,并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证明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社会发展水平就比西方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太多的理由谴责皇帝们的保守和无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治理方法、认识能力、具体国情等,我们不能苛求康熙、乾隆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我们有时并不比古人聪明多少,事后诸葛亮总是容易做。
    总之,中国文化要想融入世界,必须在中国自有文化内加入外来因素,给我们一个刺激、冲击,然后在融入多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见贤思齐,走向自强之路。
    下面我再简单说一下大型《清史》的编纂问题。
    中国古代社会有个传统,前一个王朝灭亡了,后一个王朝要为其撰修历史,这是从唐朝就形成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二十四史》就是这样修出来的。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组织赵尔巽等学者修史,这就是后来的《清史稿》。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有些地方编得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没有参考清朝的档案,故不能算是权威的。建国后,曾经先后四次提出要修纂清史,第一次是一九五〇年,董必武最早提出为清朝修史,由于当时中国百废待兴,没有时间来完成这一工程;第二次是一九五八年,周恩来找到任北京副市长的明史专家吴晗,让他组织修纂清史,可是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也未能进行;第三次是一九六五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组织成立了清史编纂委员会,不久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这项工作被迫停止下来;第四次是二〇〇〇年十二月,时任中国史学会会长的戴逸,向国务院建议启动清史工程,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二〇〇二年八月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的批准,二〇〇三年二月全国九十五名清史史学工作者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选出了由十三人组成的编纂委员会,商定了清史编纂的体例。会议初步确定在纪传体通史体例基础上进行革新,增加大事记和图,即由通史、传、图、表、大事纪年和志六个部分组成。后来清史编纂委员会又连续召开两次会议,集思广益,在全国征集编纂意见,准备用十年时间,即二〇一二年完成三千万字、一百卷本的《清史》。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清朝灭亡将近一百年了,清史研究出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成果,它为清史的编纂奠定了基础。我相信在《清史》编纂过程中,很多清史问题能得到澄清,虽然不能成为定论,但是对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达到的。
    今天我就讲这么多,现在我希望能答复大家一些问题,和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问:如何评价左宗棠、曾国藩?
    答: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人物进行评价是有困难的。我认为首先对他们要充分肯定,这些人认同外国文化,不仅倡导向西方学习,而且身体力行,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批近代工厂,加强了国防力量。当年的左宗棠抬着棺材上前线,坚决与俄罗斯人决一死战,这是相当有勇气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是很难确定的。总之,在情感上我很同情他们。
    问:满族人代替了李自成来统治中国,这是不是一个历史的悲剧?
    答: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是一个悲剧。如果仅仅因为不甘心于满族人的统治,就认为是历史悲剧的话,从民族情感上来讲,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不是外族。我认为无论哪一个民族统治中国,只要能把中国这一段艰难时期平安度过,并且能积累一定的经验和实力,都是可以肯定的。
    问:顺治皇帝是出家了还是死了?
    答:清朝的疑案很多,这就是其中的一个。顺治皇帝六岁登基,多尔衮死了以后,他开始亲政,当时只有十三岁。亲政后,他非常重视学习汉文化,很快就达到了作为一个君主的要求。顺治十四年,他看中了他的弟媳妇董鄂氏,并迎娶进宫。董鄂氏入宫后,与顺治的感情与日俱增,一年后为顺治生了一个儿子,顺治当即封为荣亲王,这是极为罕见的。可是不到两年荣亲王就死了,董鄂氏极度悲伤,在顺治十七年突然去世。顺治皇帝痛不欲生,从此批阅文件不用红笔,改用兰笔,并开始信奉佛教,可见他们感情之深。在沉重打击下,顺治十八年初,顺治皇帝偶感风寒,出天花,一病不起。但也有史学家认为,顺治帝根本没出天花,而是在这一年的春天出家了。这就成了今天的一大疑案。
    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谢谢。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