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中国杂技艺术之一 ——先秦杂技 - 大连市图书馆
 
尹力:中国杂技艺术之一 ——先秦杂技

       4月26日,大连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杂技家协会会员、杂技编剧尹力女士莅临大连图书馆白云论坛,在报告厅做《中国杂技艺术之一:先秦杂技》的讲座,引领读者走进杂技艺术的世界,体味杂技艺术的魅力,共有百余名读者参加。


       尹老师从什么是杂技、中国古代杂技发展历程、先秦时期杂技典故及杂技雏形门类等四个方面为听众展示了中国杂技艺术。
       她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杂技?杂技是一门以技巧和体能为核心的艺术,它是违反和超越了人们正常行为的审美体验,它具有人类开发体能、掌控工具及博驯对象等技能特征。当代杂技比古代杂技具有更多的艺术性,融入了很多中国文化元素,如音乐、舞蹈及戏曲等艺术形式。
       接着,她概括地描述了中国古代杂技发展历程。早在中国夏商周三代,杂技艺术就形成雏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在生活方面,当时人们过着狩猎及农牧的生活,由于生存的需要,在日常中逐步演化出一系列生存技能,这些技能渐渐地演变成表演形式;在军事方面,当时部落战争频繁,军中需要大量的兵事技巧训练,这种尚武精神和角抵力技逐渐地融入到杂技技巧的发展;在宗教方面,当时人们崇尚自然,巫师们为了更好地展示神的旨意,逐渐地培养出幻术技巧,随着巫术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幻术变成了一种表演娱乐,其形式也汇入杂技技巧的发展;在文化方面,东周末期,王室衰败,礼崩乐坏,礼乐文化与乐舞杂技从宫廷到民间,艺术向民间转移,这种自由的文化气氛形成了杂技的多样性和独立性。而隋唐时期,杂技到了鼎盛的局面,史称“百戏”艺术。到了宋元明清时,形成了民间杂技集会。今天我们看到的杂技,由于受到了戏曲的极大影响,它变成了不仅仅是技巧的表演,也向叙事的表演发展,并且一些古老的杂技艺术在戏曲中也得到保留。
       关于先秦时期杂技典故及雏形门类,她认为,在当时特殊时期、特殊风气的影响下,“士”的阶层逐步扩大,文化气息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杂技门类多样性及艺术性的形成,如形成了力技、形体技巧、耍弄技巧、高空技艺、幻术、马戏及滑稽等七大杂技门类。有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也直观地体现了当时杂技的艺术形式,如宜僚弄丸、侏儒扶卢、兰子跳剑、举鼎绝膑等等。
       讲座中,尹老师穿插播放了《球——手技》、《流星飞旋》、《激情爬竿》等杂技表演的视频。最后,大连杂技团的小演员们还现场表演了杂技节目《单手顶》,使广大听众更直观地体会到了杂技艺术的魅力。

 

 

   
版权所有 © 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 制作维护:大连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
联系电话:0411-39662300 邮编:11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