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闾:庄子善用减法 - 大连市图书馆
 
王充闾:庄子善用减法

        7月20日上午,著名作家、学者、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充闾先生莅临大连图书馆,在报告厅作《庄子善用减法》讲座,共有百余名读者聆听了讲座。

 
        讲座上,王先生讲到,庄子的人生哲学及价值取向,形象地说是“善用减法”,意为戒贪、戒得、戒欲,知足、知止;以超越的心态处人、处已、处世,凡事要看得开、放得下。
        他认为,首先,庄子的人生哲学观体现在认识人生的有限性,构成知足、知止的内在根据。从本质上讲,人是有限的存在,必然要受到空间、时间的拘缚和种种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的约束。庄子说过:“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却(阳光掠过空隙),忽然而已”,“此身非吾有也”。这些警世恒言,有助于我们看清世事,厌弃浮华,变得清醒一些、聪明一些,从而自觉地戒贪渎、“不伸手”,少往身上套几条枷锁。
        其次,庄子的人生哲学观体现在以超越的眼光、豁达的心胸、高远的境界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尼采说:“人类是病得很深的动物”。那么,如何才能消解与摆脱这些内心酿造的苦闷与忧伤呢?人们常说,“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现在急需的就是要“放得下”。庄子的哲学思想,可以为“放得下”提供一种开阔、多元、超拔的认知视角。
        再次,庄子的人生哲学观体现在从平衡心态上做文章,防止和避免认识上的绝对化。在庄子看来,事物的性质都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的失去,从另一方面来看却是获得;一件东西的生成,对另一件东西来说是毁损。庄子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在“道”的世界里,事物是齐一的,并无本质的差别。而且,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与流转之中;人生的种种际遇,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视角不同,衡量标准有异,情况、状态就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王先生讲到,庄子的人生哲学观重在体现以理化情、顺应自然。庄子强调“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这并不是要完全杜绝七情六欲,而是主张种种情感因应自然、顺化自然。庄子又说:“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冯友兰先生认为,在庄子看来,情对于人是一种束缚,而理(理性与理解)则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化解,进而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的结果,就是得到了自由。
        讲座最后,王先生希望各位听众能够通过庄子的这些超拔于智能、认知层面的人生境界和心性修养,以此来观照客观事物、处置人生课题、摆脱种种烦恼、除掉无谓纠缠、免去般般计较,从而化解许许多多胸中积闷、眼底波澜,使自己心平气和。

        相关报道:大连晚报

   
版权所有 © 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 制作维护:大连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
联系电话:0411-39662300 邮编:116012